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的人才招揽广告已然杀到!行动更快的竟然是各个二线城市。
杭州地铁1号线龙翔桥站C口,返城潮汹涌,两旁广告箱如往常般亮着瓦力十足的灯光。Sophie经过时,被上头的文字吸引了-“‘蓉漂’计划青年人才驿站”、“成都·许你一个美好的未来”。城市政策并非唯一推力,房产开发商为人才争夺战添了一把火。
“古时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伯乐已翘首期盼,千里马却迟迟不归。”受国家双创政策的春风照拂,从世界范围看,2017全球十大创业生态系统中中国占据两席,北京上海分别排名第二、第七;从中国范围看,杭州紧随北上广深成为排名第五更适宜创业的城市,武汉、天津、苏州、成都、南京依次进入前十排行榜。
曾经的“上海后花园”杭州今非昔比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先后举办了G20峰会、云栖大会、移动互联网大会等多个享誉国际的会议,拿下2022年亚运会的举办权,杭州的振兴为其他省市起了带头示范作用。“得贤人者得天下”,错过了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又怎甘心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落后,落户安家给补贴,强势崛起的二三线城市使出了洪荒之力。
沿海省会城市、“南京都市圈”腹地,受长三角经济圈的照拂,南京经济发展可谓得道多助。在这场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中,南京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创业就业。被评选上的优秀创业项目给予20-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政府提供免费创业场地或给予场租补贴。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以平原为主,坐享“西部之心”的美誉。同样是政策先行,政府对获得天使投资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给予其所获天使投资额的10%、高达100万元的经费补助;为大学生提供不超过50万元的创业贷款,鼓励孵化器众创空间建立,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两个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城市,加快建设西南经济中心亟不可待。
武汉拥有高等院校82所,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985工程建设大学两所,211工程建设大学七所,每年向全国输送大量优质高校毕业生。从交通战略位置看,高铁网络覆盖大半个中国,与北上广一道构建中国四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吸引外来优质人才成为武汉未来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分别给予1亿元、5000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高200万元的奖励。
G20峰会、移动互联网大会先后在杭州召开,曾经的“上海后花园”一跃成为创新之城,是一线城市人才返流的首选城市之一。政策形势利好、地理位置优越,杭州的人均创业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创业热度持续超越北京上海,双创事业的发展为全国作出表率。正是政府开明给力的政策与城市本身的优势造就了今日的杭州,明日的杭州值得期待!
人,是创业的基石,他们在城市生态中究竟如何流动?如果说政策和户口是一枚定心丸,那么城市自身的吸引力,才是真正的“迷魂汤”。
职业匹配度、交通、房价、经济发展程度,甚至空气质量、离家乡的远近,都切实地影响着那些在城市抉择中摇摆不定的人。更能影响人才流向的,当属“就业机会”这一因素。
舍弃一线城市璀璨的夜生活和遍地的机会,奔赴二线,图的是个舒适生活。房价没那么高,工资别低太多,从趋势来看,二线的发展势头也不赖。
据调查显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三大行业依次为,互联网、汽车制造、金融。一家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在北京招聘的互联网公司数量为16200家,西安、苏州等地只有数百家,城市与城市之间,仍存在鸿沟。
在高新产业上,一线城市仍然具有绝对优势。不少人才因工作岗位特性,二线城市工作机会稀缺,只能留在大都市。以政策留人的确是良策,但它就像糖果包装纸,只能形成短期吸引力。丰富的工作机会才应该是那颗糖,慢慢甜,甜到永久。
在北京上海熬夜、加班、快速成长,等领完年终奖却发现一年的辛苦还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甚至随着房价上涨,离买房目标又远了一点。这是更令人想奔赴二线城市的时刻,也的确有这样一批人将之付诸于实践。
根据公开数据,对各大城市的地铁运营线路进行了整理:二线城市中,南京和重庆在便利性上位居前列,苏州和杭州垫底。铁路运营里程数,决定了白领们的活动半径,在运营线路长度只有108公里的杭州,不少求职者只能在居住点5公里半径内找工作。杭州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了交通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地铁三期规划已核发,预计到2022年,杭州将实现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达446公里。
当薪酬、就业机会、房价和交通的问题涌出,创业者更关注的是能否适合他们创业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