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工程实践2017第一次作业


    软件工程实践2017第一次作业

    在阅读了作业要求中提及的数篇博客之后,我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①回想一下你初入大学时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

    其实和很多同学不同,我并没有因为初中高中时期的兴趣而选择计算机这门专业。可能和很大一部分准大学生一样,当时的我在填报志愿这件事上焦头烂额,丝毫不了解各个专业之后的学习和就业的方向,甚至在上网查询专业相关资料之后还是对各个专业毫无认识,所以就抱着兴趣可以培养的想法,根据自己的成绩填报了自认为比较合理的志愿,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你认为过去两年中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

    在入学之后,我对这个专业慢慢有了一些了解,可是就算是在现在我还是认为,写软件或者做网页这些更加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能给我一种在读计算机的实感,也是我想要更多去接触的方向。这两年我们学习了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还有线性代数等数学,以及算法与数据机构、计算机网络还有组成原理等专业性课程,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其实并没有很好地回应了我的期待,反而让计算机专业在我眼里变得离我似乎更远了。但是我相信这是因为我对这个专业理解不够的原因,希望一年后或者两年后我能得到与现在不同的观点。

    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对现在的我来说,计算机已经是我喜欢的领域了,虽然编程的时候并不算多,但是坐在电脑前敲代码很多时候其实会给我一种很舒服的感觉(除了找bug的时候)。虽然我已经挺喜欢计算机这个专业了,但是我真的没办法说它是我擅长的领域。从大一到现在已经两年了,我对于计算机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但是接触的越多我越感受到这个领域深不可测,各个方向都能延伸出一条无比繁杂的路线。我知道直到我擅长这个领域还有很长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②即将大三的你,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

    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

    我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局限于学校开设的几门专业课,并没有精通只是有所了解。而在专业课之外我有自学了一些php和前端开发,也有跟着工作室里的学长做过微信公众号商城的小项目(打下手),我认为我在和其他人合作完成项目这件事上已经有了一些比部分同学更多的经验。

    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我认为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我在基础上应该下点功夫,回头重新学习之前没有完全掌握的课程。除此之外,我编写的代码数量实在很少,需要提高自己的实际编程水平。

    ③大三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考研、工作、考公、出国,不同的选择在大三就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无论考研还是工作的每条路径,也有许多不同的分支。

    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我的选择是工作。转眼已经大三了,我慢慢地转变为更加喜欢实践而不是学术的东西,所以我觉得继续读研对我来说或许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选择工作的情况下,优势就是我和一些同学相比在实践上已经稍微领先了一点并且对于近期的学习路线有了大致的规划。劣势就是我的代码量远远不够,和厉害的同学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大三设定的规划安排是什么?

    总的来说我希望能够在正常课业和自学知识中找到平衡点。大三上学期我打算再看四本关于前端方向的书并且找机会做一些项目,下学期我准备去逛论坛,看博客,接着复习一下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准备找实习。

    ④你从学长学姐那,听过对于这个班级或这门实践课的要求或经验,促使你选择这门课这个班的动力是什么?

    我并没有从学长学姐那儿了解这门课的有关信息,我只是在选课时看见这门课程感觉能够学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所以选的。

    ⑤针对上述问题(2)、(3)、(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以达成你的期待以及你在(2)或(3)或(4)上的目标?

    我对这门课的期待是希望这门课程能够教给我们网络上学不到并且实用的东西,如果这门课确实符合我的期待的话我打算平均每周拿出7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

  • 相关阅读:
    2017 北京商改住政策
    python3 进程和线程(二)
    python3 pymysql
    SQL基本操作
    python3 paramiko
    python3 classmethod
    python3 property
    LVS负载均衡
    flume介绍及应用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介绍及优劣势比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annonone/p/744775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