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进程、线程


    1、程序(program):是为完成特定任务、用某种语言编写的一组指令的集合。即指一 段静态的代码,静态对象。

    2、进程(process):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或是正在运行的一个程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它自身的产生、存在和消亡的过程。—生命周期

      1)进程作为资源分配的单位,系统在运行时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不同的内存区域

    3、线程(thread),进程可进一步细化为线程,是一个程序内部的一条执行路径。

      1)若一个进程同一时间并行执行多个线程,就是支持多线程的

      2)线程作为调度和执行的单位,每个线程拥有独立的运行栈和程序计数器(pc),线程切换的开销小

      3)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相同的内存单元/内存地址空间它们从同一堆中分配对象,可以 访问相同的变量和对象。这就使得线程间通信更简便、高效。但多个线程操作共享的系统资源可能就会带来安全的隐患

    一个Java应用程序java.exe,其实至少有三个线程:main()主线程,gc() 垃圾回收线程,异常处理线程。当然如果发生异常,会影响主线程。

    并行与并发: 

      1) 并行:多个CPU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比如:多个人同时做不同的事。

      2) 并发:一个CPU(采用时间片)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比如:秒杀、多个人做同一件事。

    多线程程序的优点:

      1) 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对图形化界面更有意义,可增强用户体验。

      2) 提高计算机系统CPU的利用率

      3) 改善程序结构。将既长又复杂的进程分为多个线程,独立运行,利于理解和修改

    何时需要多线程

      1)程序需要同时执行两个或多个任务。

      2)程序需要实现一些需要等待的任务时,如用户输入、文件读写操作、网络操作、搜索等。

      3)需要一些后台运行的程序时。

    线程的创建和启动

    Java语言的JVM允许程序运行多个线程,它通过java.lang.Thread 类来体现。

      1)每个线程都是通过某个特定Thread对象的run()方法来完成操作的,经常把run()方法的主体称为线程体

      2)通过该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这个线程,而非直接调用run()。

    Thread类构造器

      1)Thread():创建新的Thread对象;

      2)Thread(String threadname):创建线程并指定线程实例名;

      3)Thread(Runnable target):指定创建线程的目标对象,它实现了Runnable接 口中的run方法;

      4)Thread(Runnable target, String name):创建新的Thread对象。


    API中创建线程的两种方式

    JDK1.5之前创建新执行线程有两种方法:

      1)继承Thread类的方式;

      2)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

    1):继承Thread类

    1)  定义子类继承Thread类。 
    2)  子类中重写Thread类中的run方法。
    3)  创建Thread子类对象,即创建了线程对象。 
    4)  调用线程对象start方法:启动线程,调用run方法。
    package com.thread.test;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创建Thread子类对象,即创建了线程对象。 
            MyThread m=new MyThread();
            //4 调用线程对象start方法:启动线程,调用run方法。
            m.start();
        }
    }
    //1 定义子类继承Thread类。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2 子类中重写Thread类中的run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for (int i = 0; i <100 ; i++)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i);
            }
        }
    }

    2):实现Runnable接口

    1) 定义子类,实现Runnable接口。 
    2) 子类中重写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 
    3) 通过Thread类含参构造器创建线程对象。 
    4) 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实际参数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器中。 
    5) 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调用Runnable子类接口的run方法。
    package com.thread.test;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3) 通过Thread类含参构造器创建线程对象。------------------------------创建实现类的对象
    //        4) 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实际参数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器中。-------将此对象作为参数传递Thread类构造器中,创建Thread类的对象
    //        5) 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调用Runnable子类接口的run方法。---通过Thread类的对象调用start();
            new Thread(new MyThread2()).start();
        }
    }
    
        // 1) 定义子类,实现Runnable接口。
    class  MyThread2 implements  Runnable{
        //2) 子类中重写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100 ; i++)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i);
            }
        }
    }

    Thread类的有关方法

    void start():  启动线程,并执行对象的run()方法 
    run():  线程在被调度时执行的操作 
    String getName():  返回线程的名称 
    void setName(String name):设置该线程名称 
    static Thread currentThread(): 返回当前线程。在Thread子类中就是this,通常用于主线程和Runnable实现类
    static  void  yield():线程让步 
      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把执行机会让给优先级相同或更高的线程 
      若队列中没有同优先级的线程,忽略此方法 
    join() :当某个程序执行流中调用其他线程的 join() 方法时,调用线程将 被阻塞,直到 join() 方法加入的 join 线程执行完为止 
      低优先级的线程也可以获得执行 
    static  void  sleep(long millis):(指定时间:毫秒) 
      令当前活动线程在指定时间段内放弃对CPU控制,使其他线程有机会被执行,时间到后 重排队。 
      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 
    stop(): 强制线程生命期结束,不推荐使用 
    boolean isAlive():返回boolean,判断线程是否还活着

    线程的调度

    1)调度策略

    2)调度方法

      1.同优先级线程组成先进先出队列(先到先服务),使用时间片策略

      2.对高优先级,使用优先调度的抢占式策略

    3)线程的优先级

      1.等级,方法

    MAX_PRIORITY:10 
    MIN _PRIORITY:1 
    NORM_PRIORITY:5 
    getPriority() :返回线程优先值 
    setPriority(int newPriority) :改变线程的优先级

      线程创建时继承父线程的优先级 

      低优先级只是获得调度的概率低,并非一定是在高优先级线程之后才被调用

      Java中的线程分为两类:一种是守护线程,一种是用户线程。

      守护线程是用来服务用户线程的,通过在start()方法前调用 thread.setDaemon(true)可以把一个用户线程变成一个守护线程。

      Java垃圾回收就是一个典型的守护线程。


    线程的生命周期

    多线程出现了安全问题

      当多条语句在操作同一个线程共享数据时,一个线程对多条语句只执行了一部分,还没有 执行完,另一个线程参与进来执行。导致共享数据的错误。

      对多条操作共享数据的语句,只能让一个线程都执行完,在执行过程中,其他线程不可以 参与执行。

    线程的同步:Synchronized同步机制

    同步机制中的锁:

    在《Thinking in Java》中,是这么说的:对于并发工作,你需要某种方式来防 止两个任务访问相同的资源(其实就是共享资源竞争)。 防止这种冲突的方法 就是当资源被一个任务使用时,在其上加锁。第一个访问某项资源的任务必须 锁定这项资源,使其他任务在其被解锁之前,就无法访问它了,而在其被解锁 之时,另一个任务就可以锁定并使用它了。

     synchronized的锁是什么? 

      任意对象都可以作为同步锁。

      所有对象都自动含有单一的锁(监视器)。 

      同步方法的锁:静态方法(类名.class)、非静态方法(this) 

      同步代码块:自己指定,很多时候也是指定为this或类名.class

    必须确保使用同一个资源的多个线程共用一把锁,这个非常重要,否则就 无法保证共享资源的安全 

      1)同步方法仍然涉及到同步监视器,只是不需要我们显式的声明。一个线程类中的所有静态方法共用同一把锁(类名.class),所有非静态方法共用同一把锁(this),

      2)同步代码块(指定需谨慎)。对于实现 Runnable 接口的方法,由于就一个实现类对象,所以可以用this 当锁。 对于继承Thread 类的方法,由于有多个子类的实例,所以需要使用 类名.class 当锁。

    同步的方式,解决了线程的安全问题。---好处

    操作同步代码时,只能有一个线程参与,其他线程等待。相当于是一个单线程的过程,效率低。 ---局限性

    线程的通信:

    * 涉及到的三个方法:
    * wait():一旦执行此方法,当前线程就进入阻塞状态,并释放同步监视器。
    * notify():一旦执行此方法,就会唤醒被wait的一个线程。如果有多个线程被wait,就唤醒优先级高的那个。
    * notifyAll():一旦执行此方法,就会唤醒所有被wait的线程。
    *
    * 说明:
    * 1.wait(),notify(),notifyAll()三个方法必须使用在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中。
    * 2.wait(),notify(),notifyAll()三个方法的调用者必须是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中的同步监视器。当前线程必须具有对该对象的监控权(加锁)
    * 否则,会出现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异常
    * 3.wait(),notify(),notifyAll()三个方法是定义在java.lang.Object类中。
    *
    * 面试题:sleep() 和 wait()的异同?
    * 1.相同点:一旦执行方法,都可以使得当前的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 2.不同点:1)两个方法声明的位置不同:Thread类中声明sleep() , Object类中声明wait()
    * 2)调用的要求不同:sleep()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场景下调用。 wait()必须使用在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中
    * 3)关于是否释放同步监视器:如果两个方法都使用在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中,sleep()不会释放锁,wait()会释放锁。
    package com.company;
    // * 线程通信的例子:使用两个线程打印 1-100。线程1, 线程2 交替打印
    public class Com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mThread th=new CommThread();
            Thread t1=new Thread(th,"线程1");
            Thread t2=new Thread(th,"线程2");
    
            t1.start();
            t2.start();
        }
    }
    
    
    class Comm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int count=100;
        private  Object ob=new O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ob)
               {
                   ob.notify();
                   if(count>0)
                   {
                       System.out.println("xincheng"+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count);
                       count--;
                       try {
                           ob.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else
                   {
                       break;
                   }
               }
            }
        }
    }
    * 解决线程安全问题的方式三:Lock锁  --- JDK5.0新增
    *
    * 1. 面试题:synchronized 与 Lock的异同?
    * 相同:二者都可以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 不同:synchronized机制在执行完相应的同步代码以后,自动的释放同步监视器
    * Lock需要手动的启动同步(lock()),同时结束同步也需要手动的实现(unlock())
    *
    * 2.优先使用顺序:
    * Lock  同步代码块(已经进入了方法体,分配了相应资源)  同步方法(在方法体之外)
    *
    *
    * 面试题:如何解决线程安全问题?有几种方式

    package com.company;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MainLock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h=new Test();
            Thread t1=new Thread(th,"窗口1");
            Thread t2=new Thread(th,"窗口2");
            Thread t3=new Thread(th,"窗口3");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
    
    
    }
    
    
    class  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int ticket=100;
        ////1.实例化ReentrantLock
        private ReentrantLock Lock=new Reentran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2.调用锁定方法lock()
                    Lock.lock();
                try {
                    {
                        if(ticket>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买票:"+ticket);
                            ticket--;
                        }
                        else {
                            break;
                        }
                    }
                } finally {
                    // //3.调用解锁方法:unlock()
                    Lock.unlock();
                }
    
            }
        }
    }
    package com.company;
    /* * 线程通信的应用:经典例题: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
             * 生产者(Productor)将产品交给店员(Clerk),而消费者(Customer)从店员处取走产品,
             * 店员一次只能持有固定数量的产品(比如:20),如果生产者试图生产更多的产品,店员
             * 会叫生产者停一下,如果店中有空位放产品了再通知生产者继续生产;如果店中没有产品
             * 了,店员会告诉消费者等一下,如果店中有产品了再通知消费者来取走产品。
             *
             * 分析:
             * 1. 是否是多线程问题?是,生产者线程,消费者线程
             * 2. 是否有共享数据?是,店员(或产品)
             * 3. 如何解决线程的安全问题?同步机制,有三种方法
             * 4. 是否涉及线程的通信?是*/
    public class Produ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erk clerk=new Clerk();
    
            Producer p1=new Producer(clerk);
            Consumer c1=new Consumer(clerk);
    
            p1.start();
            c1.start();
        }
    }
    
    //共享数据可以认为是Clerk或者producecount
    class Clerk{
        private int producecount=0;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roduceProduct(){
            if(producecount<20)
            {
                producecoun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生产"+producecount);
    
                notify();
            }
            else
            {
                try {
                    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comsumProduct(){
            if(producecount>0)
            {
                producecoun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消费"+producecount);
    
                notify();
            }
            else
            {
                try {
                    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生产者线程
    class  Producer extends  Thread{
        private Clerk clerk;
    
        public Producer(Clerk clerk) {
            this.clerk = cler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getName() + ":开始生产产品.....");
            while (true)
            {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lerk.produceProduct();
            }
        }
    }
    
    //消费者的线程
    class  Consumer extends Thread{
        private  Clerk clerk;
    
        public Consumer(Clerk clerk) {
            this.clerk = cler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getName() + ":开始消费产品.....");
            while (true)
            {
                try {
                    Thread.sleep(3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lerk.comsumProduct();
            }
        }
    }
    * 创建线程的方式三:实现Callable接口。 --- JDK 5.0新增
    *
    *
    * 如何理解实现Callable接口的方式创建多线程比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多线程方式强大?
    * 1. call()可以有返回值的。
    * 2. call()可以抛出异常,被外面的操作捕获,获取异常的信息
    * 3. Callable是支持泛型的
    //1.创建一个实现Callable的实现类
    class NumThread implements Callable{
        //2.实现call方法,将此线程需要执行的操作声明在call()中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100; i++) {
                if(i % 2 == 0){
                    System.out.println(i);
                    sum += i;
                }
            }
            return sum;
        }
    }
    
    
    public class ThreadNew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创建Callable接口实现类的对象
            NumThread numThread = new NumThread();
            //4.将此Callable接口实现类的对象作为传递到FutureTask构造器中,创建FutureTask的对象
            FutureTask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numThread);
            //5.将FutureTask的对象作为参数传递到Thread类的构造器中,创建Thread对象,并调用start()
            new Thread(futureTask).start();
    
            try {
                //6.获取Callable中call方法的返回值
                //get()返回值即为FutureTask构造器参数Callable实现类重写的call()的返回值。
                Object sum = futureTask.get();
                System.out.println("总和为:" + sum);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创建线程的方式四:使用线程池
    *
    * 好处:
    * 1.提高响应速度(减少了创建新线程的时间)
    * 2.降低资源消耗(重复利用线程池中线程,不需要每次都创建)
    * 3.便于线程管理
    * corePoolSize:核心池的大小
    * 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
    * keepAliveTime:线程没有任务时最多保持多长时间后会终止

    class Number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 = 0;i <= 100;i++){
                if(i % 2 == 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
    
    class NumberThread1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 = 0;i <= 100;i++){
                if(i % 2 != 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
    
    public class ThreadPoo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 提供指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ThreadPoolExecutor service1 = (ThreadPoolExecutor) service;
            //设置线程池的属性
    //        System.out.println(service.getClass());
    //        service1.setCorePoolSize(15);
    //        service1.setKeepAliveTime();
    
    
            //2.执行指定的线程的操作。需要提供实现Runnable接口或Callable接口实现类的对象
            service.execute(new NumberThread());//适合适用于Runnable
            service.execute(new NumberThread1());//适合适用于Runnable
    
    //        service.submit(Callable callable);//适合使用于Callable
            //3.关闭连接池
            service.shutdown();
        }
    
    }

    参考

    互斥同步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

    互斥同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线程阻塞和唤醒所带来的性能问题,因此这种同步也称为阻塞同步。

    互斥同步属于一种悲观的并发策略,总是认为只要不去做正确的同步措施,那就肯定会出现问题。无论共享数据是否真的会出现竞争,它都要进行加锁(这里讨论的是概念模型,实际上虚拟机会优化掉很大一部分不必要的加锁)、用户态核心态转换、维护锁计数器和检查是否有被阻塞的线程需要唤醒等操作。

    随着硬件指令集的发展,我们可以使用基于冲突检测的乐观并发策略:先进行操作,如果没有其它线程争用共享数据,那操作就成功了,否则采取补偿措施(不断地重试,直到成功为止)。这种乐观的并发策略的许多实现都不需要将线程阻塞,因此这种同步操作称为非阻塞同步。

    乐观锁需要操作和冲突检测这两个步骤具备原子性,这里就不能再使用互斥同步来保证了,只能靠硬件来完成。硬件支持的原子性操作最典型的是:比较并交换(Compare-and-Swap,CAS)。CAS 指令需要有 3 个操作数,分别是内存地址 V、旧的预期值 A 和新值 B。当执行操作时,只有当 V 的值等于 A,才将 V 的值更新为 B。

    锁优化

    公平锁/非公平锁

    公平锁是指多个线程按照申请锁的顺序来获取锁。

    非公平锁是指多个线程获取锁的顺序并不是按照申请锁的顺序,有可能后申请的线程比先申请的线程优先获取锁。有可能,会造成优先级反转或者饥饿现象。

    对于Java ReentrantLock而言,通过构造函数指定该锁是否是公平锁,默认是非公平锁。非公平锁的优点在于吞吐量比公平锁大。

    对于Synchronized而言,也是一种非公平锁。由于其并不像ReentrantLock是通过AQS的来实现线程调度,所以并没有任何办法使其变成公平锁。

    独享锁/共享锁

    独享锁是指该锁一次只能被一个线程所持有。

    共享锁是指该锁可被多个线程所持有。

    对于Java ReentrantLock而言,其是独享锁。但是对于Lock的另一个实现类ReadWriteLock,其读锁是共享锁,其写锁是独享锁。

    读锁的共享锁可保证并发读是非常高效的,读写,写读 ,写写的过程是互斥的。

    独享锁与共享锁也是通过AQS来实现的,通过实现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独享或者共享。

    对于Synchronized而言,当然是独享锁。

    互斥锁/读写锁

    上面讲的独享锁/共享锁就是一种广义的说法,互斥锁/读写锁就是具体的实现。

    互斥锁在Java中的具体实现就是ReentrantLock

    读写锁在Java中的具体实现就是ReadWriteLock

    乐观锁/悲观锁

    乐观锁与悲观锁不是指具体的什么类型的锁,而是指看待并发同步的角度。

    悲观锁认为对于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一定是会发生修改的,哪怕没有修改,也会认为修改。因此对于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悲观锁采取加锁的形式。悲观的认为,不加锁的并发操作一定会出问题。

    乐观锁则认为对于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是不会发生修改的。在更新数据的时候,会采用尝试更新,不断重新的方式更新数据。乐观的认为,不加锁的并发操作是没有事情的。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悲观锁适合写操作非常多的场景,乐观锁适合读操作非常多的场景,不加锁会带来大量的性能提升。

    悲观锁在Java中的使用,就是利用各种锁。

    乐观锁在Java中的使用,是无锁编程,常常采用的是CAS算法,典型的例子就是原子类,通过CAS自旋实现原子操作的更新。

    分段锁

    分段锁其实是一种锁的设计,并不是具体的一种锁,对于ConcurrentHashMap而言,其并发的实现就是通过分段锁的形式来实现高效的并发操作。

    我们以ConcurrentHashMap来说一下分段锁的含义以及设计思想,ConcurrentHashMap中的分段锁称为Segment,它即类似于HashMap(JDK7与JDK8中HashMap的实现)的结构,即内部拥有一个Entry数组,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又是一个链表;同时又是一个ReentrantLock(Segment继承了ReentrantLock)。

    当需要put元素的时候,并不是对整个hashmap进行加锁,而是先通过hashcode来知道他要放在那一个分段中,然后对这个分段进行加锁,所以当多线程put的时候,只要不是放在一个分段中,就实现了真正的并行的插入。

    但是,在统计size的时候,可就是获取hashmap全局信息的时候,就需要获取所有的分段锁才能统计。

    分段锁的设计目的是细化锁的粒度,当操作不需要更新整个数组的时候,就仅仅针对数组中的一项进行加锁操作。

    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这三种锁是指锁的状态,并且是针对Synchronized。在Java 5通过引入锁升级的机制来实现高效Synchronized。这三种锁的状态是通过对象监视器在对象头中的字段来表明的。

    偏向锁是指一段同步代码一直被一个线程所访问,那么该线程会自动获取锁。降低获取锁的代价。

    轻量级锁是指当锁是偏向锁的时候,被另一个线程所访问,偏向锁就会升级为轻量级锁,其他线程会通过自旋的形式尝试获取锁,不会阻塞,提高性能。

    重量级锁是指当锁为轻量级锁的时候,另一个线程虽然是自旋,但自旋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当自旋一定次数的时候,还没有获取到锁,就会进入阻塞,该锁膨胀为重量级锁。重量级锁会让其他申请的线程进入阻塞,性能降低。

    自旋锁

    互斥同步进入阻塞状态的开销都很大,应该尽量避免。在许多应用中,共享数据的锁定状态只会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自旋锁的思想是让一个线程在请求一个共享数据的锁时执行忙循环(自旋)一段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能获得锁,就可以避免进入阻塞状态。

    自旋锁虽然能避免进入阻塞状态从而减少开销,但是它需要进行忙循环操作占用 CPU 时间,它只适用于共享数据的锁定状态很短的场景。

    在 JDK 1.6 中引入了自适应的自旋锁。自适应意味着自旋的次数不再固定了,而是由前一次在同一个锁上的自旋次数及锁的拥有者的状态来决定。

    锁消除

    锁消除是指对于被检测出不可能存在竞争的共享数据的锁进行消除。

    锁消除主要是通过逃逸分析来支持,如果堆上的共享数据不可能逃逸出去被其它线程访问到,那么就可以把它们当成私有数据对待,也就可以将它们的锁进行消除。

    锁粗化

    如果一系列的连续操作都对同一个对象反复加锁和解锁,频繁的加锁操作就会导致性能损耗。

    如果虚拟机探测到由这样的一串零碎的操作都对同一个对象加锁,将会把加锁的范围扩展(粗化)到整个操作序列的外部。

  • 相关阅读:
    OC动态特性
    app之间的互相跳转
    将服务器返回的URL或者网址截取出来特定的字符,然后将字符返回,一般根据返回的字符判断用户是否登录等即时状态
    网络请求的封装
    代理传值
    sql脚本查询日期时间段日期
    SQL >日期函数
    Sql 中text类型字段判断是否为空
    修复IE9.0下PlaceHolder 属性问题js脚本
    迅雷专用下载的几种代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monzhang/p/1282031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