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作业:《大道至简》读后感


    《大道至简》读后感

            书的开篇就提出愚公是一位工程名家,并将编程序当做一件简单的事,甚至是意见劳苦活。过去我怎样也不会将愚公想成以为工程师,但是后文中作者提出了“愚公移山”中工程的及格基本要素。需求:“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项目沟通:“聚室而谋曰”,项目目标:“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设计方案:“扣石垦壤,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等等。作者随之讨论会不会写程序的问题,并指出人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写程序,“如果天冷则先穿衣服后洗漱”,“如果天热则可反之”,“日复一日直到死亡”这些都是编程的体现。

            作者接下来又指出编程的第一要务是要把事情分析清楚,事件后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搞清楚,然后再去代码实现,并引用了“程序=算法+结构”。算法是逻辑实现的描述,结构逻辑实现所依附的数据实体,并着重强调在这个公式中代码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思想,将算法设计出来,结构描述出来,剩下的简而言之就是劳苦活。

            过去我总是以为会写代码就是计算机专业所应该完成的事情,而本书的第一章就把我的原先认识打破了。会写代码并不是我们异于他人的地方,甚至人人在日常中都在“编代码”,我们要做的是在解决问题之前先搞清楚算法与结构,之后就是人人都会的劳苦活。我们并不是掌握了几门语言后就沾沾自喜为工程师,任何人都可以在两周内学会一门语言,关键是如何搞清算法与结构。第一章中有一句话十分深刻:积极工作和勤于思考都要占时间。

            在第二章作者将李冰凿山的故事和愚公移山的故事作比较,并指出李冰是一个闲人,闲到没事看火能不能将石头烧爆,他也一定是个懒人懒到什么事不去做,去看烧石头。后文又提出人的精力是有极限的。提出新的“方法”,解决的将是影响做事成效的根本问题。然后抛出了“是懒人造就了方法”的观点。

           咋一看这个观点是不能接受的,印象中哪些方法都是勤劳的人想出来的。没错确实是勤劳的人,不过是勤于思考的人,而不是勤于一天到晚一直工作的人。“懒人”也并不是真正的懒人,“懒人”是将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到了思考上,而不是一股脑的埋头苦干。回想自己学习的精力,自己确实是个“勤快的人”,在看到问题是直接上手埋头打代码,没有过多地思考,顶多是在遇到不通的地方时停下来稍稍思考一番。这无疑导致了自己程序代码量增加,所用的方法都是“笨方法”,今后自己也要学学“懒人”,将精力放到思考上,而不是放到码代码上,看似很勤快,实则对自己没有提高。所以作者才说“程序=算法+结构+方法”。

           书中也指出语言只是工具,它们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适用范围上,并指出:成天讨论这门语言好,或者那门语言坏的人,甚至是可悲的。不但是悲其一叶障目,更要悲叹于那种大愚若智的自得心态。

           书的最后以古诗词音律变化与变通指出软件工程是灵活的,并引用网友的一句话“未蕴而变,自欺也。知律而变,智者之道也”点出万变之所源,亦万变之所归。“律”就是“规律”,只有知道了软件工程中的规律原理,我们才能万变不离其宗,并灵活的运用。回想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学习了许久的编程却仍不会写程序,那正是因为我只记住了表层的东西没有知道“律”。死读书并不会让我们学会写程序,只有“知律而变”才能做真正的软件工程。

  • 相关阅读:
    USACO 1.3.1 Mixing Milk
    USACO 1.2.5 Dual Palindromes
    USACO 1.2.4 Palindromic Squares
    十进制数转其他进制数
    USACO 1.2.3 Name That number
    USACO 1.2.2 Transformations
    USACO 1.2.1 Milking Cows
    矩阵的旋转,转置和翻转以及它们的关系
    P1078 文化之旅
    P3435 [POI2006]OKR-Periods of Word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engchuiguobanxia/p/1344282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