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noDB的MVCC实现原理


    InnoDB的MVCC,是通过在每行记录后面保存两个隐藏的列来实现的。

    这两个列,一个保存了行的创建时间,一个保存了行的过期时间(删除时间)。当然存储的并不是实际时间,而是系统版本号(sytem version number)。每开始一个新的事务,系统版本号都会自动递增。事务开始时刻的系统版本号会作为事务的版本号,用来和查询到的每行记录的版本号进行比较。

    下面看一下在REPEATABLE READ隔离级别下,MVCC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SELECT

    InnoDB 会根据以下两个条件检查每行记录:

    1. InnoDB只查找版本早于当前事务版本的数据行(也就是,行的系统版本号小于或等于事务的系统版本号),这样可以确保事务读取的行,要么是在事务开始前已经存在的,要么是事务自身插入或者修改过的。
    2. 行的删除版本要么未定义,要么大于当前事务版本号。这可以确保事务读取到的行,在事务开始之前未被删除。

    只有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记录,才能返回作为查询结果。

    INSERT

    InnoDB为新插入的每一行保存当前系统版本号作为行版本号。

    DELETE

    InnoDB为删除的每一行保存当前系统版本号作为行删除标识。

    UPDATE

    InnoDB为插入一行新记录,保存当前系统版本号作为行版本号,同时保存当前系统版本号到原来的行作为行删除标识。

    保存这两个额外系统版本号,使大多数读操作都可以不用加锁。这样设计使得读数据操作很简单,性能很好,并且也能保证只会读取到符合标准的行。不足之处是每行记录都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需要做更多的行检查工作,以及一些额外的维护工作。

    MVCC只在REPEATABLE READ和READ COMMITIED两个隔离级别下工作。其他两个隔离级别都和 MVCC不兼容 ,因为READ UNCOMMITIED总是读取最新的数据行,而不是符合当前事务版本的数据行。而SERIALIZABLE则会对所有读取的行都加锁。

    参考:《高性能MySQL(第3版)》

  • 相关阅读:
    Android 目前最稳定和高效的UI适配方案
    寄Android开发Gradle你需要知道的知识
    Android精讲--界面编程5(AdapterView及其子类)
    Android精讲--界面编程4(ImageView及其子类)
    Android精讲--界面编程3(TextView及其子类)
    Android精讲--界面编程2(布局管理器)
    Android的基类Context和View
    Android里的前端界面
    Android的活动Activity
    Android基础入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iffx/p/1117032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