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法 -- o(1), o(n), o(logn), o(nlogn)


    描述算法复杂度时,常用o(1), o(n), o(logn), o(nlogn)表示对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算法的时空复杂度的表示。不仅仅用于表示时间复杂度,也用于表示空间复杂度。

    O后面的括号中有一个函数,指明某个算法的耗时/耗空间与数据增长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n代表输入数据的量。

    比如时间复杂度为O(n),就代表数据量增大几倍,耗时也增大几倍。比如常见的遍历算法。

    再比如时间复杂度O(n2),就代表数据量增大n倍时,耗时增大n的平方倍,这是比线性更高的时间复杂度。比如冒泡排序,就是典型的O(n2)的算法,对n个数排序,需要扫描n×n次。

    再比如O(logn),当数据增大n倍时,耗时增大logn倍(这里的log是以2为底的,比如,当数据增大256倍时,耗时只增大8倍,是比线性还要低的时间复杂度)。
    二分查找就是O(logn)的算法,每找一次排除一半的可能,256个数据中查找只要找8次就可以找到目标。

    O(nlogn)同理,就是n乘以logn,当数据增大256倍时,耗时增大256*8=2048倍。这个复杂度高于线性低于平方。归并排序就是O(nlogn)的时间复杂度。

    O(1)就是最低的时空复杂度了,也就是耗时/耗空间与输入数据大小无关,无论输入数据增大多少倍,耗时/耗空间都不变。 哈希算法就是典型的O(1)
    时间复杂度,无论数据规模多大,都可以在一次计算后找到目标(不考虑冲突的话)

    转:https://www.jianshu.com/p/f31744e423eb

  • 相关阅读:
    [转]scp用法
    进入docker登录psql数据库对特定表进行操作
    [整]swp文件的处理
    shift+zz保存并退出
    [转]python变量作用域的有趣差别
    git 删除分支操作
    混用参数命名方式,确保顺序在命名之前
    [译]Python面试中8个必考问题
    《浪潮之巅》与我的职业选择
    EBS 用户及其联系人的失效时间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unzifeng/p/1178508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