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作业——项目验收与总结博客(麻瓜制造者)


    (1)作品下载或可访问的链接地址:

    (2)团队项目的Github链接

    (3)已经实现的作品的主题和功能介绍:

    作品主题:
    福大易宝是专注于福州大学二手交易的平台,你可以在上面出售你想要出售的闲置物品,也可以购买你看中的物品。这个平台更多的是服务于福大的学生,在“学习资料库”板块,你可以买到专业的相关书籍、考研材料还有一些课外材料。在“福大图书馆”板块,你可以借到一些当下流行、畅销的书籍。在“二手市场”板块,你可以购买到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还可以出租或者租到锐捷。不仅如此,你还可以一键求购你想要的东西。我们支持在线实时交流,方便买卖双方的沟通。福大学子可以线上联系,线下交易,安全省心。

    功能:

    • 商品模块:发布手中的物品,寻求想要的商品
    • 需求模块:发布自己的需求,查看别人的需求
    • 实时聊天:跟Fzuer进行交流
    • 福大图书馆:对上架的图书进行租借

    (4)用户使用情况报告

    • 反馈意见:
      • 让更多的人使用,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
      • 商品数不够多
      • ui界面还行,聊天功能很不错
    • 用户数量:10人次
    • 使用频度:3~5天一次

    (5)团队项目总代码行数、项目预估遗留的bug数、项目总耗时

    • 团队项目总代码行数:1.5w
    • 项目预估遗留的bug数:4~7个
    • 项目总耗时:每人每天平均3小时,共计30天左右

    (6)每个组员的项目感言

    邓弘立
    1.团队中担任的角色:
    PM;Android开发人员
    2.掌握的新技能:
    Github的进阶使用
    3.个人的不足之处:
    较为懒惰,事情容易拖到最后
    4.软工的收获与体会:
    体会了团队合作的不容易,组员之间磨合的重要性
    5.个人的规划:
    在今后的日子里更认真地学习新技术
    
    江郑:
    1.团队中担任的角色
    主要是负责部分后端开发和部分前台页面的开发
    2.掌握的新技能
    - github的进一步使用
    - php的CI框架的应用
    - 写博客技能的升级
    3.个人的不足之处
    编码能力有待提高,自己的想法用代码实现出来的效果不强。
    4.软工的收获与体会
    前台实现的ui界面对于整体的框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构思到设计再到实现挺花费时间和精力,涉及到的知识也很多,自己之前也主要在学习这一方面,但是在本次的软工中,由于构建的是一个app,所以这部分技术没有太用上,由于团队实行前后端分离,所以去写了php后端架构,其实收获很多,了解了PHP框架的MVC模式,虽然运用起来比较生疏,但是也算学到了一些,接着就是定义接口,编写接口文档,体验了一次团队合作,确实感觉挺好的,共同完成了一个个的任务,不过其中暴露了很多自己的不足,感觉平时编码能力不够,编码的时候也不够集中注意力,总是犯一些错误。不过一起熬夜写代码,也是一个挺好的体验,希望自己技术能够日益成熟,从菜鸟慢慢成长。最后再感慨一句,软工确实要花很多时间,东西也还是学到了一些,软工幸好不是放在有考试的时候,不然可能会有很多冲突。
    5.个人的规划
    争取在个人前端页面的基础上,能够再掌握后端的一些技术和思想,努力做一个前后台都能兼顾的全栈工程师。
    
    符天愉:
    1.团队中担任的角色
    在团队中我和另外两个队友负责app的后台。我负责服务器端环境的搭建以及后台用户操作模块的代码编写。
    2.掌握的新技能
    - 与app通信的JWT使用
    - CI在服务器端的配置
    - 用账号密码登录教务处并且爬到了数据
    - 画图软件/团队分工协作的leangoo的使用
    - 最重要的还是git的团队使用了
    3.个人的不足之处
    - debug的能力需要提高
    - 搜索能力需要提高
    - 时间安排这方便特别不足,不能很好的规划时间
    4.软工的收获与体会
    - 真软工实践,在后台服务器环境搭建的过程就知道了。。。以前写代码就是在 windows上面跑一跑,很少部署到服务器上,这次服务器搭建后部署也是遇到了各种问题,而且项目很多需要做的工作其实之前都知道要这样做,但是就是没有切切实实的去实际上实践过。
    - bug出现定律:在alpha/beta展示前一天,出bug的可能性非常大!!!你以为一个很简单的功能,实现起来应该很快,但是你永远不知道bug什么时候会无缘无故的出现。
    - 整组一起熬夜写代码的感觉不错,但是不想再经历第二次的这种。
    5.个人的规划
    git真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版本控制/团队协作/代码托管的工具,以后写代码一定要用起来。
    
    刘双玉
    1.团队角色:
    后台开发
    2.掌握的新技能:
    Codeignter框架使用,apizza测试工具使用,简单git使用
    3.个人的不足之处:
    不善于沟通交流,自身技术达不到,把基本的增删改查写完就没有时间了,激情来得快去得快,后期没有很用心去完成这个作业
    4.软工的收获与体会:
    选对队友很关键,当然自己也要有觉悟,早点开始知识积累,并不是去抱大腿。开始软工的目的是做一个真正有用户量的APP,想想就很兴奋,但是最后只是做了一个APP,失望肯定有。收获也是有的,还记得大二参加校赛,因为自己后台的原因,最后没有交上去成品,现在好歹知道原来前后台交接是这样子,接口是这样写的。对于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还是没有很清晰的概念。
    5.个人的规划:
    不仅仅是因为软工实践,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感觉,我之前一直是以学好一门语言来要求自己的,觉得很流行,很前端的东西离自己很远,现在觉得是自己out了,但是自己还是比较抗拒像人工智能,云计算这样的词汇,没有想好自己可以深入学习的方向,目前还是工作占上风,做一个开发人员吧。
    
    汪志彬
    1.团队中担任的角色
    在团队中主要担任学习者和博客撰写者
    2.掌握的新技能
    学会了Java基础、数据库连接、网络应用;Android基础开发、UI设计
    3.个人的不足之处
    个人编码量较低,有待提高,项目经验较少
    4.软工的收获与体会
    团队合作需要互相配合、尊重,要听从团队的安排,要摆好姿态,虚心学习
    5.个人的规划
    继续深入学习Java,特别是web开发发;继续学习Android开发
    
    李佳铭
    1.团队中担任的角色
    Android端成员
    2.掌握的技能
      1.Github
      2.Android
    3.个人的不足之处
    没有开发经验,之前没有接触过安卓开发,学得比较晚,所以挺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对团队的贡献可能没有其他组员那么多。
    4.软工的收获与体会
    首先肯定是收获了安卓开发的基本技巧。毕竟万事开头难,入门了的话,继续深入学习将会更容易一些。其次是团队开发的经验,之前从来没有进行过团队开发,做的程序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而工作后更多的肯定是团队开发,因此熟悉了团队开发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体会:有大佬带真的会容易许多,许多基础的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的话可能会花很多时间,而如果有经验丰富的同学帮忙看一下,可能只花几分钟就解决了。要把基础打好,要不然所有软件工程的理论也只是空谈。
    5.个人的规划
    经历了软工实践,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要继续努力。然后我对软工实践中学习的安卓还是挺感兴趣的,打算继续进行安卓与Java的学习。然后假期如果有机会,想去互联网企业实习,丰富自己的项目经验。
    
    杜宏庆
    1.角色:
    安卓端开发
    2.新技能:
     Android Studio的使用、墨刀的使用、团队GitHub的使用、安卓网络请求、界面布局技巧
    3.不足:
    没有及时跟上团队项目的步伐,导致和项目接轨的障碍
    4.收获和体会:
    软工实践开始之前,因为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安卓,起步比较晚,导致我没有及时跟上团队的步伐。但是在这过程中我学习了不少安卓开发的知识,网上的教程也从头到尾学了一遍,所以这段时间内收获颇丰。不仅对IT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除此之外,大家的交流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清楚明白的告诉队友,减少矛盾的滋生,这就很关键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自己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以后的职业中崭露头角,除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5.个人规划:
    通过这次软工实践,学了不少东西,但是发现了更多自己不会的东西,所以以后要学的还有很多,或许这就是“学无止境”吧。先从安卓进一步的开发和后端数据库开发开始吧。
    
  • 相关阅读:
    [转载]浅谈如何管理测试团队
    使用 virtualenv
    使用 HTMLTestRunner.py
    Jenkins 十二: 集成 selenium 测试
    [转载]聊一聊人员培养
    Jenkins 十一: 构建Maven项目
    Jenkins 八: 构建Git项目
    Jenkins 九: 小技巧
    jsp详解
    cookie详解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orfly/p/811993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