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script小结


    时间:2017年12月17日 20:53:43

    用于:个人总结

    javascript知识点总结:
    1.获取对象:document.getElementById("id")/document.getElementsTagName("li")
    2.事件
    鼠标事件:
    onclick 点击
    onmouseover 鼠标放上
    onmouseout 鼠标离开
    ondbclick 双击
    onmousedown 鼠标按下
    onmouseup 鼠标抬起
    onmousemove 鼠标移动
    表单事件:
    onfocus 获取焦点
    onblur 失去焦点
    onsubmit 提交表单
    onchange 当发生改变的时候
    onreset 重置表单
    键盘事件:
    onkeydown 键盘按下
    onkeyup 键盘抬起
    onkeypress键盘按键一次
    event.clientX 点击时的x坐标
    event.clientY 点击时的Y坐标
    event.target 事件源
    3.内置函数:
    1.常规函数
    alert();警告框
    confirm();确认框
    escape();将字符转换成Unicode码
    eval函数:计算表达式的结果。
    isNaN函数:测试是(true)否(false)不是一个数字。
    parseFloat函数:将字符串转换成符点数字形式。
    parseInt函数:将符串转换成整数数字形式(可指定几进制)。
    prompt函数:显示一个输入对话框,提示等待用户输入。
    2.数组函数:
    join函数:转换并连接数组中的所有元素为一个字符串。
    langth函数:返回数组的长度。
    reverse函数:将数组元素顺序颠倒。
    sort函数:将数组元素重新排序
    3.日期函数:
    (1)getDate函数:返回日期的“日”部分,值为1~31
    (2)getDay函数:返回星期几,值为0~6,其中0表示星期日,1表示星期一,...,6表示星期六
    (3)getHours函数:返回日期的“小时”部分,值为0~23。
    (4)getMinutes函数:返回日期的“分钟”部分,值为0~59。见上例。
    (5)getMonth函数:返回日期的“月”部分,值为0~11。其中0表示1月,2表示3月,...,11表示12月。见前面的例子。
    (6)getSeconds函数:返回日期的“秒”部分,值为0~59。见前面的例子。
    (7)getTime函数:返回系统时间。
    (8)getTimezoneOffset函数:返回此地区的时差(当地时间与GMT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地区时差),单位为分钟。
    (9)getYear函数:返回日期的“年”部分。返回值以1900年为基数,例如1999年为99。
    (10)parse函数:返回从1970年1月1日零时整算起的毫秒数(当地时间)。
    (11)setDate函数:设定日期的“日”部分,值为0~31。
    (12)setHours函数:设定日期的“小时”部分,值为0~23。
    (13)setMinutes函数:设定日期的“分钟”部分,值为0~59。
    (14)setMonth函数:设定日期的“月”部分,值为0~11。其中0表示1月,...,11表示12月。
    (15)setSeconds函数:设定日期的“秒”部分,值为0~59。
    (16)setTime函数:设定时间。时间数值为1970年1月1日零时整算起的毫秒数。
    (17)setYear函数:设定日期的“年”部分。
    (18)toGMTString函数:转换日期成为字符串,为GMT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9)setLocaleString函数:转换日期成为字符串,为当地时间。
    4.数学函数:
    (1)abs函数:即Math.abs(以下同),返回一个数字的绝对值。
    (2)acos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反余弦值,结果为0~π弧度(radians)。
    (3)asin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反正弦值,结果为-π/2~π/2弧度。
    (4)atan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反正切值,结果为-π/2~π/2弧度。
    (5)atan2函数:返回一个坐标的极坐标角度值。
    (6)ceil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最小整数值(大于或等于)。
    (7)cos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余弦值,结果为-1~1。
    (8)exp函数:返回e(自然对数)的乘方值。
    (9)floor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最大整数值(小于或等于)。
    (10)log函数:自然对数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自然对数(e)值。
    (11)max函数:返回两个数的最大值。
    (12)min函数:返回两个数的最小值。
    (13)pow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乘方值。
    (14)random函数:返回一个0~1的随机数值。
    (15)round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四舍五入值,类型是整数。
    (16)sin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正弦值,结果为-1~1。
    (17)sqrt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平方根值。
    (18)tan函数:返回一个数字的正切值。
    5.字符串函数:
    (1)anchor函数:产生一个链接点(anchor)以作超级链接用。anchor函数设定<A NAME...>的链接点的名称,另一个函数link设定<A HREF=...>的URL地址。
    (2)big函数:将字体加到一号,与<BIG>...</BIG>标签结果相同。
    (3)blink函数:使字符串闪烁,与<BLINK>...</BLINK>标签结果相同。
    (4)bold函数:使字体加粗,与<B>...</B>标签结果相同。
    (5)charAt函数:返回字符串中指定的某个字符。
    (6)fixed函数:将字体设定为固定宽度字体,与<TT>...</TT>标签结果相同。
    (7)fontcolor函数:设定字体颜色,与<FONT COLOR=color>标签结果相同。
    (8)fontsize函数:设定字体大小,与<FONT SIZE=n>标签结果相同。
    (9)indexOf函数:返回字符串中第一个查找到的下标index,从左边开始查找。
    (10)italics函数:使字体成为斜体字,与<I>...</I>标签结果相同。
    (11)lastIndexOf函数:返回字符串中第一个查找到的下标index,从右边开始查找。
    (12)length函数:返回字符串的长度。(不用带括号)
    (13)link函数:产生一个超级链接,相当于设定<A HREF=...>的URL地址。
    (14)small函数:将字体减小一号,与<SMALL>...</SMALL>标签结果相同。
    (15)strike函数:在文本的中间加一条横线,与<STRIKE>...</STRIKE>标签结果相同。
    (16)sub函数:显示字符串为下标字(subscript)。
    (17)substring函数:返回字符串中指定的几个字符。
    (18)sup函数:显示字符串为上标字(superscript)。
    (19)toLowerCase函数:将字符串转换为小写。
    (20)toUpperCase函数:将字符串转换为大写。
    4.数据类型:
    字符串string
    数值 number
    布尔值boolean
    数组 array
    对象 object
    5.DOM(document object model)
    其中object分为三种类型:
    用户定义对象(user-defined object):由程序员自行创建的对象
    内建对象(native object):内建再javascript语言里的对象,如array/math/date
    宿主对象(host object):由浏览器提供的对象
    6.获取元素除了第一条那两种,html5还新增了getElementsByClassName("class")
    7.判断一个数据是否为空
    if(something!=null)// 这种比较麻烦
    if(something) //简单明了
    8.setAttribute()/getAttribute()方法 用于修改/显示元素节点的title属性
    9.childNodes获取元素的所有子元素(数组)
    nodeType属性 返回数字,元素节点返回1 属性节点返回2 文本节点返回3


    未完待补充!!

    本来信誓旦旦的要认真总结的,结果又黄了


  • 相关阅读:
    关键词提取算法TextRank
    我的博文目录整理
    Windows Azure一些小技巧集合
    js数组和树互转
    this.props.form.validateFields回调不执行问题
    d3的4.x与3.x版本的区别
    d3提示框,虚线,选择区域
    d3布局
    d3文件导入和导出
    d3交互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eithscript/p/805326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