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与UML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zcxy/2018SE1 |
---|---|
罗童 | 211803324 |
许培腾 | 211804229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zcxy/2018SE1/homework/11222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分析用户需求,设计出原型 |
作业正文 | 如下 |
原型设计 | https://modao.cc/app/ec1faea1d0da8dc0d41dbd0df5baa920364b83bb/embed/v2 |
其他参考文献 | 无 |
需求分析
为老师预留了三种类型分别是:课前任务,课堂活动,课程作业。考虑到活动名称并不一定包含设定的关键字,
于是我们打破这种方式,通过以活动图片的方式进行分类。(自己创建了云班课老师用户,测试了老师用户大
概权限和功能,发现图片对应的功能是固定的)
所有图片类型:
- 课堂活动的范围。
- 用于讨论的讨论专区
- 用于投票的投票专区
- 用于课堂提问的头脑风暴
- 用于讨论的讨论专区
- 课前任务
课前任务的资源部分有单独页面,可以直接提取经验进行统计。- 也有用于测验的测验专区
- 也有用于测验的测验专区
- 课程作业
- 用户发布作业任务的专区
- 用户发布作业任务的专区
权重比例的分配
默认的权重比例是课前活动占20%,课堂活动占30%,课程作业占50%。但也给老师
提供了改变权重的功能。
经验值换算百分制的方法
预定方案:像课前任务还有课堂活动这部分大家都能完成就不设置梯度,大家都是
已获得的经验值/总的经验值*100%(有效值设置为100%);但是作业有难度的不同,有一些是,
大家都应该完成的,按照大家的完成情况设置 梯度,对所有学生作业统计,分析完成情况。
基础的内容我们以excel直方图举例:
模拟统计出来:课前和课堂部分大部分同学都能拿35分,那作业还需要拿(60-35)/0.5=50分及格,大部分同学
的完成情况50%左右(这个浮动的范围用户可以自己设定),这部分就好比是课堂完成部分也就是大家都必须要
完成的作业,给这部分的有效基础值定高一点(能及格就行了),能完成40%-60%((50%+30%)/2=40% 同理60%)基本上(以40%计算)
能拿60分,有效值就是(需要的分数/获得的分数)*100%,比如50/60*100%=83%。那(60%,80%)83%+5%=88%。完成了
(80%,100%)就给100%。对于40%作业都没完成的同学给的有效值就比较少了默认是有效基础值的85%,比如基础值算出
是60%那就是60%*85%。
用户能定义的部分:三个大类(课前任务,课堂活动,课程作业)的名称,每个类的权重。作业通过分析数据出不同难度任务,
完成相应部分的浮动值可以设定,比如上图大部分人完成了50%左右的左作业,默认设定的浮动值是相邻间隔相加的平均值。活动图片
元素也能够更改。
原型设计
- 首先一个常规登录界面
2.进入一个班级
3.可以在右上角选择添加新的学生
4.输入学生姓名和云班课网址即可
5.选择一个学生计算其成绩 例如学生A
6.进入模块分类,在这里可以自己定义权重比例多少,不设置则自动默认数值
可以点击各个模块,查看内容
7.以作业为例可以,对小模块进行简单的处理
8.如果前面权重设置完后,点击计算即可
9.进入计算页面
10.作业后面的“?” 是我们设计的梯度,点击后面问号即可知道大概作用
之后如果没有问题就点击完成,完成计算
结对过程与感受
我的感受:这次结对作业主要在于分析用户的需求,分析出用户需求后,原型设计就比较好设计,我们之间除了讨论用户方案也花了很多时间去修改原型,对开发工具还不熟练。在与对方的讨论中也能够理解结对编程的概念,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设计时把很多问题都考虑了,后期很少需要修改。
他的感受:这次结对作业更多是在于设计分析上,不同之前的写代码处理。主要设计和修订原型,有新接触的一个新的工具,墨刀,花不少时间在学习和使用,实验尝试上。终归能勉强做个稍微能用(看)的原型出来。体验到甲方爸爸要求真多的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