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技术杂谈 --- 2008
2007年在工作流技术杂谈博客上这么写到:
“工作流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存在的概念和名词,可是到了2007年依然找不到没有能够明确的定义,在互连网上,我们随便在GOOGLE或百度上搜索,找到关于工作流的内容及定义可以说是百家争鸣,是标准、是引擎、是技术、解决方案、是思想、是架构。。。。到底是什么?
工作流到底是什么呢,对于从事做计算机软件设计的人而言,它是一项技术、是我们为我们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框架的一部分;对于从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人而言,它是一种思想,是我们降低用户的IT运维成本的一种方法;对于从事软件开发的人而言,它是一个架构,是我们如何利用成熟稳定的接口和组件低成本的开发出适应用户流程变化的应用程序。 总而言之,工作流通过技术的手段,融入管理思想、为管理提供“人、事、物、流程、时间、条件”等多维管理能力,帮助用户实现管理目标。”
2008年E8的客户合同已经有好几本书那么厚了,可是如何给工作流下个定义依然很难,2008年WFMC的概念好象已经不再那么火暴,WF的概念悄然热了起来。
有朋友在QQ群里问到:“如何实现流程的流转,即确定各模块的执行顺序?”
也有朋友在QQ群里问到:“我要设计一个工作流,该如何开始?”
。。。。。。
2008年为这么多朋友热忠于工作流而觉得开心,可是这些问题是很难回答的。 因为我不清楚如何跟大家一起建立一个对工作流的共同认识。到底什么是工作流。
有朋友说到:工作流就是工作流程,涉及组织、行为、权限及协作模式。从业务角度上来说,这样的总结非常实在。也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既然这样,我们在研究、学习、设计、开发工作流的时候关注的重点就应该是如何实现到这样一种效果的应用模式。
目前很多朋友没有走出一个误区,就是过多关注于工作流本身特性和概念上。其实还没有弄清楚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特性?这样的特性能够给我们的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我们设计的工作流将应用于什么样的一种环境?
从最终的用户来看工作流,也许用户看重的更加应用的效果,当企业的工作流程逻辑发生改变时,他需要一个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更加灵活、更加快速响应商业环境变化而实现随需而动的企业执行力。绝对不会是关注工作流的功能特性本身,而是如何实现、能否实现、多少成本实现。
从企业CIO的角度来看工作流,也许CIO们更加会去关注企业的IT投资保护、企业信息规划、企业的整体软件体系、IT总体拥有成本、IT投资回报率、维护成本。。。。工作流是什么,则是体系架构中业务流程逻辑的一个快速实现工具。也许只是一个工具,但它却影响到了整体IT的投资、预算、成本优化等,就可以成为一个信息技术团队能力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工作流,也许大家可能会追技术、追概念,但工作流对于程序员的价值来说,应该是大大减轻开发工作量的,业务逻辑和流程逻辑的分离的工作流平台,可以让技术人员更多的精力关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帮助用户实现一个更加易用、更加稳定、效率更高的应用环境。大家都知道功能本身从文字上是没有区别的,可是易用性、合理性、稳定性却有着千差万别。 工作流帮助技术人员把精力重点放在业务的实现上,同时也是帮助业务人员获取更大的回报。对于程序员来说,可以从烦琐、重复的技术功能点上走出去,有时间和精力站在各种角度去衡量一个应用系统的特性。
从行业发展分析模式的角度来看工作流,软件产品的许多功能都可以进行抽象,最后我们可以只考虑三个抽象的面:表示、逻辑、通信。表示层我们可以概括一切展示、人机交互、界面上校验和限制; 逻辑层包括存储模型、业务流程、逻辑规则等;通信则概括通知方式、通知接口及各种相关服务。 工作流对于逻辑层来说,是意义非常大的,简化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实现成本。从而帮助企业搭建一个合理的IT技术体系架构。
其实,2008我们不应该再关注工作流有什么,而是用于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才能明确心中的工作流该是什么!
2008年在E8.Net工作流平台开发的 ITSM产品已经正式发布。这个产品的应用效果正验证着E8.Net工作流平台的设计思想……2007年 工作流技术杂谈博客:http://www.cnblogs.com/cancanwyq/articles/343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