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 + LInux CPU / Memory / Disk / top / free / iostat


    s

    https://www.cnblogs.com/iSun520/p/11140029.html

    1.du

    显示每个文件和目录的磁盘使用空间

    常用:

        du -s -h 目录路径

      目录少的时候用:

        du -h 目录路径

    命令参数

      -c或--total  除了显示个别目录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时也显示所有目录或文件的总和。

      -s或--summarize  仅显示总计,只列出最后加总的值。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2.df

    常用:

      df -h

    显示指定磁盘文件的可用空间

      -a 全部文件系统列表

      -h 方便阅读方式显示

      -i 显示inode信息

      -T 文件系统类型

    3.free

    常用:

      free -h

    内存使用情况 

    Mem:表示物理内存统计

    total:表示物理内存总量(total = used + free)

    used:表示总计分配给缓存(包含buffers 与cache )使用的数量,但其中可能部分缓存并未实际使用。

    free:未被分配的内存。shared:共享内存。

    buffers: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 数量。cached: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 数量。

    -/+ buffers/cache:表示物理内存的缓存统计

    used2:也就是第一行中的used – buffers-cached 也是实际使用的内存总量。 //used2为第二行

    free2= buffers1 + cached1 + free1 //free2为第二行、buffers1等为第一行

    free2:未被使用的buffers 与cache 和未被分配的内存之和,这就是系统当前实际可用内存。

    Swap:表示硬盘上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

    4.top

    执行: top 即可

    top [-] [d] [p] [q] [c] [C] [S] [s]  [n]

    参数说明:

      d 指定每两次屏幕信息刷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然用户可以使用s交互命令来改变之。 
      p 通过指定监控进程ID来仅仅监控某个进程的状态。 
      q 该选项将使top没有任何延迟的进行刷新。如果调用程序有超级用户权限,那么top将以尽可能高的优先级运行。 
      S 指定累计模式 
      s 使top命令在安全模式中运行。这将去除交互命令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i 使top不显示任何闲置或者僵死进程。 
      c 显示整个命令行而不只是显示命令名 

    其他实用命令:

    下面介绍在top命令执行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一些交互命令。从使用角度来看,熟练的掌握这些命令比掌握选项还重要一些。这些命令都是单字母的,如果在命令行选项中使用了s选项,则可能其中一些命令会被屏蔽掉。
      Ctrl+L 擦除并且重写屏幕。 
      h或者? 显示帮助画面,给出一些简短的命令总结说明。 
      k       终止一个进程。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需要终止的进程PID,以及需要发送给该进程什么样的信号。一般的终止进程可以使用15信号;如果不能正常结束那就使用信号9强制结束该进程。默认值是信号15。在安全模式中此命令被屏蔽。 
      i 忽略闲置和僵死进程。这是一个开关式命令。 
      q 退出程序。 
      r 重新安排一个进程的优先级别。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需要改变的进程PID以及需要设置的进程优先级值。输入一个正值将使优先级降低,反之则可以使该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权。默认值是10。 
      S 切换到累计模式。 
      s 改变两次刷新之间的延迟时间。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新的时间,单位为s。如果有小数,就换算成m s。输入0值则系统将不断刷新,默认值是5 s。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设置太小的时间,很可能会引起不断刷新,从而根本来不及看清显示的情况,而且系统负载也会大大增加。 
      f或者F 从当前显示中添加或者删除项目。 
      o或者O 改变显示项目的顺序。 
      l 切换显示平均负载和启动时间信息。 
      m 切换显示内存信息。 
      t 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 
      c 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 
      M 根据驻留内存大小进行排序。 
      P 根据CPU使用百分比大小进行排序。 
      T 根据时间/累计时间进行排序。 
      W 将当前设置写入~/.toprc文件中。这是写top配置文件的推荐方法。

    附常用操作:

      top   //每隔5秒显式所有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top -d 2  //每隔2秒显式所有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top -c  //每隔5秒显式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并显示进程的命令行参数(默认只有进程名)
      top -p 12345 -p 6789//每隔5秒显示pid是12345和pid是6789的两个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top -d 2 -c -p 123456 //每隔2秒显示pid是12345的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并显式该进程启动的命令行参数
     
    * 按下大写M按照memory排序,按下大写P按照CPU排序。

    详细看这里:https://www.cnblogs.com/ftl1012/p/top.html

    5.iostat -x 1

     查看磁盘IO使用情况:

      iostat -x 1 (1秒刷新一次)最右侧%util很高时,表示IO就很高了,若想看哪个进程占用IO,执行iotop命令查看

      

    RedHat 批量查看Linux机器磁盘空间

    [root@Loadrunner_19 monitor]# more ./conf/b2cip.txt

    192.168.1.100

    192.168.1.101

    [root@Loadrunner_19 monitor]# more checkDiskB2c.sh

    #!/bin/bash
    
    cat ./conf/b2cip.txt | while read line
    do
      echo "####disk check of ${line} ######"
      ssh     yhpre@${line} "df -h "
      echo "####disk check of ${line} ######"
    done
    
    

    RedHat导出CPU历史记录

    http://liushuai-238.iteye.com/blog/396054

    [root@B2Cmonitor db2data]# top -bn 1 >> top.txt

    [root@B2Cmonitor db2data]# more top.txt

    top - 15:00:39 up 22:50,  3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4
    Tasks: 132 total,   1 running, 131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1%us,  0.1%sy,  0.0%ni, 99.7%id,  0.1%wa,  0.0%hi,  0.0%si,  0.0%st
    Mem:   4044652k total,  3736912k used,   307740k free,    10396k buffers
    Swap:  6094840k total,      100k used,  6094740k free,  3450876k cached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1 root      15   0 10344  644  548 S  0.0  0.0   0:00.49 init                                                            
        2 root      RT  -5     0    0    0 S  0.0  0.0   0:00.65 migration/0                                                     
        3 root      34  19     0    0    0 S  0.0  0.0   0:00.00 ksoftirqd/0                                                    

    RedHat Linux TOP常用 命令

    http://rainbird.blog.51cto.com/211214/109310
    c 显示完整的命令行
    u 查找指定用户进程
    k 杀死指定pid进程
    r 改变优先级
    l 切换显示平均负载和启动时间信息。
    m 切换显示内存信息。
    t 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
    c 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
    M 根据驻留内存大小进行排序。
    P 根据CPU使用百分比大小进行排序。
    T 根据时间/累计时间进行排序。

    RedHat 设置history命令 时间戳变量

    [root@B2Cmonitor db2data]#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root@B2Cmonitor db2data]# history

       31  2011-03-08 15:20:49 man top
       32  2011-03-08 15:34:10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33  2011-03-08 15:34:16 echo HISTTIMEFORMAT
       34  2011-03-08 15:34:19 history

    RedHat Linux下TOP命令参数解释

    http://daliang1215.iteye.com/blog/737935

    统计信息区

    前五行是系统整体的统计信息。第一行是任务队列信息,同 uptime 命令的执行结果。其内容如下:

    01:06:48 当前时间
    up 1:22 系统运行时间,格式为时:分
    1 user 当前登录用户数
    load average: 0.06, 0.60, 0.48 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三个数值分别为 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的平均值。

    第二、三行为进程和CPU的信息。当有多个CPU时,这些内容可能会超过两行。内容如下:

    Tasks: 29 total 进程总数
    1 running 正在运行的进程数
    28 sleeping 睡眠的进程数
    0 stopped 停止的进程数
    0 zombie 僵尸进程数
    Cpu(s): 0.3% us 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1.0% sy 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0.0% ni 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98.7% id 空闲CPU百分比
    0.0% wa 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0.0% hi  
    0.0% si  

    最后两行为内存信息。内容如下:

    Mem: 191272k total 物理内存总量
    173656k used 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
    17616k free 空闲内存总量
    22052k buffers 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Swap: 192772k total 交换区总量
    0k used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192772k free 空闲交换区总量
    123988k cached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
    内存中的内容被换出到交换区,而后又被换入到内存,但使用过的交换区尚未被覆盖,
    该数值即为这些内容已存在于内存中 的交换区的大小。
    相应的内存再次被换出时可不必再对交换区写入。

    进程信息区

    统计信息区域的下方显示了各个进程的详细信息。首先来认识一下各列的含义。

    序号 列名 含义
    a PID 进程id
    b PPID 父进程id
    c RUSER Real user name
    d UID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id
    e USER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
    f GROUP 进程所有者的组名
    g TTY 启动进程的终端名。不是从终端启动的进程则显示为 ?
    h PR 优先级
    i NI nice值。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j P 最后使用的CPU,仅在多CPU环境下有意义
    k %CPU 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
    l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秒
    m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1/100秒
    n %MEM 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 百分比
    o VIRT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
    p SWAP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中,被换出的大小,单位kb。
    q RES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RES=CODE+DATA
    r CODE 可执行代码占用的物理 内存大小,单位kb
    s DATA 可执行代码以外的部分(数据段+栈)占用的物理 内存大小,单位kb
    t SHR 共享内存大小,单位kb
    u nFLT 页面错误次数
    v nDRT 最后一次写入到现在,被修改过的页面数。
    w S 进程状态。
    D =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 =运行
    S =睡眠
    T =跟踪/停止
    Z =僵尸进程
    x COMMAND 命令名/命令行
    y WCHAN 若该进程在睡眠,则显示睡眠中的系统函数名
    z Flags 任务标志,参考 sched.h

    默认情况下仅显示比较重要的 PID、USER、PR、NI、VIRT、RES、SHR、S、%CPU、%MEM、TIME+、COMMAND 列。可以通过下面的快捷键来更改显示内容。

    更改显示内容

    通过  f  键可以选择显示的内容。按 f 键之后会显示列的列表,按 a-z 即可显示或隐藏对应的列,最后按回车键确定。

      o   键可以改变列的显示顺序。按小写的 a-z 可以将相应的列向右移动,而大写的 A-Z 可以将相应的列向左移动。最后按回车键确定。

    按大写的  F   或  O   键,然后按 a-z 可以将进程按照相应的列进行排序。而大写的  R   键可以将当前的排序倒转。

    命令使用

    1. 工具(命令)名称
    top
    2.工具(命令)作用
    显 示系统当前的进程和其他状况; top是一个动态显示过程,即可以通过用户按键来不断刷新当前状态.如果在前台执行该命令,它将独占前台,直到用户终止该程序为止. 比较准确的说,top命令提供了实时的对系统处理器的状态监视.它将显示系统中CPU最“敏感”的任务列表.该命令可以按CPU使用.内存使用和执行时间 对任务进行排序;而且该命令的很多特性都可以通过交互式命令或者在个人定制文件中进行设定.  
    3.环境设置
    在Linux下使用。
    4.使用方法
    4.1使用格式
    top [-] [d] [p] [q] [c] [C] [S] [s]  [n]  
    4.2参数说明
     d  指定每两次屏幕信息刷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然用户可以使用s交互命令来改变之。
     p   通过指定监控进程ID来仅仅监控某个进程的状态。
     q 该选项将使top没有任何延迟的进行刷新。如果调用程序有超级用户权限,那么top将以尽可能高的优先级运行。
     S   指定累计模式
     s   使top命令在安全模式中运行。这将去除交互命令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i   使top不显示任何闲置或者僵死进程。
     c   显示整个命令行而不只是显示命令名
    4.3其他
      下面介绍在top命令执行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一些交互命令。从使用角度来看,熟练的掌握这些命令比掌握选项还重要一些。这些命令都是单字母的,如果在命令行选项中使用了s选项,则可能其中一些命令会被屏蔽掉。
      Ctrl+L   擦除并且重写屏幕。
      h或者?   显示帮助画面,给出一些简短的命令总结说明。
      k   终止一个进程。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需要终止的进程PID,以及需要发送给该进程什么样的信号。一般的终止进程可以使用15信号;如果不能正常结束那就使用信号9强制结束该进程。默认值是信号15。在安全模式中此命令被屏蔽。
      i  忽略闲置和僵死进程。这是一个开关式命令。
      q  退出程序。
      r  重新安排一个进程的优先级别。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需要改变的进程PID以及需要设置的进程优先级值。输入一个正值将使优先级降低,反之则可以使该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权。默认值是10。
      S  切换到累计模式。
      s  改变两次刷新之间的延迟时间。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新的时间,单位为s。如果有小数,就换算成m s。输入0值则系统将不断刷新,默认值是5 s。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设置太小的时间,很可能会引起不断刷新,从而根本来不及看清显示的情况,而且系统负载也会大大增加。
      f或者F   从当前显示中添加或者删除项目。
      o或者O   改变显示项目的顺序。
      l  切换显示平均负载和启动时间信息。
      m   切换显示内存信息。
      t  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
      c  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
      M   根据驻留内存大小进行排序。
      P  根据CPU使用百分比大小进行排序。
      T   根据时间/累计时间进行排序。
        W   将当前设置写入~/.toprc文件中。这是写top配置文件的推荐方法。

     

    Redhat memory 内存清理

    linux清理内存

    [root@B2Cmonitor soft]#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0

    [root@B2Cmonitor soft]#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end

    end

  • 相关阅读:
    [网络流24题]飞行员配对方案问题
    学习笔记——线性基
    HDU 4507 吉哥系列故事——恨7不成妻(数位DP求平方和)
    bzoj1415&洛谷P4206 [NOI2005]聪聪与可可
    后缀自动机(模板+例题)
    最小表示法(模板)poj1059
    求次小生成树(洛谷P4180&bzoj1977)
    KMP poj3942
    最小表示法(模板) CH1807
    数位dp 求山峰数(hil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dows/p/1439032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