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里云上遇见更好的Oracle(一)


    2003年毕业那年正好遇上非典,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制造工厂的工作,凭着一点点的SQL基础进入了IT部门,在那里第一次听说了Oracle。在此之前,我对数据库的认知基本还停留在Access阶段,耳闻过一点SQL Server,据说那才是真正的数据库。然而研究了一段时间Oracle之后,就被其丰富的特性和完整的文档所吸引,决定把今后十年的职业生涯赌在Oracle DBA这个方向上。

    在工作的前几年,辗转广东上海几家公司,都没有多少机会在生产环境中接触Oracle,全凭着个人爱好在业余时间折腾,也逐渐在当时火热的数据库论坛itpub上积累了一定的名气。于是有幸在2007年加入了淘宝DBA团队,才真正开始接触小型机、存储和Oracle生产环境的数据库。在这里凭着之前打下的扎实基础和各种高压力的环境,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当时号称亚洲最大的20节点的RAC,曾经出现过一次ASM磁盘头的故障,处理了差不多一整个通宵,各种细节至今想来仍是历历在目。

    2009年开始,淘宝的核心数据库逐渐从IBM小型机+EMC存储+Oracle数据库切换到PC Server+MySQL的分布式架构,也就是后来阿里云大力宣传的“去IOE”。这一过程持续了大约三年。而这三年,正好是我在淘宝DBA团队负责实施“去IOE”项目,亲历了从第一台MySQL的安装部署到最后一台小型机下线的整个过程。2012年“去IOE”基本完成之后,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Oracle DBA职业生涯,转岗到无线事业部,投身移动互联网大潮。花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从头打造新团队,为阿里集团内部所有的App打造了一个完整的移动数据分析产品。2013年双11那块亮瞎媒体狗眼的大屏背后,也有我们团队在背后为了手机淘宝实时UV的计算而不眠不休一个星期的奋战。再后来到2014年双11,一天超过1000亿条日志的实时处理也变得云淡风轻了。

    时间来到2015年,这时候我已经带着无线数据团队到了阿里云数据事业部,正好碰上孙权在内部大力推动开搞数加平台,我和几个兄弟一起又一次从零出发,在当时还杳无人烟的云栖小镇开始内部创业。现在大家都知道数加了,不久前阿里云在上海滩搞了一场宏大的数加平台发布会。所以说一开始的各种纠结和痛苦,总有一天可以变成吹牛逼的经历。然并卵,吹完牛逼,其实还是得接着做苦逼的事情。

    2016年,告别了阿里云,诞生了袋鼠云。过去的已成往事,轮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袋鼠云希望成为DT时代最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服务商,借助我们在阿里十年的技术积累,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一点帮助。然而问题来了,接触了一圈客户,除了互联网行业普遍拥抱MySQL之外,大量传统企业客户的系统都还跑在Oracle数据库上。小型机和存储好办,只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能兼容就行。但应用系统对数据库是有重度依赖的,不是说换就能换,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年淘宝投入了大量的架构师、开发、测试和DBA,也是历经了三年的时间。这么大的投入,如果不是因为系统压力已经大到快接近天花板,哪个老板也不是大脑抽风就决定要这么搞的。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数据库,也要看客户的具体需求。对于大部分的企业客户而言,现阶段Oracle可能还是第一选择。但是,云计算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也是必须要跟上这波潮流的。这个好办,云加上Oracle,不就是完美的组合了么?

    是的,在阿里云上,我又开始关注Oracle。从10g到12c,版本号发生了很大的变更;从线下到云上,基础架构也有了新的进化。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相关阅读:
    Django创建超级用户出现错误
    如何创建单例设计模式
    运行Spark-shell,解决Unable to load native-hadoop library for your platform
    在linux上安装spark详细步骤
    Spark源码编译,官网学习
    linux安装httpd,做文件服务器
    在linux上安装Scala详细步骤
    hadoop运行wordcount实例,hdfs简单操作
    hadoop-2.6.0源码编译问题汇总
    hadoop-2.6.0源码编译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tstack/p/976047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