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method可以设置默认参数, 默认参数如果是可变的类型, 比如list, map等, 将会影响所有的该方法调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def f(a=None, l=[]): if not a: return l l.append(a) return l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 f("a") print f("b") print f("b") print f(l=[]) print f()
输出结果如下:
['a'] ['a', 'b'] ['a', 'b', 'b'] [] ['a', 'b', 'b']
我们可以看到f的默认参数l在所有的方法调用中都受到影响了, 这个可能并不一定符合默认参数设置的初衷.
想要避免这种影响, 可以这样做.
def f(a=None, l=None): if not l: l = [] if not a: return l l.append(a) return l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 f("a") print f("b") print f("b") print f(l=[]) print f()
将l设置为None, 在方法内部判断, 并初始化为空, 这样改变后的输出为:
['a'] ['b'] ['b'] [] []
具体可以查阅官方文档的说明[参考1].
下面再来说说闭包.
我个人理解, 闭包的形式是方法的嵌套, 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在整个调用过程中保存方法的某些状态. 有些时候method的默认参数也可以做到保存方法状态.
用dict保存一些变量信息, 类似context的东西.
闭包实现:
def context(): data = {} def _context(key, value=None): if value: data[key] = value return data else: return data.get(key, None), data return _context c = context() print c("key") print c("key", "value") print c("key")
方法默认参数的实现
def d(key, value=None, data={}): if value: data[key] = value return data else: return data.get(key, None), data print d("key") print d("key", "value") print d("key")
通过实现类的magic method来实现
class 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data = {} def __call__(self, key, value=None): if value: self.data[key] = value return self.data else: return self.data.get(key, None), self.data f = e() print f("key") print f("key", "value") print f("key")
三种实现的输出结果都是一样的
(None, {}) {'key': 'value'} ('value', {'key': 'value'})
在python中方法本身也是一个对象, 可以有自己的属性等, 通过第三种实现, 我们可以理解默认参数是方法对象的一个属性, 伴随其生命周期.
使用def func()定义的时候就是定义了一个方法的类, 之后获取了一个名为func的实例化对象.
可能有人会奇怪, 这种东西哪里有使用的场景了? 我能想到的一个场景就是, 我想通过查找字典的方式获取一个信息, 这个字典是一个大文件(加载耗时), 我只希望加载一次, 这个时候闭包可以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而且代码也比较优雅.
本文是笔者对于python方法的一些理解. 水平有限, 欢迎拍砖!
参考文档:
- Python Docs: http://docs.python.org/2/tutorial/controlflow.html#default-argument-val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