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众所周知,Mysql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开源数据库了,so 公司阿里云的数据库为Mysql,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直接yum安装,配置项都是默认的,没有任何调整,这次有时间就参考各路大神的资料,把公司的mysql给优化了下。
优化配置项
我们需要关注下面几个配置项,如果忽略了他们,那么会很快遇到性能问题。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在使用innodb引擎的环境中,在安装完后,这个是第一个需要关注的配置项。缓冲池是数据和索引被缓存的地方,这个值要尽可能的大。典型的配置是5-6GB(8GB RAM),20-2GB(32GB RAM),100-120GB(128GB RAM)。 例如innodb_buffer_pool_size=4G,默认是128M -
innodb_log_file_size:
redo log的大小,redo log被用来保证写入的速度和故障恢复。建议设置为innodb_log_file_size=512MB,但对于频繁的数据库,这个值应该调整为innodb_log_file_size=4GB. -
max_connections:
默认是151个连接数,如果设置过大的话(1000或者以上),Mysql请求数会很大的,那么它可能会失去响应,容易报Too many connections的错误。
关于Innodb存储引擎的优化
-
innodb_file_per_table:
用于控制不同的表是否使用独立的.ibd文件。设置为on时,它可以在丢弃或者截断表时能够回收存储空间。在Mysql5.6版本以后,这个值默认就是on。因此需要在5.6版本以前的进行设置,设置后仅仅对新创建的表有效。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默认值是1,意味着Innodb是与ACID完全兼容的,如果考虑数据安全性第一需求的话,那么就要把这个值设置为1。在开启之后,额外的系统fsync调用对低速硬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开销。设置为2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稍微下降,因为此时每隔1s才把事务写入redo log中。在某些数据完整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为2或者为0. -
query_cache_size:
建议一开始就设置为0,完全禁用查询缓存。 -
slow_query_log:
设置为1,表示启用满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是记录执行时间超过指定时间(long_query_time)的Mysql查询,是分析和优化Mysql的最重要的文件。 -
long_query_time:
默认值为10,建议修改为1,在大部分应用中,超过1s的查询基本可以判断为需要关注的执行语句。 -
slow_query_log_file:
指定慢查询日志的记录文件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