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代表混乱无序,那么负熵就表示有序,可以做功的能量和可以被识别的信息是典型的负熵。
减小某个系统的熵的唯一途径就是打破孤立的条件,建立开放性的交互,从外界吸取负熵。
就像一颗种子,从土壤中汲取养分,从空气中获取养料,从阳光里得到动力,把本来七零八落的碳原子、氢原子和其他元素组合起来,变成一棵大树或一株小草。如果你从树上切一片树皮,或者一片叶子,你会在显微镜下看到它的分子结构排列整齐,几何图案美得让人惊叹。这就是一个负熵(反熵增)的过程,就是把原本混乱的原子重新组合有规律的集体,从无序走向有序。
我们可以通过意识的开放和更新交互,打破意识系统孤立的条件,不断注入新的能量,重新获得内心的新秩序。
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里说到:“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惯于选择平坦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惰性使然,懒惰是我们内心中熵的力量。“
对抗懒惰就是负熵的过程,充分的自我察觉和反省,察觉到自身的懒惰,找到懒惰的痕迹,一旦发现因为懒惰而放慢了脚步时,强迫自己加快步伐,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大步迈进。反熵增是一场永恒的战斗,没有一劳永逸,只有不断的察觉、自省和行动,不断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成长,实时更新自己的人生地图,以自律勤勉降低精神熵。
叔本华说:“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主要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它,所以不同的人见到不同的世界。有人认为它荒芜、枯燥和肤浅,有人觉得它丰富、有趣而且充满意义。”
坚持冥想,保持专注力,自律勤勉,让意识有条不紊;专注于正在做的事,运动、阅读、写作、音乐等活动中吸收养分,让内心重回秩序,在独处中获得乐趣。这些是负熵的过程,能持续的提升幸福的体验。
1991 年 8 月 25 日 ,还在赫尔辛基上大学的 21 岁学生 Linus Torvalds(以下简称 Linus) 在 Minix Useneg 上发了一个帖子,首次向外界公布自己做了一个免费的操作系统“Linux”。“我正在做一个免费的操作系统,只是一个爱好,不会搞得像 GNU 那样很大很专业”。
当时的 Linus 不会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驱使的一个小项目会发展成改变世界的操作系统内核。如今全球排名前 500 的超级计算机都在运行 Linux,超过 70% 的智能手机也都在运行 Linux。2020 年 全球云计算市场每年投入超过 1000 亿美元,90% 的云端设备运行在 Linux 上,在嵌入式电子、物联网空间等领域也有 Linux 的影子。也因为帖子发布的时间是 8 月 25 日,许多 Linux 爱好者就将其视为 Linux 真正的诞生日期,而非第一个 Linux 内核 0.01 发布的 9 月 17 日,也不是第一个正式版 0.02 的 10 月 5 日。
JDK/Java 16 已于今年 3 月份正式 GA,这是一个仅有 6 个月技术支持的短期维护版本。 JDK/Java 17 计划于今年 9 月 14 日发布,这是一个会提供数年扩展支持的长期(LTS)版本。
在最近召开的 SpringOne 上,Spring 官方宣布 Spring Framework 6 和 Spring Boot 3 计划将基于更高的基线于 2022 年的第四季度发布通用可用版本:
Java 17+(目前 Spring Framework 5.3.x 的基线是 Java 8-17)
Jakarta EE 9+(目前 Spring Framework 5.3.x 的基线是 Java EE 7-8)
这意味着,未来基于 Spring Framework 6 和 Spring Boot 3 的应用程序在运行时方面至少需要 JDK 17,并且需要 Tomcat 10 / Jetty 11(为了兼容 Jakarta EE 9)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