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功率谱密度谱


    原文地址:功率谱密度谱作者:江河之北

    功率谱密度谱是一种概率统计方法,是对随机变量均方值的量度。一般用于随机振动分析,连续瞬态响应只能通过概率分布函数进行描述,即出现某水平响应所对应的概率。
    功率谱密度是结构在随机动态载荷激励下响应的统计结果,是一条功率谱密度值—频率值的关系曲线,其中功率谱密度可以是位移功率谱密度、速度功率谱密度、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力功率谱密度等形式。数学上,功率谱密度值—频率值的关系曲线下的面积就是方差,即响应标准偏差的平方值。

    谱是个很不严格的东西,常常指信号的Fourier变换, 是一个时间平均(time average)概念 功率谱的概念是针对功率有限信号的(能量有限信号可用能量谱分析),所表现的是单位频带内信号功率随频率的变换情况。保留频谱的幅度信息,但是丢掉了相位信息,所以频谱不同的信号其功率谱是可能相同的。有两个重要区别: 1。功率谱是随机过程的统计平均概念,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是一个确定函数;而频谱是随机过程样本的Fourier变换,对于一个随机过程而言,频谱也是一个“随机过程”。(随机的频域序列) 2。功率概念和幅度概念的差别。此外,只能对宽平稳的各态历经的二阶矩过程谈功率谱,其存在性取决于二阶局是否存在并且二阶矩的Fourier变换收敛; 而频谱的存在性仅仅取决于该随机过程的该样本的Fourier变换是否收敛。热心网友回答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解答。

    频谱分析(也称频率分析),是对动态信号在频率域内进行分析,分析的
    结果是以频率为坐标的各种物理量的谱线和曲线,可得到各种幅值以频率为变
    量的频谱函数F(ω)。频谱分析中可求得幅值谱、相位谱、功率谱和各种谱密
    度等等。频谱分析过程较为复杂,它是以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积分为基础的。

    功率谱是个什么概念?它有单位吗?

    随机信号是时域无限信号,不具备可积分条件,因此不能直接进行傅氏变换。一般用具有统计特性的功率谱来作为谱分析的依据。功率谱与自相关函数是一个傅氏变换对。功率谱具有单位频率的平均功率量纲。所以标准叫法是功率谱密度。通过功率谱密度函数,可以看出随机信号的能量随着频率的分布情况。像白噪声就是平行于w轴,在w轴上方的一条直线。
    功率谱密度,从名字分解来看就是说,观察对象是功率,观察域是谱域,通常指频域,密度,就是指观察对象在观察域上的分布情况。一般我们讲的功率谱密度都是针对平稳随机过程的,由于平稳随机过程的样本函数一般不是绝对可积的,因此不能直接对它进行傅立叶分析。可以有三种办法来重新定义谱密度,来克服上述困难。
    一是用相关函数的傅立叶变换来定义谱密度;二是用随机过程的有限时间傅立叶变换来定义谱密度;三是用平稳随机过程的谱分解来定义谱密度。三种定义方式对应于不同的用处,首先第一种方式前提是平稳随机过程不包含周期分量并且均值为零,这样才能保证相关函数在时差趋向于无穷时衰减,所以lonelystar说的不全对,光靠相关函数解决不了许多问题,要求太严格了;对于第二种方式,虽然一个平稳随机过程在无限时间上不能进行傅立叶变换,但是对于有限区间,傅立叶变换总是存在的,可以先架构有限时间区间上的变换,在对时间区间取极限,这个定义方式就是当前快速傅立叶变换(FFT)估计谱密度的依据;第三种方式是根据维纳的广义谐和分析理论:Generalized harmonic analysis, Acta Math, 55(1930),117-258,利用傅立叶-斯蒂吉斯积分,对均方连续的零均值平稳随机过程进行重构,在依靠正交性来建立的。
    另外,对于非平稳随机过程,也有三种谱密度建立方法,由于字数限制,功率谱密度的单位是G的平方/频率。就是就是函数幅值的均方根值与频率之比。是对随机振动进行分析的重要参数。

    功率谱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如果是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加速度的单位是m/s^2,
    那么,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单位就是(m/s^2)^2/Hz,
    而Hz的单位是1/s,经过换算得到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单位是m^2/s^3.

    同理,如果是位移功率谱密度,它的单位就是m^2*s,
    如果是弯矩功率谱密度,单位就是(N*m)^2*s
    位移功率谱——m^2*s
    速度功率谱——m^2/s
    加速度功率谱——m^2/s^3

    信号傅立叶变换的幅度图和频谱图matlab示例
    fs=100;
    x=-2:1/fs:2;
    y=sin(3*pi*x);
    z=rectpuls(x);
    figure;plot(x,y,x,z,':r');

    my=abs(fft(y));
    mz=abs(fft(z));
    my=my/max(my); %归一化
    mz=mz/max(mz); %归一化

    f=(0:1/length(x):1)*fs;
    figure;plot(f(1:fs/2),my(1:fs/2),f(1:fs/2),mz(1:fs/2),':r');

    my=20*log10(my+eps);mz=20*log10(mz+eps);
    figure;plot(f(1:fs/2),my(1:fs/2),f(1:fs/2),mz(1:fs/2),':r'

    时域信号--->相关函数--(FFT变换)-->功率谱--(除以频率分辨率)-->功率谱密度,这叫做间接求法,可以抑制白噪声,或者通俗的说不规律信号,分析的点数越多,规律信号的信噪比越好。

    时域信号--(FFT变换)-->幅度谱--(平方)-->功率谱,这叫直接求法,最好不要用,除非你就想分析噪声有多大

     

  • 相关阅读:
    机器学习—朴素贝叶斯
    数据存储为json或数据库
    使用urllib3实现http请求
    机器学习—聚类算法
    使用requests库实现http请求
    机器学习—决策树
    解析网页的多种方式
    pandas数据分析基础例子
    基于自动编码器的赛车视角转换与分割
    数据科学的面试的一些基本问题总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isalameda/p/1284062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