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紧箍咒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喜欢周五的时候守着看《爸爸去哪儿》,对于别人这或许只是一场明星家庭的真人秀,可是我却总是期待着从这场虽然难免有表演成分,但是也算是真诚表露的相处对话中学习到些什么。
第一季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聪明伶俐的王诗龄一家人,而是下得厨房上得T台的张亮父子,他们两人的相处模式很简单,就是一对好哥们,天天会直呼张亮的名字,他们父子之间的对话,就像是小时候比我们年纪大一点的哥哥姐姐带我们一起去玩耍的节奏感。
张亮的人生也有点算是逆袭,他16岁就参加工作当起了专业厨师,还曾经做过汽车销售,后来误打误撞当了模特,走上了专业模特之路。
张亮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说过,自己很早就结婚了,还没有多少经验积累就当上了父亲,于是他干脆就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小弟弟,没有用严父那一套逻辑养育孩子,无论自己是对是错,干脆两人就一起成长好了。
这是我最羡慕的一种相处模式,人格上的平等而又相互独立。
第二季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洋气的影帝吴镇宇一家,而是温暖大叔黄磊一家父女。
对于黄磊的印象我一直停留在《人间四月天》以及“我想我是海”的文艺范歌词里的小生,他的长发飘飘,他的的文静、忧郁、低沉,紧锁眉头眺望远方,我觉得他就是活在高高的仙界里的人物。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则关于黄磊的评价,说是他年轻时候成为当红的文艺小生,而后渐渐变成温暖的大叔级人物,他对自己的人生角色有着清醒的认知,他知道什么阶段该活在什么样的状态。
在易立竞最近的《易时间》采访中,提到媒体跟外界对于自己女儿多多的过度解读的时候,黄磊说,我不懂世故这个词在小孩身上的含义到底有多深,但是我懂得世故从一个成人的嘴里去赋予孩子的时候,是有多世故、是有多深的含义。
对于网络世界里的种种评价,他的态度是,我也不想宣战,我也不想对话,我也不想和解。
多多小的时候跟随父母上过一起《鲁豫有约》,那个时候的她已经有公主的小气息在里面了,她喜欢自己搭配衣服,如果挑不到合适的第二天早上怎么也不愿意出门。
听她妈妈阐述这个细节的时候,我就开始预感到这是一个娇气的公主病的故事了,但是我细细回想了一下,大部分中国的父母养育女孩的时候都是富养的,这不算是一种不对的价值观,而且试想我自己小的时候也有得到宠爱那部分的小撒娇,所以这也算是情有可原的。
这一次的访谈让我得出的结论是,即使多多成为了一个公主病的女孩,只要她的父母能够承担得起这份让她梦幻一生的资本,那也算是一个正常的富二代小姐的轨迹,可是没想到的是,几年后当她作为大姐姐的角色登上《爸爸去哪儿》的荧幕的时候,她身上那股子戾气完全不见了。
她依旧聪明可爱,独立有主见,也难免有脆弱的情绪释放,可是让我惊喜的是,那份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有点蛮横的小任性完全不见了,我身边一个朋友说,也就这两三年的光景,黄磊该是费了多少心思才慢慢把多多掰回来这么一个好性格。
说得现实一点世俗一点,比起那些整日折腾还有无病呻吟,把生活过得一团混乱的文艺中年人来说,黄磊也算是把他的生活过得挺好的了,他算是一个既出世又入世的人,他并没有像其他一些极端的文艺青年一样,用自己的理想顽固地跟这个世界对抗,他是看清了这个世界,然后继续热爱它,并且试图让他的理想与世界相融合。
这也是我最羡慕的一种相处模式,成为父母榜样的最好方式,不是你告诉孩子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应该成为什么,而是你自己正在做什么,而你又成为了什么,先完整自己的价值观,然后用自己的世界观去保护、去养育自己的孩子。
第三季的真人秀里,我最喜欢的当然是唯一的父女档,夏克立一家。
记得我们姐妹团讨论感情或者婚姻的时候,总是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一个男人爱不爱你,你是能够感受得出来的,一个女人幸不幸福,身体是不会撒谎的,所有的眼神、气色、状态跟气质都会写在你的脸上,这不是你抹上几层粉底或者BB霜就能够掩饰得了的。
同样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有多少,投入的时间跟心力有多少,孩子是不会撒谎的。
第一期节目的时候,所有的爸爸跟孩子要在一个密封的空间里待上一个小时,其实按照我们小时候的逻辑,那应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网络,没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供自己选择,所以跟爸爸相处上一个小时,讲几个小故事就过去了。
可是一切都是需要对比的,你会看到另外四组父子要么焦虑尴尬,要么抓狂砸门的时候,夏天小朋友是笑着笑着,就把这个小时跟自己的爸爸一起度过了,甚至这个环节结束的时候,她还说可以继续在屋子里跟爸爸待着。
而后看家长采访,夏克立会拍胸脯说,我觉得自己陪伴女儿的时间绝对是很多的,就连夏天的妈妈在采访中也说自己跟女儿的相处时间,都比不上丈夫跟女儿的陪伴。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即使在如今这个苛刻而暴躁的网络环境下,这对父女还是得到好评无数,夏天也成为了“没有公主病的公主”的绝对典范。
这也是我羡慕的一种相处模式,父母投入身心陪伴孩子成长,用孩子的思维进行对话教育,而不是发号施令或者强制执行,剩下的你只需要交给时间,让时间去浸润孩子的成长。
以上的温暖细节跟思考反馈总结完毕,我来说说现实中一些普通的故事。
我的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M姑娘,因为出生在农村,父母为了给她更好的教育,于是把她送到了在市里的亲戚家里寄养跟上学,那一年她七岁。
身边的一众小朋友都是亲戚单位干部的子弟,M姑娘在学校习惯性躲在人群中不出声,尽量不出任何差错,回到亲戚家吃饭的时候也是礼貌规矩,周末出去玩耍的时候不敢开口要任何玩具,家里的零食也不敢随便拿来吃。
M姑娘说自己在那一年就开始学会察言观色了,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童年里应该有的欢乐,她就像一株野草,看起来没有被遗弃,可是其实她的内心已经被遗弃了。
因为大城市的教育水平不错,M姑娘后来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毕业后也有了不错的工作,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
可是有一天吃饭的时候M姑娘告诉我,她觉得自己很不快乐,上了大学后她就离开了亲戚家里,如今过年就直接回农村的老家了,她觉得那个家很陌生,她什么都不习惯,可是即使这样,她的父母一直责怪她是个负心人,在大城市居住惯了,连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不心疼了。
这不是孝顺的问题,而是生活习惯的问题,M姑娘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觉得他们付出了那么多,把我送到亲戚家里,每个月寄生活费过来,可是如果这一切可以重来,我宁可就在自己的农村家里成长,每天喂鸡养猪,种田下地,我也觉得那可能会比现在快乐的多。
我回答M姑娘说,可是如果你一直待在农村那个小天地里,你可能就没有机会得到那么多的见识,你也不会有一天喜欢上画画,你更没有机会去参加培训班,你也就没有机会考上这么好的一个艺术院校,然后成为优秀的一个设计师了,也一切都是不能倒推的对不对?
M姑娘默默点头。
如今的M姑娘依旧跟她的父母关系不好,她说自己回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争吵,因为彼此不理解,加上所有的事情最后都会围绕到那个终极问题,你们从来没有爱过我,因为你们在我七岁那一年就抛弃了我,你们打着为我好的名义,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这一切是不是我想要的。
每一次争吵,都停止于这一句,但是却永远没有结局,M姑娘不喜欢回家,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另外一个故事,是一个姑娘给我的留言,我叫她C姑娘吧。
C姑娘说自己从高二那年起就开始紧张性头痛,脑子就像是戴了一个紧箍咒被紧缩着,这种感觉没有一刻离开,只要醒着就会持续,并且有时候入睡会很困难。
C姑娘说引发的原因,就是我有一个神经质的妈妈,她为人处事在大家看来真的很异常,因此也导致了我一系列的嫉妒,我嫉妒别人为什么有个善良通情达理的妈妈,为什么别人的妈妈能够在不富裕的情况下主动给孩子打扮的干干净净……我每天都在恨与抱怨中度过,有时候想起来自己会大哭一场。
尽管是这样,可是这个女生依旧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遇上了好的朋友,而且非常幸运的被保研,现在在读研究生。
来信里C姑娘说,我觉得现在我的情绪已经处于一个崩溃的临界点,我要抓住一切机会让我不至于自己走向毁灭,最近无数次真的想一死了之。
我回想了一下,前面说到的那个M姑娘,我跟她的每一次对话中,她对她妈妈的标签就是“奇葩”,而这个C姑娘对自己母亲的评价,居然也是“异类”。
于是我开始明白,大部分原生家庭造成的疼与痛,不管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不管其中具体的故事是什么,这一切的结局都是在于,我们变成了觉得自己是个不被疼爱的孩子,这种不被疼爱的下一步,就是我们也不敢再去爱别人,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不值得去爱,更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我的朋友M姑娘至今没有谈过恋爱,每一次相亲都是点到为止,对方稍微有点举动奇怪她就开始胡思乱想,要是男生主动一点,她就会紧张到干脆拉黑算了。
来信里的C姑娘也说自己从小到大没有正式谈过恋爱,现在非常想有个男朋友,这种想已经是一种变态的心理,她说不想去上课去学习,不想干任何事情,只求有个人来爱我,但是她又会突然问自己:爱情这件事情,对我这个脸大个子矮的普通女生,又怎么可能呢?
我想说说我自己的故事,一直以来,我都是我妈的翻版,比如容易紧张,得失心太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做事有强迫症,对自己要求太苛刻,而且不允许别人有失误,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否定自己,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懦弱怕事的。
我不想去细细描绘那些成长故事里的细节跟画面,总之一句话,我就变成了前面这一段中的自己,现在回忆起来,这些不好的性格给我以前的大学岁月跟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造成了很多的不好的结局。
我不是自己主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这一切始于我身边的好朋友开始结婚成为父母,于是我开始问自己,你总说你自己是父母的翻版,既然你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但是如果你不去改变的话,那么将来你的孩子也会变成另外一个你对不对?
这个画面的冲击,对于我而言是极其恐怖的。
我收到的很多留言里,大都有关于成长经历不快乐的这一部分分享,细细想来我自己也不过是这普通人当中的一个,甚至曾经有段时间我怀疑自己太过于胡思乱想了,可是当有越来越多的人向我倾诉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也越发的明白,童年时候塑造一个好的价值观是多么重要。
但是不幸的是,如果你没有得到这部分该拥有的童年,成年之后如果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我改变,那么你的生活辐射圈,比如恋爱婚姻,比如友情职场,也一定会受到影响的,这是你躲不掉的部分。
成长中那些不好的部分影响,那些父母身上你没有办法去更改甚至拯救的因素,的确会像是一个紧箍咒一样,时时刻刻萦绕在你的心头。
而更可悲的是,这种感觉大部分是不能与人说的,一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追溯过往,二是需要一个愿意倾听并且懂得的人,三是你要跳出自己的情绪化,用第三者的角度去解读这其中的逻辑思路。
这其中任何一条,就足以把你自己刚要宣泄的情绪狠狠地压了下去。
怎么自救呢?我只说自己一些肤浅的经验,算不上是心理学的专业角度,但是至少对我自己而言是有用的。
一是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当父母的本领的,有些父母是足够成熟,有些父母则是慢慢在成长,有父母可能会在某一些节点上意识到自己不好的部分,然后会去更改,比如《爸爸去哪儿》里那些父亲自我反省的真实部分,而有些父母,可能就是他们父母界的熊孩子,他们能做到不给这个世界捣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明白了这一点,你会知道有时候我们跟父母的感情可能真的没有那么亲密,也没有必要那么亲密,他们给予了你生命,给予了你成长需要的物质条件,但是精神条件这部分的获得,有时候真的是需要一些运气的。
也是明白了这一点,或许你会释怀一些,有时候父母他们也在为自己这不顺遂的人生而后悔而抱怨,他们一样是人,他们一样会有情绪化,当他们这大半辈子过得不好的时候,他们有时候自己都自顾不暇,又怎么愿意关照到你的存在呢?
说得现实一些,如果你能自私一点,明白这世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得到了好的那部分对待,我们应该珍惜,如果没有得到,我们也不至于歇斯底里放大自己的不幸,因为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不幸的事太多太多了。
二是你要开始独立起来,解开紧箍咒的第一行动要素,你要在经济上独立。
只有经济独立,你才有钱先逃离那个让你窒息的家,然后有钱安顿自己在另外一个陌生城市不会被饿死,接着让自己开始新的生活,通过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去转移自己糟糕的那部分状态,重新建立新的价值观,最后在夜里的时候掏出自己最不堪的那部分情绪,慢慢安抚它,滋养它,拯救它。
这一切需要钱,所以我很佩服那些从支离破碎的家庭里走出来,依然能够先养活自己然后再去谈自我拯救的人,否则如果你困于那个环境当中,嘴里念叨着自己有勇气,但是却没有能力走出来,那就没有下一步的探讨可言了。
第三就是精神上的自我救赎了,其实这跟第一点有些类似,你没有必要放大父爱跟母爱的绝对力量作用,文学作品会把这部分歌颂的很伟大,但是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家庭环境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必要拿这个高贵道德的头衔来绑架自己。
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人,把父母当成你的孩子,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会发现自己在很多细节上开始变得柔软,在争吵当中你不会那么拼命的恶语相向,就如同父母养育我们的时候,也总是有过无数包容跟忍耐的。
把自己当成大人之后,你也不会再像一个委屈的孩子一样可怜巴巴的祈求这份疼爱,你更不会任性的发脾气说“早知道就不要把我生出来了”,因为你会发现这句话不会解决问题,也不会把问题升级,这句话是个伪命题,是个死命题,它代表着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将就不妥协,但是却又无法得到答案的回天无力。
我就是用这个方式跟自己的父母和解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愿意回到老家工作的原因,我很爱他们,他们也关心我,尽管有时候方式不是很对,那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也很温暖,但是我终归只是不习惯罢了。
有人说,故乡就是一座回不去的城,对我而言,老家也仅仅是一个节假日用以团圆庆祝的家,我归心似箭,我怀念小时候家常菜的味道,我期待见到童年的小伙伴,可是,这一切仅仅止于一场热闹的回归,它不适合细水长流的过平常日子。
有朋友开玩笑说,每次刚回家的时候,我妈都会把我当宝贝一样呵护,好吃好喝伺候,可是不出半个月,绝对就是各种嫌弃不满意了。
事后我仔细想想这一句话,这是真的,父母养育你这几十年,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战役,他们紧绷着每一根弦,希望你平安无事长大,但是当你成为了成年人,他们有时候一样会关心你,可是再也没有溺爱跟包容那部分了,他们把你当成大人一样要求了,这个时候如果你自己在心理上还没断奶,反而责怪自己的父母不够好,那就要自我反省一下了。
会有人问,可是如果我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应该有的童年回忆,我就要被迫成熟起来,那我该怎么弥补自己呢?我自己的做法是,我会去看感性的电影,看亲子节目这样的节目,在别人家的幸福故事里寻找一丝温暖。
尽管夜里我看到别人家的爸妈那么好的时候,我自己也会难过甚至会哭出来,但是至少我已经告别过去那个歇斯底里满腹抱怨的自己了,因为我知道这世间千千万万家庭故事里,每一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每一种幸福都是难以衡量的。
既然你知道无法衡量,那就感激自己有过那部分,享受如今自己这个年纪里所拥有的这部分幸福,因为要知道如果你沉湎于过去的不快乐,那么今天你的不快乐也会成为明天不好的那部分回忆。
看张艾嘉导演的电影《念念》的时候,我的情绪一直都是安静的,直到电影尾声的时候,才敢放声大哭。
故事讲述的是三个年轻人三次想不到的奇遇,当他们都面对不同的困惑和瓶颈的时候,一次魔幻般的经历开始连结到儿时心中放不下的记忆,然后让他们长大了。
三个主角的遭际一开始也都是被动的,他们在自然成长过程中被打断、被禁止或者被放置,“我们没有选择自己的童年的余地,蛮无辜的。”就像张艾嘉在《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中说的,“但是小孩子长大了,就要学会和过去相处。”
很多人说《念念》是一部关于童年创伤的电影,张艾嘉自己其实就是幼年丧父,母亲也不太管她,把她丢给祖父母,所以她的整个童年和青春期都缺失了严格意义上的家庭。
今年张艾嘉已经60岁了,杨澜曾经问过她是否跟母亲达成了和解,她回答说,我当年没有抱怨,因为我的个性并没有想那么多,我就很接受那些事情,没有分辨过母亲的对错,我觉得我的人生态度因为我个性的关系变得比较单纯。
解开不幸紧箍咒的人,从来只有你自己,无论这其中的部分是抑郁、自卑、紧张、嫉妒,甚至是性骚扰,无论这些过往来自于父母,还是小时候那些怪叔叔怪阿姨,亦或者是坏孩子,既然这一切变成了今天的你,而你又开始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那你就去改变就好。
只有开始改变,你才有可能拥有接下来更好生活的选择权,你才不会把自己没有男朋友没有女朋友归咎我自己不值得,你才不会因为自己生活中遇上挫折然后责怪自己命不好,你更不会在将来为人父母的时候,把自己最阴暗的那部分影响给自己的孩子......摒弃旧的恶的,你才有可能获得去经营生活的主动权。
我的闺蜜总告诉我,既然改变不了命运本身,那就尽可能改变其中的体验吧,你若缺爱,那就当自己的暖男,没有比人格独立更重要的事了。
这个世界很残忍,但那不是你要成为一个不善良的人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