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中资公司来说,美国或者西方公司的面试流程更加复杂,考核的内容更多。
不管是那种面试,很多时候求职者会遇到:面着面着就没了。
当然我们这说的只是你应聘中层以下的技术或者部分管理岗。
如果你是应聘公司高层,我相信基本上都是属于互相推荐的,比较少有公司在市场中进行人才的选择,通常都是通过公司内部的晋升渠道或者是通过职业经理人的方式来进行操作了。
对大部分人来说,基本上都会面临到面试技术岗或者部分的管理岗。
中资公司在这部分的随意性比较大,与美国公司比起来更随意。美国公司的操作比较死板,大部分的情况都会按照既定的流程一步一步的推进。
通常从你开始投简历到找到一份工作的时间在几周到数月不等。
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公司的面试流程都有了些更改,主要还是在 On-Site 面试这部分通常都改成虚拟通过 Zoom 或者 Team 的面试了。
在疫情期间的大致的流程通常如下面的几个分类,投简历阶段是第一步,一个完整的找工作流程,通常有下面的几个过程。
投简历(Step1)
这个是你唯一可以主动控制的地方。
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呢?貌似没有什么太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无非就是多投,对一些大点的公司,你甚至都可以多次投。
原因很简单,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公司只有一个简历库,其实大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很多数据是完全不共享的,因此你的投的简历只针对这一个发布职位的部门有效,针对其他的一些部门,可能根本没有看到过。
因此针对上面的情况,你就多投就好了,针对同一个公司,只要不是同一个部门的同一个职位,你就投它。就算是同一个职位也没啥问题,多投的最坏结果就是多次收到拒绝的邮件罢了。
在经济不是非常好的时候,很多人面临的情况就是投出去的简历根本没有回应。这个真心没有太多可以解决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多投。
初筛 (Step2)
不同的公司在这里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有些公司是 HR 初筛,有些公司就直接项目经理上来做了。这一步通常是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来进行沟通。
因为这一步是公司主动发起的,因此你可能会面临很多五花八门的要求。
比如说,你可能会直接遇到在线做算法题;你可能会遇到做职业技能行为问卷调查;你可能会遇到做测智商的题目;等等等等,这一步是五花八门的。
通常大公司会 HR 先和你沟通,这个沟通通常不是技术层面的,有一些小的技术层面的东西,但是不多。
如果你遇到的是项目经理的面试的话,这个时候技术层面的内容就会比较多。但大部分集中在概念上面,如果你面试的就是技术岗,那么你需要对计算机相关的东西有所准备才行。
小组成员轮面 (Step 3)
如果你运气好,通过了上面的面试过程,那么你可能需要面对的就是项目小组成员的轮面了。
这个面试的时间通常比较长,在 3 到 4 个小时左右,也有段的个把小时。
不管怎么样这个在疫情期间基本上都采取在线虚拟的方式进行了。通常会有 Zoom 或者其他视频工具的加入使用。
一般来说会有问题解答,实际的代码 Coding 技能,数据设计等等。
这部分在以前通常是做 On-Site 面试,公司会要求你本人过去公司进行面试。虚拟方式的面试有时候也比较奇葩的。
遇到过多次,所以每个公司的小组成员对不同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不一样,在这里你就可以有感觉了。
你完全可以通过这个了解公司对各种开发工具,沟通工具的使用情况。
比如说,一些公司喜欢用 Zoom 分享屏幕的方式来让你看他们的屏幕来了解需要问的问题是什么,有些公司希望你在线 Coding 实践,但是他们也能够让你用自己的 IDE,因此你只能分享你屏幕给他们了
等等奇葩的操作都能遇到。
有些公司可能会在这一轮反反复复好几次,应聘者就做好准备被蹂躏的准备吧。
结论(Step 4)
在完成第三轮面试后就是等结果了。
在公司是否能够给你 Offer,通常都会在这一步决定。
这个决定对应聘者来说完全是抹黑的,你不知道公司是怎么做的决定,你也不知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是可以进行改进的。
有些公司会给你一些回馈,包括的表现是什么样,没有发给你 Offer 的原因可能是公司需要使用的技术你并不是非常熟练,因此你不是非常适合这个职位。
用技术上的这个理由通常是常见的,另外还有一些公司文化和你个人习惯不符合这种的理由,还有就是你的沟通能力和你上司的期望可能会有出入等,这些理由过于细致,通常公司是不会告诉你的。
公司一般都会在技术层面上面找理由。
作为应聘者来说,在等了几天后 follow up 下不是坏事。至少你需要一个结果,一般正规公司都会给你一个结果,但是也有很多公司面着面着就没有下文了,在大公司这种情况也非常常见。
没啥不好意思的,丢个邮件过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