• 线程的分离链接属性


    概述

    线程的分离属性和连接属性
    分别对应线程结束后,资源释放的操作.
    join属性的线程,需要同一个进程中的其他线程,获取线程终止的状态,并释放资源.
    detach属性的线程,在线程结束后,由系统释放资源.
    线程创建的默认属性为joinable

    线程属性操作

    在Linux平台默认情况下,虽然各个线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个线程的终止不会去通知或影响其他的线程。但是我们需要关心线程终止的状态以及释放线程所占的资源:
    已经终止的线程的资源并不会随着线程的终止而得到释放,我们需要调用 pthread_join() 来获得另一个线程的终止状态并且释放该线程所占的资源。(说明:线程处于joinable状态下)
    函数原型为:
    void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void *thread_return);//挂起等待th结束,*thread_return=retval;
    调用该函数的线程将挂起,等待 th 所表示的线程的结束。 thread_return 是指向线程 th 返回值的指针。需要注意的是 th 所表示的线程必须是 joinable 的,即处于非 detached(游离)状态;并且只可以有唯一的一个线程对 th 调用 pthread_join() 。如果 th 处于 detached 状态,那么对 th调用的 pthread_join()调用将返回错误。

    如果不关心一个线程的结束状态,那么也可以将一个线程设置为 detached 状态,从而让操作系统在该线程结束时来回收它所占的资源。将一个线程设置为detached 状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一种是调用 pthread_detach() 函数,可以将线程 th 设置为 detached 状态。
    另一种方法是在创建线程时就将它设置为 detached 状态,首先初始化一个线程属性变量,然后将其设置为 detached 状态,最后将它作为参数传入线程创建函数 pthread_create(),这样所创建出来的线程就直接处于 detached 状态。

    创建 detach 线程:
    pthread_t tid;
    pthread_attr_t att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HREAD_FUNCTION, arg);

    总之为了在使用 pthread 时避免线程的资源在线程结束时不能得到正确释放,从而避免产生潜在的内存泄漏问题,在对待线程结束时,要确保该线程处于 detached 状态.

    join 和datach属性说明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线程是可链接的(joinable),或者是分离的(detached)。一个可结合的线程能够被其他线程收回其资源和杀死;
    在被其他线程回收之前,它的存储器资源(如栈)是不释放的。
    一个分离的线程是不能被其他线程回收或杀死的,它的存储器资源在它终止时由系统自动释放。
    线程的分离状态决定一个线程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终止自己。在默认情况下线程是非分离状态的,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线程等待创建的线程结束。只有当pthread_join()函数返回时,创建的线程才算终止,才能释放自己占用的系统资源。而分离线程不是这样子的,它没有被其他的线程所等待,自己运行结束了,线程也就终止了,马上释放系统资源。程序员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离状态。所以如果我们在创建线程时就知道不需要了解线程的终止状态,则可以pthread_attr_t结构中的detachstate线程属性,让线程以分离状态启动。

    设置线程分离状态的函数为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第二个参数可选为PTHREAD_CREATE_DETACHED(分离线程)和 PTHREAD _CREATE_JOINABLE(非分离线程)。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设置一个线程为分离线程,而这个线程运行又非常快,它很可能在pthread_create函数返回之前就终止了,它终止以后就可能将线程号和系统资源移交给其他的线程使用,这样调用pthread_create的线程就得到了错误的线程号。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定的同步措施,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可以在被创建的线程里调用pthread_cond_timewait函数,让这个线程等待一会儿,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函数pthread_create返回。设置一段等待时间,是在多线程编程里常用的方法。但是注意不要使用诸如wait()之类的函数,它们是使整个进程睡眠,并不能解决线程同步的问题。
    另外一个可能常用的属性是线程的优先级,它存放在结构sched_param中。用函数pthread_attr_getschedparam和函数pthread_attr_setschedparam进行存放,一般说来,我们总是先取优先级,对取得的值修改后再存放回去。

    编码实践

    c++11中实现了thread类,并提供了线程属性判断的joinable()函数和线程的分离操作函数detach().
    joinbale用于检测线程是否joinable
    joinable : 代表该线程是可执行线程。
    not-joinable :通常一下几种情况会导致线程成为not-joinable
    1) 由thread的缺省构造函数构造而成(thread()没有参数)。
    2) 该thread被move过(包括move构造和move赋值)
    3) 该线程调用过join或者detach
    代码实例:
    int join_reasion()
    {
    std::thread foo;
    std::thread bar(mythread);

    std::cout << "Joinable after construction: " << std::boolalpha;
    //foo 缺省构造函数,不可链接
    std::cout << "foo: " << foo.joinable() << ' ';
    std::cout << "bar: " << bar.joinable() << ' ';

    //detach 分离后不能链接
    bar.detach();
    std::cout << "bar: " << bar.joinable() << ' ';

    //线程不能joinbale, 调用join函数会发生段错误
    //terminate called after throwing an instance of 'std::system_error'
    //what(): Invalid argument
    if (foo.joinable())
    foo.join();
    else
    std::cout << "foo: " << foo.joinable() << ' ';
    if (bar.joinable())
    bar.join();
    else
    std::cout << "bar: " << bar.joinable() << ' ';

    //boolalpha 把后面的bool值,显示为true or false
    std::cout << "Joinable after joining: " << std::boolalpha;
    std::cout << "foo: " << foo.joinable() << ' ';
    std::cout << "bar: " << bar.joinable() << ' ';
    return 0;
    }
    输出:
    Joinable after construction:
    foo: false
    bar: true
    bar: false
    foo: false
    bar: false
    Joinable after joining:
    foo: false
    bar: false

    [参考网址]
    https://blog.csdn.net/github_33736971/article/details/51457415

    欢迎评论交流
  • 相关阅读:
    [Unit Testing] Angular Unit Testing, ui-router, httpbackend and spy
    [Redux] Reducer Composition with Arrays
    [Redux] Writing a Todo List Reducer (Toggling a Todo)
    [Redux] Writing a Todo List Reducer (Adding a Todo)
    [Javascript] Advanced Reduce: Common Mistakes
    [Javascript] Advanced Reduce: Additional Reducer Arguments
    [Redux] Avoiding Object Mutations with Object.assign() and ...spread
    [Javascript] Introducing Reduce: Common Patterns
    AI-Info-Micron-Insight:工业 5.0,伟大的思想将殊途同归
    AI-Info-Micron-Insight:案例分析:美光使用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发现、倾听和感觉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engier/p/925960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