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行时异常和非运行时异常


    1. 【强制】Java 类库中定义的可以通过预检查方式规避的RuntimeException异常不应该通过catch 的方式来处理,比如:NullPointerException,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等等。 说明:无法通过预检查的异常除外,比如,在解析字符串形式的数字时,不得不通过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来实现。 正例:if (obj != null) {...} 反例:try { obj.method(); } catch (NullPointerException e) {…}

    1.Java异常机制

    Java把异常当做对象来处理,并定义一个基类java.lang.Throwable作为所有异常的超类。Java中的异常分为两大类:错误Error和异常Exception,Java异常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http://blog.csdn.NET/wuwenxiang91322/article/details/10346337

    2.Throwable

    Throwable类是所有异常或错误的超类,它有两个子类:Error和Exception,分别表示错误和异常。其中异常Exception分为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和非运行时异常,也称之为不检查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和检查异常(Checked Exception)。

    3.Error

    一般是指java虚拟机相关的问题,如系统崩溃、虚拟机出错误、动态链接失败等,这种错误无法恢复或不可能捕获,将导致应用程序中断,通常应用程序无法处理这些错误,因此应用程序不应该捕获Error对象,也无须在其throws子句中声明该方法抛出任何Error或其子类。

    4.可查异常和不可查异常

    通常,Java的异常(包括Exception和Error)分为可查的异常(checked exceptions)和不可查的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s)。
    可查异常(编译器要求必须处置的异常):正确的程序在运行中,很容易出现的、情理可容的异常状况。可查异常虽然是异常状况,但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发生是可以预计的,而且一旦发生这种异常状况,就必须采取某种方式进行处理。
    除了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以外,其他的Exception类及其子类都属于可查异常。这种异常的特点是Java编译器会检查它,也就是说,当程序中可能出现这类异常,要么用try-catch语句捕获它,要么用throws子句声明抛出它,否则编译不会通过。
    不可查异常(编译器不要求强制处置的异常):包括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与其子类)和错误(Error)。

    如果使用throw在方法体中抛出可查异常,则需要在方法头部声明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类型。程序会在throw语句后立即终止,它后面的语句执行不到,然后在包含它的所有try块中(可能在上层调用函数中)从里向外寻找含有与其匹配的catch子句的try块。

    5.运行时异常和非运行时异常

    (1)运行时异常都是RuntimeException类及其子类异常,如NullPointerException、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等,这些异常是不检查异常,程序中可以选择捕获处理,也可以不处理。这些异常一般是由程序逻辑错误引起的,程序应该从逻辑角度尽可能避免这类异常的发生。

    当出现RuntimeException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处理。当出现这样的异常时,总是由虚拟机接管。比如:我们从来没有人去处理过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它就是运行时异常,并且这种异常还是最常见的异常之一。 
    出现运行时异常后,如果没有捕获处理这个异常(即没有catch),系统会把异常一直往上层抛,一直到最上层,如果是多线程就由Thread.run()抛出,如果是单线程就被main()抛出。抛出之后,如果是线程,这个线程也就退出了。如果是主程序抛出的异常,那么这整个程序也就退出了。运行时异常是Exception的子类,也有一般异常的特点,是可以被catch块处理的。只不过往往我们不对他处理罢了。也就是说,你如果不对运行时异常进行处理,那么出现运行时异常之后,要么是线程中止,要么是主程序终止。 
    如果不想终止,则必须捕获所有的运行时异常,决不让这个处理线程退出。队列里面出现异常数据了,正常的处理应该是把异常数据舍弃,然后记录日志。不应该由于异常数据而影响下面对正常数据的处理。


    (2)非运行时异常是RuntimeException以外的异常,类型上都属于Exception类及其子类。如IOException、SQLException等以及用户自定义的Exception异常。对于这种异常,JAVA编译器强制要求我们必需对出现的这些异常进行catch并处理,否则程序就不能编译通过。所以,面对这种异常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只能自己去写一大堆catch块去处理可能的异常。

    定义 
    1、非运行时异常:是需要显示用try-catch捕捉处理的异常,如IOException等 
    2、运行时异常:不需要显示捕捉,如NullPointException等,常见于程序逻辑问题导致 
    背景 
    异常处理理论上有两种基本模型。终止模型,表示异常一旦发生就无法挽回,不能执行;恢复模型,功效类似于一个分支,通常希望异常被处理之后能继续执行程序。 
    区别 
    1、运行时异常:调用代码不能继续执行,需要立即终止。 
    2、非运行时异常:调用代码需要进一步处理和恢复 
    原则 
    1、非运行时异常是强迫使用者处理联动的操作,如sql执行失败需要关闭连接、回滚事务。此类异常若自己可以把关联处理掉则可转运行时异常。 
    2、运行时异常用于程序运行的检验、如前置条件校验、后置条件校验。 
    3、运行时异常用于运行的必要条件不具备时阻断程序运行,如连接服务器失败。 
    4、业务异常一般是条件检验的异常,基本用运行时异常声明。 
    5、系统在设计时,一般用检查异常标注可能存在的异常,用于告知开发者。 
    6、工具类中一般直接抛出原始的非运行时异常。

  • 相关阅读:
    avuex
    vue与avuex
    前端上班第十天
    echarts使用心得
    json转化技巧
    前端上班第一天
    声明函数的提升,声明变量与声明函数之间的区别有什么
    王屋山黑加仑
    微信小程序1
    js-基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xy2020/p/1357414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