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解(Annotation)
1、什么是注解?
从JDK5开始,Java增加了Annotation(注解),Annotation是代码里的特殊标记,这些标记可以在编译、类加载、运行时被读取,并执行相应的处理。
2、Annotation与注释的区别:
(1)Annotation不是程序本身,可以对程序进行解释,此处可以理解为注释。但是Annotation可以被其他程序(比如编译器)读取,并进行处理。
(2)注解与注释最大的区别就是注解存在被处理的流程,即注解是会被程序处理的。
3、注解的格式:
(1)以 “@注释名” 的形式在代码中存在。
(2)注解可以附加在程序元素( 包、类、构造器、方法、成员变量、参数、局域变量 )上面,为其添加额外的辅助信息,可以通过反射机制访问这些数据。
(3)Annotation不能运行,其只有成员变量,没有方法。Annotation与public、final等修饰符地位类似,属于程序元素的一部分,但不能作为程序元素使用。
4、常见注解:
(1)@Override
定义在java.lang.Override中,此注释只用于修饰方法,表示重写一个父类的方法。
【举例:】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Hello"; }
(2)@Deprecated
定义在java.land.Deprecated中,此注释可用于修饰方法、属性、类,表示该方法、类、属性不推荐使用(废弃)。在方法、类、属性上会有一条删除线(形如toString())。
【举例:】 @Deprecated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TimerTaskDemo []"; }
(3)@SuppressWarnings
定义在java.lang.SuppressWarnings中,用来阻止编译时的警告信息。其使用时需要设置参数。
【参数为:】 deprecation,使用了过时的类或方法的警告。 unchecked,执行了未检查的转换时的异常,比如集合未指定泛型。 fallthrough,当在switch语句发生case穿透时的警告。 path,当类路径、源文件路径不存在时的警告。 serial,可序列化类缺少serialVersionUID时的警告。 finally,任何finally不能完成时的警告。 all,以上所有警告。 【格式:】 @SuppressWarnings("all") 或者 @SuppressWarnings(value = { "serial", "unchecked" })
注意:
@SuppressWarnings("resource")
对于J2EE,可以使用@Resource来完成依赖注入或者叫资源注入,但是当你在一个类中使用已经使用注解的类,却没有为其注入依赖,代码会提示相关信息,可以使用@SuppressWarnings("resource")来取消提示信息。
5、元注解:
(1)元注解的作用就是负责注解其他的注解。Java5.0定义了4个标准的meta-annotation类型,它们被用来提供对其它 annotation类型作说明。存在于java.lang.annotation中。
(2)元注解分类:
@Target
@Retention
@Documented
@Inherited
(3)@Target元注解:
用于描述注解的使用范围。Annotation可被用于 packages、types(类、接口、枚举、Annotation类型)、类型成员(方法、构造方法、成员变量、枚举值)、方法参数和本地变量(如循环变量、catch参数)。在Annotation类型的声明中使用了target可更加明晰其修饰的目标。
【格式:】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ElementType[] value(); } 【参数:ElementType】 CONSTRUCTOR:用于描述构造器 FIELD:用于描述成员变量 LOCAL_VARIABLE:用于描述局部变量 METHOD:用于描述方法 PACKAGE:用于描述包 PARAMETER:用于描述参数 TYPE:用于描述类、接口(包括注解类型) 或enum声明 【举例:】 @Target({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TYPE,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FIELD,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METHOD,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PARAMETER,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CONSTRUCTOR,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LOCAL_VARIABLE})
(4)@Retention元注解:
用于描述注解的声明周期。某些Annotation仅出现在源代码中,而被编译器丢弃;而另一些却被编译在class文件中;编译在class文件中的Annotation可能会被虚拟机忽略,而另一些在class被装载时将被读取(请注意并不影响class的执行,因为Annotation与class在使用上是被分离的)。使用这个meta-Annotation可以对 Annotation的“生命周期”限制。
【格式:】 public @interface Retention { RetentionPolicy value(); } 【参数:RetentionPoicy】 SOURCE:在源文件中有效(即源文件保留) CLASS:在class文件中有效(即class保留) RUNTIME:在运行时有效(即运行时保留,可以通过反射机制读取) 【举例:】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SOURCE)
(5)@Documented元注解:
用于描述其它类型的annotation应该被作为被标注的程序成员的公共API,因此可以被例如javadoc此类的工具文档化。Documented是一个标记注解,没有成员。
(6)@Inherited元注解:
@Inherited 元注解是一个标记注解,@Inherited阐述了某个被标注的类型是被继承的。如果一个使用了@Inherited修饰的annotation类型被用于一个class,则这个annotation将被用于该class的子类。
注意:
@Inherited annotation类型是被标注过的class的子类所继承。类并不从它所实现的接口继承annotation,方法并不从它所重载的方法继承annotation。
当@Inherited annotation类型标注的annotation的Retention是RetentionPolicy.RUNTIME,则反射API增强了这种继承性。如果我们使用java.lang.reflect去查询一个@Inherited annotation类型的annotation时,反射代码检查将展开工作:检查class和其父类,直到发现指定的annotation类型被发现,或者到达类继承结构的顶层。
6、自定义注解:
(1)自定义注解时,需要使用@interface用来声明一个注解,其会自动继承java.lang.annotation.Annotation接口。
【格式:】 public @interface 注解名 {定义体} 【或者:】 public @interface 注解名 { 类型 value() default 默认值; //这里是参数,不是抽象方法。 } 其中定义体实质是声明了一个配置参数(注:此处不是抽象方法)。 1、方法名指的是参数名。 2、返回值类型指的是参数的类型(只能为基本类型、Class、String、enum、Annotation类型、以及以上所有类型的数组)。 3、可以通过default来声明参数的默认值。 4、如果只有一个参数,那么参数名(方法名)一般为value。 5、只能使用public, default两个权限修饰符。
(2)方法:
判断类或者方法是否有注解 boolean isAnnotationPresent(Class<? extends Annotation> annotationClass) 获得注解对象 <A extends Annotation> A getAnnotation(Class<A> annotationClass) //获取指定注解 Annotation[] getAnnotations() //获取当前元素上的所有注解
【举例:】 package com.test;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Annotation;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Policy;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Target; import java.lang.reflect.Field;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interface Table { String value(); } @Target(ElementType.FIEL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interface FieldDemo { String columnName() default ""; String type() default ""; int length() default 10; } @Table("student") class Student { @FieldDemo(columnName = "id", length = 10, type = "int") private int id; @FieldDemo(columnName = "name", length = 20, type = "varchar")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public class Annotati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 获取Student类的信息 Class classDemo = Class.forName("com.test.Student"); // Class<Student> classDemo = (Class<Student>)Class.forName("com.test.Student"); System.out.println(classDemo); // 输出class com.test.Student // 获取当前元素上的所有注解,此时获取的是@Table Annotation[] annotations = classDemo.getAnnotations(); for (Annotation annotation : annotations) { System.out.println(annotation); } // 输出@com.test.Table(value=student) // 直接获取指定的某注解 Table table = (Table) classDemo.getAnnotation(Table.class); System.out.println(table.value()); // 输出student // 获取类的属性的注解 Field field = classDemo.getDeclaredField("name"); // 获取指定注解 FieldDemo fieldDemo = field.getAnnotation(FieldDemo.class); // 输出name varchar 20 System.out.println(fieldDemo.columnName() + " " + fieldDemo.type() + " " + fieldDemo.length());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二、反射机制
1、什么是反射?
JAVA反射机制指的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方法和属性;即这种动态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JAVA中与反射相关的类,放在java.lang.reflect包中。
2、Class类
Class对象包含了一个类的完整的结构信息。通过Class对象,可以对类进行操作,即为反射。
(1)规则:
Class类拥有泛型作为定义。
Class 类的实例表示正在运行的 Java 应用程序中的类和接口。
Class类没有public构造方法。
Class对象是在加载类时由Java 虚拟机以及通过调用类加载器中的defineClass 方法自动构造的。
一个类只有一个Class对象。
(2)内置class实例(class对象):
byte.class, short.class, int.class, long.class, char.class, float.class, double.class, boolean.class, void.class. 注: int.class != Integer.class 。 int.class == Integer.Type 。
(3)对于数组类型class实例:
每个数组属于被映射为 Class 对象的一个类,所有具有相同元素类型和维数的数组都共享该Class 对象。
int[] a = new int[100]; int[] b = new int[10]; long[] c = new long[10]; int[][] d = new int[10][2]; System.out.println(a.getClass());//输出class [I System.out.println(b.getClass());//输出class [I System.out.println(c.getClass());//输出class [J System.out.println(d.getClass());//输出class [[I System.out.println(a.getClass() == b.getClass());//输出true
(4)获取Class实例的方法:
【方法1:】
根据传入的参数动态装载一个类,并且做类的初始化。
Class.forName()方法
【方法2:】
获得对象运行时所指的真正对象(多态的场合返回子类的类名)。
Class.getClass() 方法
【方法3:】
JVM将使用类A的类装载器,将类A装入内存(前提是:类A还没有装入内存),不对类A做类的初始化工作.返回类A的Class的对象。
A.class属性
(5)通过Class实例创建对象:
Class.newInstance()方法 。调用默认构造函数,获得一个实例 Class.newInstance方法与new的区别 newInstance: 弱类型。低效率。只能调用无参构造。 new:强类型。相对高效。能调用任何public构造。
(6)常用方法:
【获得构造器:】 Constructor<T> getDeclaredConstructor(Class<?>...) 获得指定构造方法 Constructor<?>[] getDeclaredConstructors() 获得所有构造方法(声明顺序) Constructor<T> getConstructor(Class<?>...) 获得权限为public的指定构造方法 Constructor<?>[] getConstructors() 获得权限为public的所有构造方法 【获得普通方法(成员方法):】 Method[] getDeclaredMethods() 获得该类中定义的所有方法(不包含父类继承) Method getDeclaredMethod(String name, Class<?>... parameterTypes) 根据该类中定义的指定方法(不包含父类继承) Method[] getMethods() 获得权限为public的所有的方法 (包含父类继承) Method getMethod(String name, Class<?>... parameterTypes) 获得权限为public的指定的方法 (包含父类继承) 【获得属性(成员变量):】 Field[] getDeclaredFields() 获得该类中定义的所有属性(不包含继承) Field getDeclaredField(String name)获得该类中定义的指定属性(不包含继承) Field[] getFields() 获得该类中所有public的属性(包含继承) Field getField (String name) 获得该类中指定的public属性(包含继承) 【获得内部类:】 Class<?>[] getDeclaredClasses() 获得所有内部类 (不包含继承) Class<?>[] getClasses() 获得所有权限为public的内部类(包含继承) 【其他:】 Package getPackage() 获得Package对象 String getName() 获得类的全称,即包名+类名 String getSimpleName() 获得类的简称,即类名 Class<? super T> getSuperclass() 获得继承的类 Class<?>[] getInterfaces() 获得实现的接口
(7)获得构造器后,可以进行的操作
(8)获得成员方法后,可以进行的操作
(9)获得成员变量后,可以进行的操作
package com.test; import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import java.lang.reflect.Field;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class Teach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Teacher() { } public Teacher(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public class Reflecti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 加载Teacher.class对象 Class<Teacher> teacherClass = (Class<Teacher>) Class.forName("com.test.Teacher"); // 获取无参构造器,若Teacher类没有无参构造方法,则会报错 Teacher teacher = teacherClass.new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teacher + ", " + teacher.getName() + ", " + teacher.getAge()); // 获取有参构造器 Constructor<Teacher> constructor = teacherClass.getDeclaredConstructor(String.class, int.class); Teacher teacher2 = constructor.newInstance("tom", 20); System.out.println(teacher2 + ", " + teacher2.getName() + ", " + teacher2.getAge()); // 获取成员方法 Teacher teacher3 = teacherClass.newInstance(); Method method = teacherClass.getDeclaredMethod("setAge", int.class); method.invoke(teacher3, 30); System.out.println(teacher3.getAge()); Method method2 = teacherClass.getDeclaredMethod("getAge"); System.out.println(method2.invoke(teacher3)); // 获取成员变量 Teacher teacher4 = teacherClass.newInstance(); Field field = teacherClass.getDeclaredField("age"); field.setAccessible(true);// 忽略安全检查,可以获取private类型的数据,破坏封装性。 System.out.println(field.get(teacher4));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结果:】 com.test.Teacher@2a139a55, null, 0 com.test.Teacher@15db9742, tom, 20 30 30 0
3、反射机制性能问题
setAccessible,是启用和禁用安全检查的开关,其值为true时,表示禁用Java语言访问的安全性检查,为false时,表示启用安全性检查,将其值设为true,可以提高反射的效率。
三、静态代理与动态代理
1、静态代理
(1)静态代理其实就是指设计模式中的代理模式。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类只能为一个接口服务,使用静态代理会产生很多代理类。
(2)UML图:
(3)代码演示:
【Subject.java】 package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 /** * 定义一个代理类与被代理类的公共接口,使得被代理类出现的地方,代理类均能出现 */ interface Subject { public abstract void request(); } 【RealSubject.java】 package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 /** * 被代理类。定义 代理类 所代表的真实实体。 * */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这是真实请求"); } } 【RealSubjectProxy.java】 package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 /** * 代理类,用于控制被代理类。保存一个被代理类的引用使得代理可以访问实体。 * */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保存一个被代理类的引用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代理开始......"); if (realSubject == null) {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 realSubject.request(); System.out.println("代理结束......"); } } 【ProxyDemo.java】 package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 /** * 静态代理的小demo。 * 被代理类能出现的地方,代理类均能出现。 */ public class Proxy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ject subject = new RealSubjectProxy(); subject.request(); } } 【执行结果:】 代理开始...... 这是真实请求 代理结束......
(4)代码分析:
静态代理模式固然在访问无法访问的资源,增强现有的接口业务功能方面有很大的优点,但是大量使用这种静态代理,会使我们系统内的类的规模增大,并且不易维护;并且由于 Proxy 和 RealSubject 的功能本质上是相同的,Proxy 只是起到了中介的作用,这种代理在系统中的存在,导致系统结构比较臃肿和松散。
2、动态代理
(1)为了解决静态代理的问题,动态代理的想法就被提出。即在运行状态下,在需要被代理的地方,根据 Subject 和 RealSubject,动态地创建一个 Proxy,用完之后,就会销毁,可以避免类臃肿。
即动态代理指的是 在程序运行时动态的创建目标类的代理类的对象,且通过代理对象来调用目标对象。
(2)Java 动态代理基于经典代理模式,引入了一个 InvocationHandler,InvocationHandler 负责统一管理所有的方法调用。
/** * 参数 * proxy - 代理的真实对象。 * method - 所要调用真实对象的某个方法的 Method 对象 * args - 所要调用真实对象某个方法时接受的参数 */ public interface InvocationHandler {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3)动态代理步骤:
step1:获取 RealSubject 上的所有接口列表;
step2:确定要生成的代理类的类名,默认为:com.sun.proxy.$ProxyXXXX;
step3:根据需要实现的接口信息,在代码中动态创建 该 Proxy 类的字节码;
step4:将对应的字节码转换为对应的 class 对象;
step5:创建 InvocationHandler 实例 handler,用来处理 Proxy 所有方法调用;
step6:Proxy 的 class 对象 以创建的 handler 对象为参数,实例化一个 proxy 对象。
【Proxy常用的方法】 /** * loader - 一个 ClassLoader 对象,定义了由哪个 ClassLoader 对象来对生成的代理对象进行加载。 * interfaces - 一个 Interface 对象的数组,表示的是我将要给我需要代理的对象提供一组什么接口,如果我提供了一组接口给它,那么这个代理对象就宣称实现了该接口(多态),这样我就能调用这组接口中的方法了 * h - 一个 InvocationHandler 对象,表示的是当我这个动态代理对象在调用方法的时候,会关联到哪一个 InvocationHandler 对象上 */ public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4)UML图:
(5)代码实现:
【Subject.java】 package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dynamicProxy; /** * 定义一个代理类与被代理类的公共接口,使得被代理类出现的地方,代理类均能出现 */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hello(); String bye(); } 【RealSubject.java】 package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dynamicProxy; /** * 被代理类。定义 代理类 所代表的真实实体。 * */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bye() { return "GoogBye"; } } 【DynamicProxy.java】 package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dynamicProxy;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 * 动态代理类。 每一个动态代理类都必须要实现 InvocationHandler 这个接口,并且每个代理类的实例都关联到了一个 * Handler,当我们通过代理对象调用一个方法的时候,这个方法的调用就会被转发为由 InvocationHandler 这个接口的 invoke * 方法来进行调用。 * */ 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 用于保存被代理对象(真实对象) private Object subject; /** * 构造方法,给被代理对象赋初值 * * @param subject * 真实对象 */ public DynamicProxy(Object subject) { this.subject = subject; } /** * 参数: * proxy - 代理的真实对象(一般在代码中不使用)。 * method - 所要调用真实对象的某个方法的 Method 对象 * args - 所要调用真实对象某个方法时接受的参数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可以在代理前,进行一些操作..."); System.out.println("Before proxy......"); System.out.println(); // 当代理对象调用真实对象的方法时,其会自动的跳转到代理对象关联的handler对象的invoke方法来进行调用 System.out.println("当前调用的方法为:" + method); Object object = method.invoke(this.subject, args);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可以在代理后,进行一些操作..."); System.out.println("After proxy......"); System.out.println(); return object; } } 【DynamicProxyDemo.java】 package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dynamicProxy;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 * 演示动态代理的小Demo * */ 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被代理的对象(真实对象) Subject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 输出真实对象的类名 System.out.println(realSubject.getClass().getName()); // 将真实对象传入 InvocationHandler 中,即DynamicProxy中 DynamicProxy proxy = new DynamicProxy(realSubject); // 通过Proxy类的 newProxyInstance 方法来创建一个代理对象 // 第一个参数, proxy.getClass().getClassLoader(), 使用proxy这个类的ClassLoader对象来加载我们的代理对象 // 第二个参数, subject.getClass().getInterfaces(), 获取真实对象的所有接口,从而使代理对象能调用被代理对象的方法 // 第三个参数, proxy, 关联 InvocationHandler 对象 Subject subject = (Subject) Proxy.newProxyInstance(proxy.getClass().getClassLoader(), realSubject.getClass().getInterfaces(), proxy); // 输出代理对象的类名 System.out.println(subject.getClass().getName()); subject.hello();//会自动触发代理类的invoke方法, System.out.println(subject.bye()); } } 【结果:】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dynamicProxy.RealSubject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dynamicProxy.$Proxy0 可以在代理前,进行一些操作... Before proxy...... 当前调用的方法为:public abstract void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dynamicProxy.Subject.hello() Hello World 可以在代理后,进行一些操作... After proxy...... 可以在代理前,进行一些操作... Before proxy...... 当前调用的方法为:public abstract java.lang.String construction.pattern.proxy.dynamicProxy.Subject.bye() 可以在代理后,进行一些操作... After proxy...... Goog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