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多线程


    概念

    Java 给多线程编程提供了内置的支持。一个多线程程序包含两个或多个能并发运行的部分。程序的每一部分都称作一个线程,并且每个线程定义了一个独立的执行路径。

    多线程是多任务的一种特别的形式,但多线程使用了更小的资源开销。

    这里定义和线程相关的另一个术语 - 进程:一个进程包括由操作系统分配的内存空间,包含一个或多个线程。一个线程不能独立的存在,它必须是进程的一部分。一个进程一直运行,直到所有的非守候线程都结束运行后才能结束。

    一个线程的生命周期

    线程是一个动态执行的过程,它也有一个从产生到死亡的过程。

    下图显示了一个线程完整的生命周期。

    • 新建状态:

      使用 new 关键字和 Thread 类或其子类建立一个线程对象后,该线程对象就处于新建状态。它保持这个状态直到程序start() 这个线程。

    • 就绪状态:

      当线程对象调用了start()方法之后,该线程就进入就绪状态。就绪状态的线程处于就绪队列中,要等待JVM里线程调度器的调度。

    • 运行状态:

      如果就绪状态的线程获取 CPU 资源,就可以执行 run(),此时线程便处于运行状态。处于运行状态的线程最为复杂,它可以变为阻塞状态、就绪状态和死亡状态。

    • 阻塞状态:

      如果一个线程执行了sleep(睡眠)、suspend(挂起)等方法,失去所占用资源之后,该线程就从运行状态进入阻塞状态。在睡眠时间已到或获得设备资源后可以重新进入就绪状态。可以分为三种:

      • 等待阻塞:运行状态中的线程执行 wait() 方法,使线程进入到等待阻塞状态。

      • 同步阻塞:线程在获取 synchronized 同步锁失败(因为同步锁被其他线程占用)。

      • 其他阻塞:通过调用线程的 sleep() 或 join() 发出了 I/O 请求时,线程就会进入到阻塞状态。当sleep() 状态超时,join() 等待线程终止或超时,或者 I/O 处理完毕,线程重新转入就绪状态。

    • 死亡状态:

      一个运行状态的线程完成任务或者其他终止条件发生时,该线程就切换到终止状态。

    创建一个线程

    Java 常用种创建线程的方法:

    • 通过继承 Thread类本身;
    • 通过实现 Runable 接口;

    通过继承Thread来创建线程

    创建一个线程的第一种方法是创建一个新的类,该类继承 Thread 类,然后创建一个该类的实例。

    继承类必须重写 run() 方法,该方法是新线程的入口点。它也必须调用 start() 方法才能执行。

    Thread 类常用的两个构造方法如下:

    public Thread(String threadName);//有参构造
    public Thread();//空参构造

    其中第一个构造方法是创建一个名称为threadName的线程对象;

    继承Thread类创建一个新的线程的语法格式如下: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extends Thread{
          
              //……    
    }

    完成线程真正功能的代码放在类的run()方法中,当一个类继承Thread类后,就可以在该类中覆盖run()方法,将实现该线程功能的代码写入run()方法中,然后同时调用Thread类中的start()方法执行线程,也就是调用run()方法。

    Thread对象需要一个任务来执行,任务是指线程在启动时执行的工作,该工作的功能代码被写在run()方法中,这个run()方法必须使用如下这种语法格式:

    public void run(){
            //……
    }
  • 相关阅读:
    poj 3074(DLX)
    zoj 3209(DLX)
    hdu 4531(模拟+BFS+DFS)
    hdu 2065(递推+矩阵优化)
    poj 3714 (最近点对)
    zoj 3690(递推+矩阵优化)
    poj 3076(DLX)
    hdu 4533(一种很巧妙的方法|线段树+扫描线)
    hdu 4513(模拟)
    sql server 2008 评估已过期。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onsnow/p/627425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