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文先从介绍JavaScript中基本的几种设计模式开始,最后引出原型对象,然后对原型对象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
1、创建对象的几种设计模式
A、工厂模式
我们知道在JavaScript中创建对象可以使用Object构造函数或者对象字面量的方式。但是使用这些方式有一个问题,就是调用同一个接口创建对象时会出现大量重复的代码。开发人员通过将创建对象的过程细节封装为一个接口。这样可以解决创建多个相似对象的问题。例子如下:
/** * 工厂模式 **/ function createPerson(name, age, job) { var obj = new Object(); obj.name = name; obj.age = age; obj.job = job; obj.sayName = function () { alert(this.name); } return obj; } var person1 = createPerson("张三", 29, "工程师"); var person2 = createPerson("李四", 33, "销售");
如以上代码所示:我们在创建相同或相似对象的时候不需要每次都调用Object的构造函数,只需要简单的调用工厂方式来创建对象即可。但是工厂模式没有解决对象识别问题(怎么知道一个对象时什么类型)。因为通过工厂模式创建的对象都是Object类型的,而没法判断是Person类型。后来JavaScript中又引入了构造函数模式。
B、构造函数模式
在JavaScript中通过构造函数可以来创建特定类型的对象,例如:Object、Array等。我们通过构造函数模式来解决对象识别问题。例子如下:
1 /** 2 * 构造函数模式 3 **/ 4 function Person(name, age, job) { 5 this.name = name; 6 this.age = age; 7 this.job = job; 8 this.sayName = function () { 9 alert(this.name); 10 } 11 } 12 13 person1 = new Person("张三", 29, "工程师"); 14 person2 = new Person("李四", 33, "销售");
在构造函数模式中,当代码以13,14行的方式进行调用时会发生以下几个步骤。(1)、创建一个新对象。(2)、将构造函数的作用域赋给新对象(因此this就指向这个新对象)。(3)、执行构造函数中的代码(为新对象添加属性)。4、返回这个新对象。这样person1和person2都有一个constructor(构造函数)属性,该属性指向Person。
对象的constructor属性最初是用来判断对象类型的,但是判断引用类型的类型还是使用instanceof更加可靠一些。通过构造函数模式我们就可以辨别出对象的类型了,这事构造函数模式胜过工厂模式的地方。当然person1和person2还是Object类型的对象,因为所有对象均继承自Object类型。
但是构造函数模式也有缺点。通过构造函数模式创建的对象都有一个相同的方法。即每一个方法都需要在每一个对象上重新创建一遍。如上面的例子所示,sayName方法作为一个对象,在每一个对象上面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函数对象,这无疑是对内存的消耗。其实所有对象只需共用一个sayName函数即可。有人认为只需把sayName方法放到构造函数外面,这个方法在函数数量较少的时候还可以,但是数量一多,会给维护造成一定的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引入原型模式来改进这个问题。
C、原型模式
我们创建的每一个函数都有一个prototype(原型)属性,这个属性是一个指针,指向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包含可以由特定类型的所有实例共享的属性和方法。这个类似于C#,Java中的static定义的属性(字段)和方法。所有实例共享这些属性和方法。例子如下:
1 /** 2 * 原型模式 3 **/ 4 function Person() { } 5 Person.prototype.name = "Nicholas"; 6 Person.prototype.age = 29; 7 Person.prototype.job = "Software Engineer"; 8 Person.prototype.sayName = function () { 9 alert(this.name); 10 } 11 person1 = new Person(); 12 person2 = new Person();
理解prototype(原型)对象
创建新函数时,就会根据一组特定的规则为该函数创建prototype属性。这个属性指向函数的原型对象。在默认情况下,所有原型对象都会自动获得一个constructor(构造函数)属性,这个属性包含一个指向包含prototype属性所在的函数的指针。
创建自定义构造函数之后,其原型对象只会取得constructor(构造函数)属性,至于其他方法都是从Object集成而来的。上面例子的原型图如下所示:
该图表示了Person构造函数、Person的原型对象及现有的两个Person实例之间的关系。
Person构造函数内部存在一个prototype属性指向了Person原型对象,而Person原型对象内部的constructor(构造函数)属性又指向Person构造函数。Person的每一个实例内部都有一个prototype属性指向Person原型对象。Person的每一个实例仅仅与原型对象存在关系与Person构造函数对象不存在任何关系。在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了。
虽然name,age,job等属性都是我们通过Person.prototype.name的方式添加进去的。所以这些属性和方法(sayName)都是在原型对象中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调用person1.age、person1.sayName()。这是为什么呢?这是通过查找对象属性的过程来实现的。详细的查找过程如下:
每当代码读取某个对象的某个属性的时候,都会执行一次搜索,目标是给定名称的属性。搜索本身从对象的实例开始(图中person1、person2)。如果在实例中找到该属性,就直接返回,不执行下面的操作。如果在实例中没有找到给定名称的属性,就继续搜索实例Prototype指针指向的原型对象,在原型对象中查找指定名称的属性。找到就返回该属性。
虽然可以通过实例访问原型对象中的值,但不能通过对象实例重写原型的值。如果我们在实例中添加一个属性,该属性与原型中的属性同名,那我们就在实例中创建该属性,该属性会屏蔽原型中的同名属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1 /** 2 * 原型模式 3 **/ 4 function Person() { } 5 Person.prototype.name = "Nicholas"; 6 Person.prototype.age = 29; 7 Person.prototype.job = "Software Engineer"; 8 Person.prototype.sayName = function () { 9 alert(this.name); 10 } 11 person1 = new Person(); 12 person2 = new Person(); 13 14 person1.name = "Greg"; 15 alert(person1.name); //Greg来自实例 16 alert(person2.name); //Nicholas来自原型 17 18 delete person1.name; 19 alert(person1.name); //Nicholas来自原型
注意:使用hasOwnproperty()方法可以检测一个属性是否存在于实例中(在实例中返回true),还是存在于原型中。person1.hasOwnproperty("name")的形式。详细的分析如图:
重点:更简洁的原型方法
1 /** 2 * 更加简洁的原型语法 3 **/ 4 function Person() { } 5 Person.prototype = { 6 constructor: Person, 7 name: "Nicholas", 8 age: 29, 9 job: "Software Engineer", 10 sayName: function () { 11 alert(this.name); 12 } 13 }
重点:原型的动态性
由于在原型中查找值的过程是一次搜索,因此我们对原型所做的修改都会立即实例上反映出来,即使先创建对象,后修改原型对象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是重写整个原型对象,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调用构造函数时会为实例添加一个指向最初原型对象的(prototype)指针。但是重写整个原型对象,等于切断了构造函数和原来原型对象之间的关系。看下面的例子:
/** * 更加简洁的原型语法 **/ function Person() { } var friend = new Person(); Person.prototype = { constructor: Person, name: "Nicholas", age: 29, job: "Software Engineer", sayName: function () { alert(this.name); } } //var friend = new Person(); friend.sayName(); //error
我们看到这时调用sayName方法会报错。但是如果将实例化语句放到注释处,程序运行正常。下图展示了该例子的相关内幕:
通过该图我们知道重写整个原型对象会带来的一些问题。讲了这么多的原型模式,大家应该对这个模式也比较清楚了。但是原型模式并不是完美的。原型模式中的属性对于所有实例都是共享的。这对于函数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包含引用类型的属性来说就比较突出了。看下面的例子:
1 function Person() { } 2 3 Person.prototype = { 4 constructor: Person, 5 name: "Nicholas", 6 age: 29, 7 job: "Software Engineer", 8 firends: ["Mark","Nicy"], 9 sayName: function () { 10 alert(this.name); 11 } 12 } 13 14 person1 = new Person(); 15 person2 = new Person(); 16 17 person1.firends.push("Nolos"); 18 alert(person1.firends); //"Mark","Nicy","Nolos" 19 alert(person2.firends); //"Mark","Nicy","Nolos" 20 alert(person1.firends === person2.firends); //true
以上的代码我们看到,我们将friends属性设置为Array类型。作为一个引用类型我们将其放在原型对象中。但是我们给person1的friedns属性添加了一个值。但是friends也影响到了。这就是原型模式存在的问题。
D、组合使用构造函数模式和原型模式
创建自定义对象的常见方式,就是组合使用构造函数模式和原型模式。构造函数模式用于定义实例属性,而原型模式用于定义方法和共享的属性。每一个实例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实例属性的一份副本,同时又引用着原型对象中的共享属性和方法,这样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内存。看下面的的例子:
1 /** 2 * 组合使用构造函数模式和原型模式 3 **/ 4 function Person(name, age, job) { 5 this.name = name; 6 this.age = age; 7 this.job = job; 8 this.friends = ["Mark", "Nicy"] 9 } 10 11 Person.prototype = { 12 constructor: Person, 13 sayName: function () { 14 alert(this.name); 15 } 16 } 17 18 var person1 = new Person("Nicolas", 29, "Software Engineer"); 19 var person2 = new Person("Greg", 27, "Doctor"); 20 21 person1.friends.push("Nolos"); 22 23 alert(person1.friends); //"Mark","Nicy","Nolos" 24 alert(person2.friends); //"Mark","Nicy" 25 26 alert(person1.friends === person2.friends); //false 27 alert(person1.sayName === person2.sayName);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