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伟国:为什么是半导体


    紫光集团能从经营困境中迅速转变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龙头公司,作为掌舵人,赵伟国在业内颇具传奇色彩。

      1967年出生于新疆沙湾县的赵伟国,1985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系,通过修理电视和编写软件赚钱来支付大学学费。硕士毕业后,赵伟国进入清华紫光工作,随后又调到了清华同方。2004年,不甘机制限制的赵伟国建立了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入房地产和矿产等领域。2009年6月,赵伟国重返一度积重难返的紫光集团担任总裁。

      “当时校领导觉得我在外面折腾了几年,还是一点点商业能力。做了几年的民营企业家,自己也觉得很难干,公司小的时候无妨,做大了就会有天花板。我觉得紫光这个平台很好,而且我对清华对紫光都有很深的感情,也有点理想,所以就回来了。”

      刚刚“回归”紫光时的赵伟国,面临的不是一个大好环境。“理想一回事,现实一回事。紫光集团当时的经营艰难,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文化上也有很多碰撞。回到紫光集团的前两年,我的基本工作就是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当时公司发不出奖金,我只能以股东身份自掏腰包给团队发奖金。我自己在紫光是不领取薪酬的,也基本不报销。这六年多,我自己对紫光集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七个亿。”

      赵伟国的努力慢慢取得效果。两年之后,企业的生存问题解决了,紫光的经营开始逐步走上正轨。解决了温饱问题,接下来就是谋发展的问题了。“当时我想了很久,中国的大学办企业在全世界是特殊现象,国家为什么让大学办企业,清华为什么要办紫光,这个问题需要正本清源去理解。我的理解就是——发展高科技产业。校办企业可以做点别的生意赚点钱,但你要知道自己的使命,要去执行自己的使命。中国不缺少一个大的房地产企业或者一个大的金融企业,但中国缺乏足够好的高科技企业。即使以紫光集团今天近千亿的资产规模,跟它们比都不算个儿大,但紫光现在是个高科技企业,这个体量在业内就相当有话语权了。”

      “紫光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了半导体。一开始,我看了很多个行业,包括生物医药项目。但是,总是缺乏感觉,发现自己不熟的行业还是看不明白,心里很没谱。一个行业没有感觉,是不能进入的。李嘉诚有一句话叫做"不熟不做",我个人很认可这一点。”赵伟国介绍,“到了最后,还是发现只有IT我有感觉。我最初的目标是到学校去找项目,但是看了下来发现两个问题,第一是好项目少,第二是培育孵化漫长。IT是个快行业,产业的变化太快了。我的愿景还是把紫光集团做成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既然找不到世界级的项目,那就先去利用资本并购吧,我相信我对产业的感觉。这样,一来可以给投资人好的回报,第二给资本市场提供好的项目产品,最终注入上市公司,长期经营。紫光集团收购这些半导体业务都是为了经营,不是为了倒手赚差价。”

    http://laoyaoba.com/ss6/html/88/n-580688.html

  • 相关阅读:
    LeetCode59 Spiral Matrix II
    LeetCode58 Length of Last Word
    LeetCode54 Spiral Matrix
    LeetCode63 Unique Paths II
    LeetCode62 Unique Paths
    LeetCode55 Jump Game
    网易2017年校招笔试题 最大的奇约数
    Codeforces Round #119 (Div. 2)
    Codeforces Round #118 (Div. 2)
    2016 MIPT Pre-Finals Workshop Taiwan NTU Contes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ndumars/p/497965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