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rmalization(标准化)的一些记录


    第一种Normalization是对于将数据进行预处理时进行的操作,是对于数据集的各个特征分别进行处理,主要包括min-max normalization、Z-score normalization、 log函数转换和atan函数转换等。第二种Normalization对于每个样本缩放到单位范数(每个样本的范数为1),主要有L1-normalization(L1范数)、L2-normalization(L2范数)等。

    数据的标准化(normalization)是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个小的特定区间。

    去除数据的单位限制,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纯数值,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够进行比较和加权。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即将数据统一映射到[0,1]区间上。标准化在0-1之间是统计的概率分布,标准化在某个区间上是统计的坐标分布。

    不同的标准化方法,对系统的评价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不幸的是,在数据标准化方法的选择上,还没有通用的法则可以遵循。

    数据标准化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同趋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两个方面。

    数据同趋化处理主要解决不同性质数据问题,对不同性质指标直接加总不能正确反映不同作用力的综合结果,须先考虑改变逆指标数据性质,使所有指标对测评方案的作用力同趋化,再加总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主要解决数据的可比性。经过上述标准化处理,原始数据均转换为无量纲化指标测评值,即各指标值都处于同一个数量级别上,可以进行综合测评分析。

    也就说标准化(normalization)的目的是:

    1. 把特征的各个维度标准化到特定的区间

    2. 把有量纲表达式变为无量纲表达式

    1. 加快基于梯度下降法或随机梯度下降法模型的收敛速度

    如果特征的各个维度的取值范围不同,那么目标函数的等线很可能是一组椭圆,梯度的方向为垂直等高线的方向而走之字形路线,这样会使迭代很慢。

    2. 提升模型的精度

    就会突出数值较高的指标在综合分析中的作用,相对削弱数值水平较低指标的作用。

    标准化的方法:

    1. min-max normalization
    2. Z-score normalization

    也叫标准差标准化

    3. log函数转换

    第二种Normalization

    Normalization主要思想是对每个样本计算其p-范数,然后对该样本中每个元素除以该范数,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使得每个处理后样本的p-范数(比如l1-norm,l2-norm)等于1。

    “p-范数:即向量元素绝对值的p次方和的1/p次幂,2范数就是p范数的特例”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文本分类和聚类中。例如,对于两个TF-IDF向量的l2-norm进行点积,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向量的余弦相似性。


    参考这篇文章:

    《Normalization(标准化)的原理和实现详解》

    https://blog.csdn.net/u011092188/article/details/78174804

  • 相关阅读:
    HDU 5671 矩阵
    HDU 5670
    UVA 11995 STL 使用
    VK Cup 2016
    字段定义
    apache用户
    apache
    使用第三方登录
    setex()
    如果客户端禁用了cookie,如何实现sessio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arlesblc/p/1589053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