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1.并发用户数量
常见的错误理解
1》使用系统的全部用户数量
2》使用系统的全部在线用户数量
正确理解
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在线用户数量
2.请求响应时间
从客户端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时间,一般包括网络响应时间+server的响应时间。
3.事务响应时间
事务请求响应时间,完成这个事务所用的时间。
这个是性能测试中重点关注的指标。
4.吞吐率
单位时间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
这个是衡量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
注意这个是指从server端返回到client的数据量,而不是从client端发送到server端的请求量。
5.TPS
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物的数量。
6.点击率
1》每秒发送的HTTP请求的数量
2》点击率越大对server的压力也就越大
7.资源利用率
对不同资源的使用程度,比如服务器的CPU,内存,I/O等
8.吞吐量
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总量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是指系统对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间。以一个163邮箱的登陆为例。首次进入mail.163.com网页,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陆”,直到登陆后的邮箱界面完全显示出来为止。从点击“登陆”按钮的那一瞬间开始计时,到登陆后页面完全显示出来为止,这是真正的用户登陆时间,而不包括前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时间及思考时间。
其实这里面的登陆响应时间还可以进一步分解,
登陆响应时间其实包括3个部分:网络传输时间,服务器处理时间,浏览器显示时间
登录响应时间= 网络传输时间*2+服务器处理时间+客户端显示时间(网络传输是双向的,要乘以2)
网络传输时间又可以包括接入网的传输时间和互联网中的传输时间,它的长短和上网方式有关,比如光纤一般要比ADSL要快。
服务器包括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处理时间是测试的重点,也是能够控制的部分,因为最终用户用什么机器上网,什么接入方式上网是无法
控制的。测试人员要重点测试服务器的处理速度,以及能否承受较大的压力。可以用工具(loadrunner)来模拟大量用户同时登录访问服务器,来查看服务器的承载能力。
客户端显示时间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将服务器传过来的页面尽快地显示到浏览器上,是开发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这里涉及算法优化的问题,这也是开发人员容易忽视的地方。
由此可见,响应时间是可以分解成若干个时间段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响应时间,这就是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被测系统的数据流量,一般单位为B/S ,即每秒钟流经的字节数。
吞吐量是大型门户网站以及各种电子商务网站衡量自身负载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一般吞吐量越大,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数据越多,系统的负载能力也越强。
吞吐量和很多因素有关,如服务器的硬件配置,网络的拓扑结构,软件的技术架构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对升级客户的硬件配置无能为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我 们 还是在软件的技术架构上做文章。比如,后台数据库装ORACLE还是装SQLSERVER,显然前者的处理能力更强;WEB服务器是用WEBLOGIC还是IIS,要看服务端的语言是JSP还是ASP等等。测试的时候应多跟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及用户进行沟通,以获取系统架构的第一手材料。
并发
并发(concurrency)是指多个同时发生的操作(1.在线2.交互,这个要求对系统的同一资源来操作"eg多个用户对同一个按钮的操作"3同一时间点)。比如有10个用户同时点击“登录”按钮(注意是同时)登录某邮箱,我们就说此次登录
该邮箱的并发数为10.
需要注意的是,并发和并行不是一个概念,并发是同时发生,并行是同步运行。
10个用户并发登录该邮箱,只是在点击“登录”按钮的那一瞬间是并行,而登录后各个用户的操作则不是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