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键盘


    键盘

    壹佰软件开发小组  整理编译  

    在Microsoft Windows 98中,键盘和鼠标是两个标准的使用者输入来源,在一些连贯操作中常产生互补作用。当然,鼠标在今天的应用程序中比十年前使用得更为广泛。甚至在一些应用程序中,我们更习惯于使用鼠标,例如在游戏、画图程序、音乐程序以及Web浏览器等程序中就是这样。然而,我们可以不使用鼠标,但绝对不能从一般的PC中把键盘拆掉。

    相对于个人计算机的其它组件,键盘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它起源于1874年的第一台Remington打字机。早期的计算机程序员用键盘在Hollerith卡片上打孔,后来在终端机上用键盘直接与大型主机沟通。PC上的键盘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扩充,加上了功能键、光标移动键和单独的数字键盘,但它们的输入原理基本相同。

    键盘基础

    您大概已经猜到Windows程序是如何获得键盘输入的:键盘输入以消息的形式传递给程序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实际上,第一次学习消息时,键盘事件就是一个消息如何将不同型态信息传递给应用程序的显例。

    Windows用八种不同的消息来传递不同的键盘事件。这好像太多了,但是(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程序可以忽略其中至少一半的消息而不会有任何问题。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消息中包含的键盘信息会多于程序所需要的。处理键盘的部分工作就是识别出哪些消息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忽略键盘

    虽然键盘是Windows程序中使用者输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程序不必对它接收的所有消息都作出响应。Windows本身也能处理许多键盘功能。

    例如,您可以忽略那些属于系统功能的按键,它们通常用到Alt键。程序不必监视这些按键,因为Windows会将按键的作用通知程序(当然,如果程序想这么做,它也能监视这些按键)。虽然呼叫程序菜单的按键将通过窗口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但通常内定的处理方式是将按键传递给DefWindowProc。最终,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将获得一个消息,表示一个菜单项被选择了。通常,这是所有窗口消息处理程序需要知道的(在第十章将介绍菜单)。

    有些Windows程序使用「键盘快捷键」来启动通用菜单项。快捷键通常是功能键或字母同Ctrl键的组合(例如,Ctrl-S用于保存文件)。这些键盘快捷键与程序菜单一起在程序的资源描述文件中定义(我们可以在第十章看到)。Windows将这些键盘快捷键转换为菜单命令消息,您不必自己去进行转换。

    对话框也有键盘接口,但是当对话框处于活动状态时,应用程序通常不必监视键盘。键盘接口由Windows处理,Windows把关于按键作用的消息发送给程序。对话框可以包含用于输入文字的编辑控件。它们一般是小方框,使用者可以在框中键入字符串。Windows处理所有编辑控件逻辑,并在输入完毕后,将编辑控件的最终内容传送给程序。关于对话框的详细信息,请参见第十一章

    编辑控件不必局限于单独一行,而且也不限于只在对话框中。一个在程序主窗口内的多行编辑控件就能够作为一个简单的文字编辑器了(参见第九十一十三章的POPPAD程序)。Windows甚至有一个Rich Text文字编辑控件,允许您编辑和显示格式化的文字(请参见/Platform SDK/User Interface Services/Controls/Rich Edit Controls)。

    您将会发现,在开发Windows程序时,可以使用处理键盘和鼠标输入的子窗口控件来将较高层的信息传递回父窗口。只要这样的控件用得够多,您就不会因处理键盘消息而烦恼了。

    谁获得了焦点

    与所有的个人计算机硬件一样,键盘必须由在Windows下执行的所有应用程序共享。有些应用程序可能有多个窗口,键盘必须由该应用程序内的所有窗口共享。

    回想一下,程序用来从消息队列中检索消息的MSG结构包括hwnd字段。此字段指出接收消息的窗口控件码。消息循环中的DispatchMessage函数向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发送该消息,此窗口消息处理程序与需要消息的窗口相联系。在按下键盘上的键时,只有一个窗口消息处理程序接收键盘消息,并且此消息包括接收消息的窗口控件码。

    接收特定键盘事件的窗口具有输入焦点。输入焦点的概念与活动窗口的概念很相近。有输入焦点的窗口是活动窗口或活动窗口的衍生窗口(活动窗口的子窗口,或者活动窗口子窗口的子窗口等等)。

    通常很容易辨别活动窗口。它通常是顶层窗口-也就是说,它的父窗口句柄是NULL。如果活动窗口有标题列,Windows将突出显示标题列。如果活动窗口具有对话框架(对话框中很常见的格式)而不是标题列,Windows将突出显示框架。如果活动窗口目前是最小化的,Windows将在工作列中突出显示该项,其显示就像一个按下的按钮。

    如果活动窗口有子窗口,那么有输入焦点的窗口既可以是活动窗口也可以是其子窗口。最常见的子窗口有类似以下控件:出现在对话框中的下压按钮、单选钮、复选框、滚动条、编辑方块和清单方块。子窗口不能自己成为活动窗口。只有当它是活动窗口的衍生窗口时,子窗口才能有输入焦点。子窗口控件一般通过显示一个闪烁的插入符号或虚线来表示它具有输入焦点。

    有时输入焦点不在任何窗口中。这种情况发生在所有程序都是最小化的时候。这时,Windows将继续向活动窗口发送键盘消息,但是这些消息与发送给非最小化的活动窗口的键盘消息有不同的形式。

    窗口消息处理程序通过拦截WM_SETFOCUS和WM_KILLFOCUS消息来判定它的窗口何时拥有输入焦点。WM_SETFOCUS指示窗口正在得到输入焦点,WM_KILLFOCUS表示窗口正在失去输入焦点。我将在本章的后面详细说明这些消息。

    队列和同步

    当使用者按下并释放键盘上的键时,Windows和键盘驱动程序将硬件扫描码转换为格式消息。然而,这些消息并不保存在消息队列中。实际上,Windows在所谓的「系统消息队列」中保存这些消息。系统消息队列是独立的消息队列,它由Windows维护,用于初步保存使用者从键盘和鼠标输入的信息。只有当Windows应用程序处理完前一个使用者输入消息时,Windows才会从系统消息队列中取出下一个消息,并将其放入应用程序的消息队列中。

    此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在系统消息队列中保存消息,然后将它们放入应用程序的消息队列,其原因是需要同步。就像我们刚才所学的,假定接收键盘输入的窗口就是有输入焦点的窗口。使用者的输入速度可能比应用程序处理按键的速度快,并且特定的按键可能会使焦点从一个窗口切换到另一个窗口,后来的按键就输入到了另一个窗口。但如果后来的按键已经记下了目标窗口的地址,并放入了应用程序消息队列,那么后来的按键就不能输入到另一个窗口。

    按键和字符

    应用程序从Windows接收的关于键盘事件的消息可以分为按键和字符两类,这与您看待键盘的两种方式一致。

    首先,您可以将键盘看作是键的集合。键盘只有唯一的A键,按下该键是一次按键,释放该键也是一次按键。但是键盘也是能产生可显示字符或控制字符的输入设备。根据Ctrl、 Shift和Caps Lock键的状态,A键能产生几个字符。通常情况下,此字符为小写a。如果按下Shift键或者打开了Caps Lock,则该字符就变成大写A。如果按下了Ctrl,则该字符为Ctrl-A(它在ASCII中有意义,但在Windows中可能是某事件的键盘快捷键)。在一些键盘上,A按键之前可能有「死字符键(dead-character key)」或者Shift、Ctrl或者Alt的不同组合,这些组合可以产生带有音调标记的小写或者大写,例如,à、á、狻⒛、或拧�

    对产生可显示字符的按键组合,Windows不仅给程序发送按键消息,而且还发送字符消息。有些键不产生字符,这些键包括shift键、功能键、光标移动键和特殊字符键如Insert和Delete。对于这些键,Windows只产生按键消息。

    按键消息

    当您按下一个键时,Windows把WM_KEYDOWN或者WM_SYSKEYDOWN消息放入有输入焦点的窗口的消息队列;当您释放一个键时,Windows把WM_KEYUP或者WM_SYSKEYUP消息放入消息队列中。

    表6-1

     

     

    键按下

    键释放

    非系统键

    WM_KEYDOWN

    WM_KEYUP

    系统键

    WM_SYSKEYDOWN

    WM_SYSKEYUP

    通常「down(按下)」和「up(放开)」消息是成对出现的。不过,如果您按住一个键使得自动重复功能生效,那么当该键最后被释放时,Windows会给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发送一系列WM_KEYDOWN(或者WM_SYSKEYDOWN)消息和一个WM_KEYUP(或者WM_SYSKEYUP)消息。像所有放入队列的消息一样,按键消息也有时间信息。通过呼叫GetMessageTime,您可以获得按下或者释放键的相对时间。

    系统按键与非系统按键

    WM_SYSKEYDOWN和WM_SYSKEYUP中的「SYS」代表「系统」,它表示该按键对Windows比对Windows应用程序更加重要。WM_SYSKEYDOWN和WM_SYSKEYUP消息经常由与Alt相组合的按键产生,这些按键启动程序菜单或者系统菜单上的选项,或者用于切换活动窗口等系统功能(Alt-Tab或者Alt-Esc),也可以用作系统菜单快捷键(Alt键与一个功能键相结合,例如Alt-F4用于关闭应用程序)。程序通常忽略WM_SYSKEYUP和WM_SYSKEYDOWN消息,并将它们传送到DefWindowProc。由于Windows要处理所有Alt键的功能,所以您无需拦截这些消息。您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将最后收到关于这些按键结果(如菜单选择)的其它消息。如果您想在自己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中加上拦截系统按键的程序代码(如本章后面的KEYVIEW1KEYVIEW2程序所作的那样),那么在处理这些消息之后再传送到DefWindowProc,Windows就仍然可以将它们用于通常的目的。

    但是,请再考虑一下,几乎所有会影响使用者程序窗口的消息都会先通过使用者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只有使用者把消息传送到DefWindowProc,Windows才会对消息进行处理。例如,如果您将下面几行叙述:

    case        WM_SYSKEYDOWN:
            
    case        WM_SYSKEYUP:
            
    caseWM_SYSCHAR:
            
           return 0 ;
            

    加入到一个窗口消息处理程序中,那么当您的程序主窗口拥有输入焦点时,就可以有效地阻止所有Alt键操作(我将在本章的后面讨论WM_SYSCHAR),其中包括Alt-Tab、Alt-Esc以及菜单操作。虽然我怀疑您会这么做,但是,我相信您会感到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的强大功能。

    WM_KEYDOWN和WM_KEYUP消息通常是在按下或者释放不带Alt键的键时产生的,您的程序可以使用或者忽略这些消息,Windows本身并不处理这些消息。

    对所有四类按键消息,wParam是虚拟键代码,表示按下或释放的键,而lParam则包含属于按键的其它数据。

    虚拟键码

    虚拟键码保存在WM_KEYDOWN、WM_KEYUP、WM_SYSKEYDOWN和WM_SYSKEYUP消息的wParam参数中。此代码标识按下或释放的键。

    哈,又是「虚拟」,您喜欢这个词吗?虚拟指的是假定存在于思想中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些事物,也只有熟练使用DOS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的程序写作者才有可能指出,为什么对Windows键盘处理如此基本的键码是虚拟的而不是真实的。

    对于早期的程序写作者来说,真实的键码由实际键盘硬件产生。在Windows文件中将这些键码称为「扫描码(scan codes)」。在IBM兼容机种上,扫描码16是Q键,17是W键,18是E、19是R,20是T,21是Y等等。这时您会发现,扫描码是依据键盘的实际布局的。Windows开发者认为这些代码过于与设备相关了,于是他们试图通过定义所谓的虚拟键码,以便经由与设备无关的方式处理键盘。其中一些虚拟键码不能在IBM兼容机种上产生,但可能会在其它制造商生产的键盘中找到,或者在未来的键盘上找到。

    您使用的大多数虚拟键码的名称在WINUSER.H表头文件中都定义为以VK_开头。表6-2列出了这些名称和数值(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以及与虚拟键相对应的IBM兼容机种键盘上的键。下表也标出了Windows执行时是否需要这些键。下表还按数字顺序列出了虚拟键码。

    前四个虚拟键码中有三个指的是鼠标键:

    表6-2

     

    十进制

    十六进制

    WINUSER.H标识符

    必需?

    IBM兼容键盘

    1

    01

    VK_LBUTTON

     

    鼠标左键

    2

    02

    VK_RBUTTON

     

    鼠标右键

    3

    03

    VK_CANCEL

    ˇ

    Ctrl-Break

    4

    04

    VK_MBUTTON

     

    鼠标中键

    您永远都不会从键盘消息中获得这些鼠标键代码。在下一章可以看到,我们能够从鼠标消息中获得它们。VK_CANCEL代码是一个虚拟键码,它包括同时按下两个键(Ctrl-Break)。Windows应用程序通常不使用此键。

    表6-3中的键--Backspace、Tab、Enter、Escape和Spacebar-通常用于Windows程序。不过,Windows一般用字符消息(而不是键盘消息)来处理这些键。

    表6-3

     

    十进制

    十六进制

    WINUSER.H标识符

    必需?

    IBM兼容键盘

    8

    08

    VK_BACK

    ˇ

    Backspace

    9

    09

    VK_TAB

    ˇ

    Tab

    12

    0C

    VK_CLEAR

     

    Num Lock关闭时的数字键盘5

    13

    0D

    VK_RETURN

    ˇ

    Enter (或者另一个)

    16

    10

    VK_SHIFT

    ˇ

    Shift (或者另一个)

    17

    11

    VK_CONTROL

    ˇ

    Ctrl (或者另一个)

    18

    12

    VK_MENU

    ˇ

    Alt (或者另一个)

    19

    13

    VK_PAUSE

     

    Pause

    20

    14

    VK_CAPITAL

    ˇ

    Caps Lock

    27

    1B

    VK_ESCAPE

    ˇ

    Esc

    32

    20

    VK_SPACE

    ˇ

    Spacebar

    另外,Windows程序通常不需要监视Shift、Ctrl或Alt键的状态。

    表6-4列出的前八个码可能是与VK_INSERT和VK_DELETE一起最常用的虚拟键码:

    表6-4

     

    十进制

    十六进制

    WINUSER.H标识符

    必需?

    IBM兼容键盘

    33

    21

    VK_PRIOR

    ˇ

    Page Up

    34

    22

    VK_NEXT

    ˇ

    Page Down

    35

    23

    VK_END

    ˇ

    End

    36

    24

    VK_HOME

    ˇ

    Home

    37

    25

    VK_LEFT

    ˇ

    左箭头

    38

    26

    VK_UP

    ˇ

    上箭头

    39

    27

    VK_RIGHT

    ˇ

    右箭头

    40

    28

    VK_DOWN

    ˇ

    下箭头

    41

    29

    VK_SELECT

       

    42

    2A

    VK_PRINT

       

    43

    2B

    VK_EXECUTE

       

    44

    2C

    VK_SNAPSHOT

     

    Print Screen

    45

    2D

    VK_INSERT

    ˇ

    Insert

    46

    2E

    VK_DELETE

    ˇ

    Delete

    47

    2F

    VK_HELP

       

    注意,许多名称(例如VK_PRIOR和VK_NEXT)都与键上的标志不同,而且也与滚动条中的标识符不统一。Print Screen键在平时都被Windows应用程序所忽略。Windows本身响应此键时会将视讯显示的位图影本存放到剪贴板中。假使有键盘提供了VK_SELECT、VK_PRINT、VK_EXECUTE和VK_HELP,大概也没几个人看过那样的键盘。

    Windows也包括在主键盘上的字母和数字键的虚拟键码(数字键盘将单独处理)。

    表6-5

     

    十进制

    十六进制

    WINUSER.H标识符

    必需?

    IBM兼容键盘

    48-57

    30-39

    ˇ

    主键盘上的0到9

    65-90

    41-5A

    ˇ

    A到Z

    注意,数字和字母的虚拟键码是ASCII码。Windows程序几乎从不使用这些虚拟键码;实际上,程序使用的是ASCII码字符的字符消息。

    表6-6所示的代码是由Microsoft Natural Keyboard及其兼容键盘产生的:

    表6-6

     

    十进制

    十六进制

    WINUSER.H标识符

    必需?

    IBM兼容键盘

    91

    5B

    VK_LWIN

     

    左Windows键

    92

    5C

    VK_RWIN

     

    右Windows键

    93

    5D

    VK_APPS

     

    Applications键

    Windows用VK_LWIN和VK_RWIN键打开「开始」菜单或者(在以前的版本中)启动「工作管理员程序」。这两个都可以用于登录或注销Windows(只在Microsoft Windows NT中有效),或者登录或注销网络(在Windows for Applications中)。应用程序能够通过显示辅助信息或者当成快捷方式键看待来处理application键。

    表6-7所示的代码用于数字键盘上的键(如果有的话):

    表6-7

     

    十进制

    十六进制

    WINUSER.H标识符

    必需?

    IBM兼容键盘

    96-105

    60-69

    VK_NUMPAD0到VK_ NUMPAD9

     

    NumLock打开时数字键盘上的0到9

    106

    6A

    VK_MULTIPLY

     

    数字键盘上的*

    107

    6B

    VK_ADD

     

    数字键盘上的+

    108

    6C

    VK_SEPARATOR

       

    109

    6D

    VK_SUBTRACT

     

    数字键盘上的-

    110

    6E

    VK_DECIMAL

     

    数字键盘上的.

    111

    6F

    VK_DIVIDE

     

    数字键盘上的/

    最后,虽然多数的键盘都有12个功能键,但Windows只需要10个,而位旗标却有24个。另外,程序通常用功能键作为键盘快捷键,这样,它们通常不处理表6-8所示的按键:

    表6-8

     

    十进制

    十六进制

    WINUSER.H标识符

    必需?

    IBM兼容键盘

    112-121

    70-79

    VK_F1到VK_F10

    ˇ

    功能键F1到F10

    122-135

    7A-87

    VK_F11到VK_F24

     

    功能键F11到F24

    144

    90

    VK_NUMLOCK

     

    Num Lock

    145

    91

    VK_SCROLL

     

    Scroll Lock

    另外,还定义了一些其它虚拟键码,但它们只用于非标准键盘上的键,或者通常在大型主机终端机上使用的键。查看/ Platform SDK / User Interface Services / User Input / Virtual-Key Codes,可得到完整的列表。

    lParam信息

    在四个按键消息(WM_KEYDOWN、WM_KEYUP、WM_SYSKEYDOWN和WM_SYSKEYUP)中,wParam消息参数含有上面所讨论的虚拟键码,而lParam消息参数则含有对了解按键非常有用的其它信息。lParam的32位分为6个字段,如图6-1所示。


     

    图6-1 lParam变量的6个按键消息字段

    重复计数

    重复计数是该消息所表示的按键次数,大多数情况下,重复计数设定为1。不过,如果按下一个键之后,您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不够快,以致不能处理自动重复速率(您可以在「控制台」的「键盘」中进行设定)下的按键消息,Windows就把几个WM_KEYDOWN或者WM_SYSKEYDOWN消息组合到单个消息中,并相应地增加重复计数。WM_KEYUP或WM_SYSKEYUP消息的重复计数总是为1。

    因为重复计数大于1指示按键速率大于您程序的处理能力,所以您也可能想在处理键盘消息时忽略重复计数。几乎每个人都有文书处理或执行电子表格时画面卷过头的经验,因为多余的按键堆满了键盘缓冲区,所以当程序用一些时间来处理每一次按键时,如果忽略您程序中的重复计数,就能够解决此问题。不过,有时可能也会用到重复计数,您应该尝试使用两种方法执行程序,并从中找出一种较好的方法。

    OEM扫描码

    OEM扫描码是由硬件(键盘)产生的代码。这对中古时代的汇编程序写作者来说应该很熟悉,它是从PC相容机种的ROM BIOS服务中所获得的值(OEM指的是PC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及其与「IBM标准」同步的内容)。在此我们不需要更多的信息。除非需要依赖实际键盘布局的样貌,不然Windows程序可以忽略掉几乎所有的OEM扫描码信息,参见第二十二章的程序KBMIDI

    扩充键旗标

    如果按键结果来自IBM增强键盘的附加键之一,那么扩充键旗标为1(IBM增强型键盘有101或102个键。功能键在键盘顶端,光标移动键从数字键盘中分离出来,但在数字键盘上还保留有光标移动键的功能)。对键盘右端的Alt和Ctrl键,以及不是数字键盘那部分的光标移动键(包括Insert和Delete键)、数字键盘上的斜线(/)和Enter键以及Num Lock键等,此旗标均被设定为1。Windows程序通常忽略扩充键旗标。

    内容代码

    右按键时,假如同时压下ALT键,那么内容代码为1。对WM_SYSKEYUP与WM_SYSKEYDOWN而言,此位总视为1;而对WM_SYSKEYUP与WM_KEYDOW消息而言,此位为0。除了两个之外:

    • 如果活动窗口最小化了,则它没有输入焦点。这时候所有的按键都会产生WM_SYSKEYUP和WM_SYSKEYDOWN消息。如果Alt键未被按下,则内容代码字段被设定为0。Windows使用WM_SYSKEYUP和WM_SYSKEYDOWN消息,从而使最小化了的活动窗口不处理这些按键。
       
    • 对于一些外国语文(非英文)键盘,有些字符是通过Shift、Ctrl或者Alt键与其它键相组合而产生的。这时内容代码为1,但是此消息并非系统按键消息。
       

    键的先前状态

    如果在此之前键是释放的,则键的先前状态为0,否则为1。对WM_KEYUP或者WM_SYSKEYUP消息,它总是设定为1;但是对WM_KEYDOWN或者WM_SYSKEYDOWN消息,此位可以为0,也可以为1。如果为1,则表示该键是自动重复功能所产生的第二个或者后续消息。

    转换状态

    如果键正被按下,则转换状态为0;如果键正被释放,则转换状态为1。对WM_KEYDOWN或者WM_SYSKEYDOWN消息,此字段为0;对WM_KEYUP或者WM_SYSKEYUP消息,此字段为1。

    位移状态

    在处理按键消息时,您可能需要知道是否按下了位移键(Shift、Ctrl和Alt)或开关键(Caps Lock、Num Lock和Scroll Lock)。通过呼叫GetKeyState函数,您就能获得此信息。例如:

    iState = GetKeyState (VK_SHIFT) ;
            

    如果按下了Shift,则iState值为负(即设定了最高位置位)。如果Caps Lock键打开,则从

    iState = GetKeyState (VK_CAPITAL) ;
            

    传回的值低位被设为1。此位与键盘上的小灯保持一致。

    通常,您在使用GetKeyState时,会带有虚拟键码VK_SHIFT、VK_CONTROL和VK_MENU(在说明Alt键时呼叫)。使用GetKeyState时,您也可以用下面的标识符来确定按下的Shift、Ctrl或Alt键是左边的还是右边的:VK_LSHIFT、VK_RSHIFT、VK_LCONTROL、VK_RCONTROL、VK_LMENU、VK_RMENU。这些标识符只用于GetKeyState和GetAsyncKeyState(下面将详细说明)。

    使用虚拟键码VK_LBUTTON、VK_RBUTTON和VK_MBUTTON,您也可以获得鼠标键的状态。不过,大多数需要监视鼠标键与按键相组合的Windows应用程序都使用其它方法来做到这一点-即在接收到鼠标消息时检查按键。实际上,位移状态信息包含在鼠标信息中,正如您在下一章中将看到的一样。

    请注意GetKeyState的使用,它并非实时检查键盘状态,而只是检查直到目前为止正在处理的消息的键盘状态。多数情况下,这正符合您的要求。如果您需要确定使用者是否按下了Shift-Tab,请在处理Tab键的WM_KEYDOWN消息时呼叫GetKeyState,带有参数VK_SHIFT。如果GetKeyState传回的值为负,那么您就知道在按下Tab键之前按下了Shift键。并且,如果在您开始处理Tab键之前,已经释放了Shift键也没有关系。您知道,在按下Tab键的时候Shift键是按下的。

    GetKeyState不会让您获得独立于普通键盘消息的键盘信息。例如,您或许想暂停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的处理,直到您按下F1功能键为止:

    while (GetKeyState (VK_F1) >= 0) ;    // WRONG !!!
            

    不要这么做!这将让程序当死(除非在执行此叙述之前早就从消息队列中接收到了F1的WM_KEYDOWN)。如果您确实需要知道目前某键的状态,那么您可以使用GetAsyncKeyState。

    使用按键消息

    如果程序能够获得每个按键的信息,这当然很理想,但是大多数Windows程序忽略了几乎所有的按键,而只处理部分的按键消息。WM_SYSKEYDOWN和WM_SYSKEYUP消息是由Windows系统函数使用的,您不必为此费心,就算您要处理WM_KEYDOWN消息,通常也可以忽略WM_KEYUP消息。

    Windows程序通常为不产生字符的按键使用WM_KEYDOWN消息。虽然您可能认为借助按键消息和位移键状态信息能将按键消息转换为字符消息,但是不要这么做,因为您将遇到国际键盘间的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例如,如果您得到wParam等于0x33的WM_KEYDOWN消息,您就可以知道使用者按下了键3,到此为止一切正常。这时,如果用GetKeyState发现Shift键被按下,您就可能会认为使用者输入了#号,这可不一定。比如英国使用者就是在输入£。

    对于光标移动键、功能键、Insert和Delete键,WM_KEYDOWN消息是最有用的。不过, Insert、Delete和功能键经常作为菜单快捷键。因为Windows能把菜单快捷键翻译为菜单命令消息,所以您就不必自己来处理按键。

    在Windows之前的MS-DOS应用程序中大量使用功能键与Shift、Ctrl和Alt键的组合,同样地,您也可以在Windows程序中使用(实际上,Microsoft Word将大量的功能键用作命令快捷方式),但并不推荐这样做。如果您确实希望使用功能键,那么这些键应该是重复菜单命令。Windows的目标之一就是提供不需要记忆或者使用复杂命令流程的使用者接口。

    因此,可以归纳如下:多数情况下,您将只为光标移动键(有时也为Insert和Delete键)处理WM_KEYDOWN消息。在使用这些键的时候,您可以通过GetKeyState来检查Shift键和Ctrl键的状态。例如,Windows程序经常使用Shift与光标键的组合键来扩大文书处理里选中的范围。Ctrl键常用于修改光标键的意义。例如,Ctrl与右箭头键相组合可以表示光标右移一个字。

    决定您的程序中使用键盘方式的最佳方法之一是了解现有的Windows程序使用键盘的方式。如果您不喜欢那些定义,当然可以对其加以修改,但是这样做不利于其它人很快地学会使用您的程序。

    为SYSMETS加上键盘处理功能

    在编写第四章中三个版本的SYSMETS程序时,我们还不了解键盘,只能使用滚动条和鼠标来卷动文字。现在我们知道了处理键盘消息的方法,那么不妨在程序中加入键盘接口。显然,这是处理光标移动键的工作。我们将大多数光标键(Home、End、Page Up、Page Down、Up Arrow和Down Arrow)用于垂直卷动,左箭头键和右箭头键用于不太重要的水平卷动。

    建立键盘接口的一种简单方法是在窗口消息处理程序中加入与WM_VSCROLL和WM_HSCROLL处理方式相仿,而且本质上相同的WM_KEYDOWN处理方法。不过这样子做是不聪明的,因为如果要修改滚动条的做法,就必须相对应地修改WM_KEYDOWN。

    为什么不简单地将每一种WM_KEYDOWN消息都翻译成同等效用的WM_VSCROLL或者WM_HSCROLL消息呢?通过向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发送假冒消息,我们可能会让WndProc认为它获得了卷动信息。

    在Windows中,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发送消息的函数叫做SendMessage,它所用的参数与传递到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的参数是相同的:

    SendMessage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在呼叫SendMessage时,Windows呼叫窗口句柄为hwnd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并把这四个参数传给它。当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完成消息处理之后,Windows把控制传回到SendMessage呼叫之后的下一道叙述。您发送消息过去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可以是同一个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同一程序中的其它窗口消息处理程序或者其它应用程序,中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

    下面说明在SYSMETS程序中使用SendMessage处理WM_KEYDOWN代码的方法:

    caseWM_KEYDOWN:
            
        switch (wParam)
            
       {
            
        case   VK_HOME: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TOP, 0) ;
            
                break ;
            
        case   VK_END: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BOTTOM, 0) ;
            
                break ;
            
    
        case   VK_PRIOR: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PAGEUP, 0) ;
            
                break ;
            

    至此,您已经有了大概观念了吧。我们的目标是为滚动条添加键盘接口,并且也正在这么做。通过把卷动消息发送到窗口消息处理程序,我们实作了用光标移动键进行卷动列的功能。现在您知道在SYSMETS3中为WM_VSCROLL消息加上SB_TOP和SB_BOTTOM处理码的原因了吧。在那里并没有用到它,但是现在处理Home和End键时就有用了。如程序6-1所示的SYSENTS4就加上了这些变化。编译这个程序时还需要用到第四章的SYSMETS.H文件。

    程序6-1 SYSMETS4
            
    SYSMETS4.C
            
    /*----------------------------------------------------------------------
            
      SYSMETS4.C -- System Metrics Display Program No. 4
            
                    (c) Charles Petzold, 1998
            
    ------------------------------------------------------------------------*/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ysmets.h"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UINT, WPARAM, LPARAM) ;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PSTR szCmdLine, int iCmdShow)
            
    {
            
        static TCHAR szAppName[]      = TEXT ("SysMets4") ;
            
        HWND                  hwnd ;
            
        MSG                   msg ;
            
        WNDCLASS              wndclass ;
            
       
            
        wndclass.style                = CS_HREDRAW | CS_VREDRAW ;
            
        wndclass.lpfnWndProc  = WndProc ;
            
        wndclass.cbClsExtra           = 0 ;
            
        wndclass.cbWndExtra           = 0 ;
            
        wndclass.hInstance            = hInstance ;
            
        wndclass.hIcon                = LoadIcon (NULL, IDI_APPLICATION) ;
            
        wndclass.hCursor              = LoadCursor (NULL, IDC_ARROW) ;
            
        wndclass.hbrBackground= (HBRUSH) GetStockObject (WHITE_BRUSH) ;
            
        wndclass.lpszMenuName= NULL ;
            
        wndclass.lpszClassName= szAppName ;
            
       
            
        if (!RegisterClass (&wndclass))
            
        {
            
                MessageBox (NULL, TEXT ("Program requires Windows NT!"),
            
                        szAppName, MB_ICONERROR) ;
            
                return 0 ;
            
        }
            
       
            
        hwnd = CreateWindow (szAppName, TEXT ("Get System Metrics No. 4"),
            
                                                            WS_OVERLAPPEDWINDOW | WS_VSCROLL | WS_HSCROLL,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NULL, NULL, hInstance, NULL) ;
            
       
            
        ShowWindow (hwnd, iCmdShow) ;
            
        UpdateWindow (hwnd) ;
            
       
            
        while (GetMessage (&msg, NULL, 0, 0))
            
        {
            
                TranslateMessage (&msg) ;
            
                DispatchMessage (&msg) ;
            
        }
            
                return msg.wParam ;
            
    }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static int  cxChar, cxCaps, cyChar, cxClient, cyClient, iMaxWidth ;
            
        HDC                   hdc ;
            
        int                   i, x, y, iVertPos, iHorzPos, iPaintBeg, iPaintEnd ;
            
        PAINTSTRUCT   ps ;
            
        SCROLLINFO    si ;
            
        TCHAR                 szBuffer[10] ;
            
        TEXTMETRIC    tm ;
            
       
            
        switch (message)
            
        {
            
        case   WM_CREATE:
            
                hdc = GetDC (hwnd) ;
            
            
            
                GetTextMetrics (hdc, &tm) ;
            
                cxChar= tm.tmAveCharWidth ;
            
                cxCaps= (tm.tmPitchAndFamily & 1 ? 3 : 2) * cxChar / 2 ;
            
                cyChar= tm.tmHeight + tm.tmExternalLeading ;
            
    
                ReleaseDC (hwnd, hdc) ;
            
    
                       // Save the width of the three columns
            
            
            
                iMaxWidth = 40 * cxChar + 22 * cxCaps ;
            
                return 0 ;
            
            
            
        case   WM_SIZE:
            
                cxClient              = LOWORD (lParam) ;
            
                cyClient              = HIWORD (lParam) ;
            
    
                       // Set vertical scroll bar range and page size
            
    
                si.cbSize     = sizeof (si) ;
            
                si.fMask      = SIF_RANGE | SIF_PAGE ;
            
                si.nMin       = 0 ;
            
                si.nMax       = NUMLINES - 1 ;
            
                si.nPage      = cyClient / cyChar ;
            
                SetScrollInfo (hwnd, SB_VERT, &si, TRUE) ;
            
    
                               // Set horizontal scroll bar range and page size
            
    
                si.cbSize     = sizeof (si) ;
            
                si.fMask      = SIF_RANGE | SIF_PAGE ;
            
                si.nMin       = 0 ;
            
                si.nMax       = 2 + iMaxWidth / cxChar ;
            
                si.nPage      = cxClient / cxChar ;
            
                SetScrollInfo (hwnd, SB_HORZ, &si, TRUE) ;
            
                return 0 ;
            
            
            
        case WM_VSCROLL:
            
                               // Get all the vertical scroll bar information
            
                si.cbSize     = sizeof (si) ;
            
                si.fMask      = SIF_ALL ;
            
                GetScrollInfo (hwnd, SB_VERT, &si) ;
            
    
                               // Save the position for comparison later on
            
    
                       iVertPos = si.nPos ;
            
    
                       switch (LOWORD (wParam))
            
                {
            
        case SB_TOP:
            
                si.nPos = si.nMin ;
            
                break ;
            
                 
            
        case SB_BOTTOM:
            
                si.nPos = si.nMax ;
            
                break ;
            
                 
            
        case SB_LINEUP:
            
                si.nPos -= 1 ;
            
                break ;
            
                
            
        case SB_LINEDOWN:
            
                si.nPos += 1 ;
            
                break ;
            
                 
            
        case SB_PAGEUP:
            
                si.nPos -= si.nPage ;
            
                break ;
            
                 
            
        case SB_PAGEDOWN:
            
                si.nPos += si.nPage ;
            
                break ;
            
                 
            
        case SB_THUMBTRACK:
            
                si.nPos = si.nTrackPos ;
            
                break ;
            
                 
            
                default:
            
                break ;       
            
                }
            
                       // Set the position and then retrieve it.  Due to adjustments
            
                       //   by Windows it might not be the same as the value set.
            
    
                si.fMask = SIF_POS ;
            
                SetScrollInfo (hwnd, SB_VERT, &si, TRUE) ;
            
                GetScrollInfo (hwnd, SB_VERT, &si) ;
            
    
                       // If the position has changed, scroll the window and update it
            
    
                if (si.nPos != iVertPos)
            
                {                  
            
                       ScrollWindow (hwnd, 0, cyChar * (iVertPos - si.nPos),
            
                                                                                     NULL, NULL) ;
            
                       UpdateWindow (hwnd) ;
            
                }
            
                return 0 ;
            
            
            
        case WM_HSCROLL:
            
                               // Get all the vertical scroll bar information
            
                si.cbSize             = sizeof (si) ;
            
                si.fMask              = SIF_ALL ;
            
    
                               // Save the position for comparison later on
            
    
                       GetScrollInfo (hwnd, SB_HORZ, &si) ;
            
                       iHorzPos      = si.nPos ;
            
    
                switch (LOWORD (wParam))
            
                {
            
        case SB_LINELEFT:
            
                si.nPos -= 1 ;
            
                break ;
            
                 
            
        case SB_LINERIGHT:
            
                si.nPos += 1 ;
            
                break ;
            
                 
            
        case SB_PAGELEFT:
            
                si.nPos -= si.nPage ;
            
                break ;
            
                 
            
        case SB_PAGERIGHT:
            
                si.nPos += si.nPage ;
            
                break ;
            
                 
            
        case SB_THUMBPOSITION:
            
                si.nPos = si.nTrackPos ;
            
                break ;
            
                 
            
                default:
            
                break ;
            
                }
            
                               // Set the position and then retrieve it.  Due to adjustments
            
                               //   by Windows it might not be the same as the value set.
            
    
                si.fMask = SIF_POS ;
            
                SetScrollInfo (hwnd, SB_HORZ, &si, TRUE) ;
            
                GetScrollInfo (hwnd, SB_HORZ, &si) ;
            
            
            
                               // If the position has changed, scroll the window
            
    
                if (si.nPos != iHorzPos)
            
                {
            
                       ScrollWindow (hwnd, cxChar * (iHorzPos - si.nPos), 0,
            
                       NULL, NULL) ;
            
                }
            
                return 0 ;
            
    
        case WM_KEYDOWN:
            
                switch (wParam)
            
        {
            
        case VK_HOME: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TOP, 0) ;
            
                break ;
            
                 
            
        case VK_END: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BOTTOM, 0) ;
            
                break ;
            
                 
            
        case VK_PRIOR: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PAGEUP, 0) ;
            
                break ;
            
                 
            
        case VK_NEXT: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PAGEDOWN, 0) ;
            
                break ;
            
                 
            
        case VK_UP: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LINEUP, 0) ;
            
                break ;
            
    
        case VK_DOWN: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LINEDOWN, 0) ;
            
                break ;
            
                 
            
        case VK_LEFT:
            
                SendMessage (hwnd, WM_HSCROLL, SB_PAGEUP, 0) ;
            
                break ;
            
                 
            
        case VK_RIGHT:
            
                SendMessage (hwnd, WM_HSCROLL, SB_PAGEDOWN, 0) ;
            
                break ;
            
                }
            
                return 0 ;
            
        case WM_PAINT:
            
                hdc = BeginPaint (hwnd, &ps) ;
            
                               // Get vertical scroll bar position
            
                si.cbSize             = sizeof (si) ;
            
                si.fMask              = SIF_POS ;
            
                GetScrollInfo (hwnd, SB_VERT, &si) ;
            
                iVertPos              = si.nPos ;
            
    
                               // Get horizontal scroll bar position
            
    
                GetScrollInfo (hwnd, SB_HORZ, &si) ;
            
                iHorzPos              = si.nPos ;
            
    
                               // Find painting limits
            
    
                iPaintBeg             = max (0, iVertPos + ps.rcPaint.top / cyChar) ;
            
                iPaintEnd             = min (NUMLINES - 1,
            
                iVertPos + ps.rcPaint.bottom / cyChar) ;
            
    
                for (i = iPaintBeg ; i <= iPaintEnd ; i++)
            
                {
            
                       x = cxChar * (1 - iHorzPos) ;
            
                       y = cyChar * (i - iVertPos) ;
            
                 
            
                TextOut (hdc, x, y,
            
                sysmetrics[i].szLabel,
            
                lstrlen (sysmetrics[i].szLabel)) ;
            
                 
            
                TextOut (hdc, x + 22 * cxCaps, y,
            
                sysmetrics[i].szDesc,
            
                lstrlen (sysmetrics[i].szDesc)) ;
            
                 
            
                SetTextAlign (hdc, TA_RIGHT | TA_TOP) ;
            
    
                TextOut (hdc, x + 22 * cxCaps + 40 * cxChar, y, szBuffer,
            
               wsprintf (szBuffer, TEXT ("%5d"),
            
                GetSystemMetrics (sysmetrics[i].iIndex))) ;
            
                 
            
                SetTextAlign (hdc, TA_LEFT | TA_TOP) ;
            
                }
            
    
                EndPaint (hwnd, &ps) ;
            
                return 0 ;
            
            
            
        case   WM_DESTROY:
            
                PostQuitMessage (0) ;
            
                return 0 ;
            
        }
            
                return DefWindowProc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
            

    字符消息

    前面讨论了利用位移状态信息把按键消息翻译为字符消息的方法,并且提到,仅利用转换状态信息还不够,因为还需要知道与国家/地区有关的键盘配置。由于这个原因,您不应该试图把按键消息翻译为字符代码。Windows会为您完成这一工作,在前面我们曾看到过以下的程序代码:

    while       (GetMessage (&msg, NULL, 0, 0))
            
    {
            
        TranslateMessage (&msg) ;
            
        DispatchMessage (&msg) ;
            
    }
            

    这是WinMain中典型的消息循环。GetMessage函数用队列中的下一个消息填入msg结构的字段。DispatchMessage以此消息为参数呼叫适当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

    在这两个函数之间是TranslateMessage函数,它将按键消息转换为字符消息。如果消息为WM_KEYDOWN或者WM_SYSKEYDOWN,并且按键与位移状态相组合产生一个字符,则TranslateMessage把字符消息放入消息队列中。此字符消息将是GetMessage从消息队列中得到的按键消息之后的下一个消息。

    四类字符消息

    字符消息可以分为四类,如表6-9所示。

    表6-9

     

     

    字符

    死字符

    非系统字符

    WM_CHAR

    WM_DEADCHAR

    系统字符

    WM_SYSCHAR

    WM_SYSDEADCHAR

    WM_CHAR和WM_DEADCHAR消息是从WM_KEYDOWN得到的;而WM_SYSCHAR和WM_SYSDEADCHAR消息是从WM_SYSKEYDOWN消息得到的(我将简要地讨论一下什么是死字符)。

    有一个好消息:在大多数情况下,Windows程序会忽略除WM_CHAR之外的任何消息。伴随四个字符消息的lParam参数与产生字符代码消息的按键消息之lParam参数相同。不过,参数wParam不是虚拟键码。实际上,它是ANSI或Unicode字符代码。

    这些字符消息是我们将文字传递给窗口消息处理程序时遇到的第一个消息。它们不是唯一的消息,其它消息伴随以0结尾的整个字符串。窗口消息处理程序是如何知道该字符是8位的ANSI字符还是16位的Unicode宽字符呢?很简单:任何与您用RegisterClassA(RegisterClass的ANSI版)注册的窗口类别相联系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都会获得含有ANSI字符代码的消息。如果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用RegisterClassW(RegisterClass的宽字符版)注册,那么传递给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的消息就带有Unicode字符代码。如果程序用RegisterClass注册窗口类别,那么在UNICODE标识符被定义时就呼叫RegisterClassW,否则呼叫RegisterClassA。

    除非在程序写作的时候混合了ANSI和Unicode的函数与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用WM_CHAR消息(及其它三种字符消息)说明的字符代码将是:

    (TCHAR) wParam
            

    同一个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可能会用到两个窗口类别,一个用RegisterClassA注册,而另一个用RegisterClassW注册。也就是说,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可能会获得一些ANSI字符代码消息和一些Unicode字符代码消息。如果您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需要晓得目前窗口是否处理Unicode消息,则它可以呼叫:

    fUnicode = IsWindowUnicode (hwnd) ;
            

    如果hwnd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获得Unicode消息,那么变量fUnicode将为TRUE,这表示窗口是用RegisterClassW注册的窗口类别。

    消息顺序

    因为TranslateMessage函数从WM_KEYDOWN和WM_SYSKEYDOWN消息产生了字符消息,所以字符消息是夹在按键消息之间传递给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的。例如,如果Caps Lock未打开,而使用者按下再释放A键,则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将接收到如表6-10所示的三个消息:

    表6-10

     

    消息

    按键或者代码

    WM_KEYDOWN

    「A」的虚拟键码(0x41)

    WM_CHAR

    「a」的字符代码(0x61)

    WM_KEYUP

    「A」的虚拟键码(0x41)

    如果您按下Shift键,再按下A键,然后释放A键,再释放Shift键,就会输入大写的A,而窗口消息处理程序会接收到五个消息,如表6-11所示:

    表6-11

     

    消息

    按键或者代码

    WM_KEYDOWN

    虚拟键码VK_SHIFT (0x10)

    WM_KEYDOWN

    「A」的虚拟键码(0x41)

    WM_CHAR

    「A」的字符代码(0x41)

    WM_KEYUP

    「A」的虚拟键码(0x41)

    WM_KEYUP

    虚拟键码VK_SHIFT(0x10)

    Shift键本身不产生字符消息。

    如果使用者按住A键,以使自动重复产生一系列的按键,那么对每条WM_KEYDOWN消息,都会得到一条字符消息,如表6-12所示:

    表6-12

     

    消息

    按键或者代码

    WM_KEYDOWN

    「A」的虚拟键码(0x41)

    WM_CHAR

    「a」的字符代码(0x61)

    WM_KEYDOWN

    「A」的虚拟键码(0x41)

    WM_CHAR

    「a」的字符代码(0x61)

    WM_KEYDOWN

    「A」的虚拟键码(0x41)

    WM_CHAR

    「a」的字符代码(0x61)

    WM_KEYDOWN

    「A」的虚拟键码(0x41)

    WM_CHAR

    「a」的字符代码(0x61)

    WM_KEYUP

    「A」的虚拟键码(0x41)

    如果某些WM_KEYDOWN消息的重复计数大于1,那么相应的WM_CHAR消息将具有同样的重复计数。

    组合使用Ctrl键与字母键会产生从0x01(Ctrl-A)到0x1A(Ctrl-Z)的ASCII控制代码,其中的某些控制代码也可以由表6-13列出的键产生:

    表6-13

     

    按键

    字符代码

    产生方法

    ANSI C控制字符

    Backspace

    0x08

    Ctrl-H

    

    Tab

    0x09

    Ctrl-I

    Ctrl-Enter

    0x0A

    Ctrl-J

    Enter

    0x0D

    Ctrl-M

    Esc

    0x1B

    Ctrl-[

     

    最右列给出了在ANSI C中定义的控制字符,它们用于描述这些键的字符代码。

    有时Windows程序将Ctrl与字母键的组合用作菜单快捷键(我将在第十章讨论),此时,不会将字母键转换成字符消息。

    处理控制字符

    处理按键和字符消息的基本规则是:如果需要读取输入到窗口的键盘字符,那么您可以处理WM_CHAR消息。如果需要读取光标键、功能键、Delete、Insert、Shift、Ctrl以及Alt键,那么您可以处理WM_KEYDOWN消息。

    但是Tab键怎么办?Enter、Backspace和Escape键又怎么办?传统上,这些键都产生表6-13列出的ASCII控制字符。但是在Windows中,它们也产生虚拟键码。这些键应该在处理WM_CHAR或者在处理WM_KEYDOWN期间处理吗?

    经过10年的考虑(回顾这些年来我写过的Windows程序代码),我更喜欢将Tab、Enter、Backspace和Escape键处理成控制字符,而不是虚拟键。我通常这样处理WM_CHAR:

    case WM_CHAR:
            
                //其它行程序
            
        switch (wParam)
            
        {
            
        case '':            // backspace
            
                //其它行程序
            
                break ;
            
        case '	':            // tab
            
                //其它行程序
            
                break ;
            
        case '
    ':            // linefeed
            
                //其它行程序
            
                break ;
            
    
        case '
    ':            // carriage return
            
                //其它行程序
            
                break ;
            
    
        default:                      // character codes
            
                //其它行程序
            
                break ;
            
        }
            
        return 0 ;
            

    死字符消息

    Windows程序经常忽略WM_DEADCHAR和WM_SYSDEADCHAR消息,但您应该明确地知道死字符是什么,以及它们工作的方式。

    在某些非U.S.英语键盘上,有些键用于给字母加上音调。因为它们本身不产生字符,所以称之为「死键」。例如,使用德语键盘时,对于U.S.键盘上的+/=键,德语键盘的对应位置就是一个死键,未按下Shift键时它用于标识锐音,按下Shift键时则用于标识抑音。

    当使用者按下这个死键时,窗口消息处理程序接收到一个wParam等于音调本身的ASCII或者Unicode代码的WM_DEADCHAR消息。当使用者再按下可以带有此音调的字母键(例如A键)时,窗口消息处理程序会接收到WM_CHAR消息,其中wParam等于带有音调的字母「a」的ANSI代码。

    因此,使用者程序不需要处理WM_DEADCHAR消息,原因是WM_CHAR消息已含有程序所需要的所有信息。Windows的做法甚至还设计了内部错误处理。如果在死键之后跟有不能带此音调符号的字母(例如「s」),那么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将在一行接收到两条WM_CHAR消息-前一个消息的wParam等于音调符号本身的ASCII代码(与传递到WM_DEADCHAR消息的wParam值相同),第二个消息的wParam等于字母s的ASCII代码。

    当然,要感受这种做法的运作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际操作。您必须加载使用死键的外语键盘,例如前面讲过的德语键盘。您可以这样设定:在「控制台」中选择「键盘」,然后选择「语系」页面标签。然后您需要一个应用程序,该程序可以显示它接收的每一个键盘消息的详细信息。下面的KEYVIEW1就是这样的程序。

    键盘消息和字符集

    本章剩下的范例程序有缺陷。它们不能在所有版本的Windows下都正常执行。这些缺陷不是特意引过程序代码中的;事实上,您也许永远不会遇到这些缺陷。只有在不同的键盘语言和键盘布局间切换,以及在多字节字符集的远东版Windows下执行程序时,这些问题才会出现-所以我不愿将它们称为「错误」。

    不过,如果程序使用Unicode编译并在Windows NT下执行,那么程序会执行得更好。我在第二章提到过这个问题,并且展示了Unicode对简化棘手的国际化问题的重要性。

    KEYVIEW1程序

    了解键盘国际化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检查Windows传递给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的键盘内容和字符消息。程序6-2所示的KEYVIEW1会对此有所帮助。该程序在显示区域显示Windows向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发送的8种不同键盘消息的全部信息。

    程序6-2 KEYVIEW1
            
    KEYVIEW1.C
            
    /*---------------------------------------------------------------------
            
        KEYVIEW1.C --Displays Keyboard and Character Messages
            
                                      (c) Charles Petzold, 1998
            
    ---------------------------------------------------------------------*/
            
    #include <windows.h>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UINT, WPARAM, LPARAM) ;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PSTR szCmdLine, int iCmdShow)
            
    {
            
        static TCHAR szAppName[]      = TEXT ("KeyView1") ;
            
        HWND                  hwnd ;
            
        MSG                   msg ;
            
        WNDCLASS              wndclass ;
            
       
            
        wndclass.style                       = CS_HREDRAW | CS_VREDRAW ;
            
        wndclass.lpfnWndProc          = WndProc ;
            
        wndclass.cbClsExtra           = 0 ;
            
        wndclass.cbWndExtra           = 0 ;
            
        wndclass.hInstance                   = hInstance ;
            
        wndclass.hIcon                      = LoadIcon (NULL, IDI_APPLICATION) ;
            
        wndclass.hCursor                     = LoadCursor (NULL, IDC_ARROW) ;
            
        wndclass.hbrBackground               = (HBRUSH) GetStockObject (WHITE_BRUSH) ;
            
        wndclass.lpszMenuName         = NULL ;
            
        wndclass.lpszClassName        = szAppName ;
            
    
        if (!RegisterClass (&wndclass))
            
        {
            
                MessageBox (NULL, TEXT ("This program requires Windows NT!"),
            
                                              szAppName, MB_ICONERROR) ;
            
                return 0 ;
            
        }
            
      
            
        hwnd = CreateWindow (szAppName, TEXT ("Keyboard Message Viewer #1"),
            
                                                      WS_OVERLAPPEDWINDOW,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NULL, NULL, hInstance, NULL) ;
            
       
            
        ShowWindow (hwnd, iCmdShow) ;
            
        UpdateWindow (hwnd) ;
            
       
            
        while (GetMessage (&msg, NULL, 0, 0))
            
        {
            
                TranslateMessage (&msg) ;
            
                DispatchMessage (&msg) ;
            
        }
            
                return msg.wParam ;
            
    }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static int   cxClientMax, cyClientMax, cxClient, cyClient, cxChar, cyChar ;
            
        static int   cLinesMax, cLines ;
            
        static PMSG  pmsg ;
            
        static RECT  rectScroll ;
            
        static TCHAR szTop[] = TEXT ("Message Key  Char ")
            
                                                              TEXT ("Repeat Scan Ext ALT Prev Tran") ;
            
        static TCHAR szUnd[] = TEXT ("_______        ___       ____     ")
            
                                                              TEXT ("______ ____ ___ ___ ____ ____") ;
            
    
        static TCHAR * szFormat[2] = {
            
                               TEXT ("%-13s %3d %-15s%c%6u %4d %3s %3s %4s %4s"),
            
                               TEXT ("%-13s  0x%04X%1s%c %6u %4d %3s %3s %4s %4s") } ;
            
                static TCHAR * szYes  = TEXT ("Yes") ;
            
                static TCHAR * szNo   = TEXT ("No") ;
            
                static TCHAR * szDown = TEXT ("Down") ;
            
                static TCHAR * szUp   = TEXT ("Up") ;
            
    
                static TCHAR * szMessage [] = {
            
                TEXT ("WM_KEYDOWN"),  TEXT ("WM_KEYUP"),
            
                TEXT ("WM_CHAR"),     TEXT ("WM_DEADCHAR"),
            
                TEXT ("WM_SYSKEYDOWN"),TEXT ("WM_SYSKEYUP"),
            
                TEXT ("WM_SYSCHAR"),  TEXT ("WM_SYSDEADCHAR") } ;
            
                HDC                   hdc ;
            
                int                   i, iType ;
            
                PAINTSTRUCT           ps ;
            
                TCHAR                 szBuffer[128], szKeyName [32] ;
            
                TEXTMETRIC            tm ;
            
      
            
        switch (message)
            
        {
            
        case WM_CREATE:
            
        case WM_DISPLAYCHANGE:
            
                               // Get maximum size of client area
            
                cxClientMax = GetSystemMetrics (SM_CXMAXIMIZED) ;
            
                cyClientMax = GetSystemMetrics (SM_CYMAXIMIZED) ;
            
    
                               // Get character size for fixed-pitch font
            
                hdc = GetDC (hwnd) ;
            
                SelectObject (hdc, GetStockObject (SYSTEM_FIXED_FONT)) ;
            
                GetTextMetrics (hdc, &tm) ;
            
                cxChar = tm.tmAveCharWidth ;
            
                cyChar = tm.tmHeight ;
            
    
                ReleaseDC (hwnd, hdc) ;
            
                               // Allocate memory for display lines
            
                if (pmsg)
            
                       free (pmsg) ;
            
                       cLinesMax = cyClientMax / cyChar ;
            
                       pmsg = malloc (cLinesMax * sizeof (MSG)) ;
            
                       cLines = 0 ;
            
                       // fall through
            
        case WM_SIZE:
            
                if (message == WM_SIZE)
            
                {
            
                       cxClient = LOWORD (lParam) ;
            
                       cyClient = HIWORD (lParam) ;
            
                }
            
                                       // Calculate scrolling rectangle
            
                rectScroll.left       = 0 ;
            
                rectScroll.right      = cxClient ;
            
                rectScroll.top        = cyChar ;
            
                rectScroll.bottom     = cyChar * (cyClient / cyChar) ;
            
    
                InvalidateRect (hwnd, NULL, TRUE) ;
            
                return 0 ;
            
            
            
        case WM_KEYDOWN:
            
        case WM_KEYUP:
            
        case WM_CHAR:
            
        case WM_DEADCHAR:
            
        case WM_SYSKEYDOWN:
            
        case WM_SYSKEYUP:
            
        case WM_SYSCHAR:
            
        case WM_SYSDEADCHAR:
            
                                       // Rearrange storage array
            
                for (i = cLinesMax - 1 ; i > 0 ; i--)
            
                {
            
                               pmsg[i] = pmsg[i - 1] ;
            
                }
            
                                       // Store new message
            
                pmsg[0].hwnd = hwnd ;
            
                pmsg[0].message = message ;
            
                pmsg[0].wParam = wParam ;
            
                pmsg[0].lParam = lParam ;
            
    
                cLines = min (cLines + 1, cLinesMax) ;
            
                                       // Scroll up the display
            
                ScrollWindow (hwnd, 0, -cyChar, &rectScroll, &rectScroll) ;
            
                break ;               // i.e., call DefWindowProc so Sys messages work
            
        case WM_PAINT:
            
                hdc = BeginPaint (hwnd, &ps) ;
            
                SelectObject (hdc, GetStockObject (SYSTEM_FIXED_FONT)) ;
            
                SetBkMode (hdc, TRANSPARENT) ;
            
                TextOut (hdc, 0, 0, szTop, lstrlen (szTop)) ;
            
                TextOut (hdc, 0, 0, szUnd, lstrlen (szUnd)) ;
            
    
                for (i = 0 ; i < min (cLines, cyClient / cyChar - 1) ; i++)
            
                {
            
                       iType =       pmsg[i].message == WM_CHAR ||
            
                                       pmsg[i].message == WM_SYSCHAR ||
            
                                       pmsg[i].message == WM_DEADCHAR ||
            
                                       pmsg[i].message == WM_SYSDEADCHAR ;
            
    
                       GetKeyNameText (pmsg[i].lParam, szKeyName,
            
                                              sizeof (szKeyName) / sizeof (TCHAR)) ;
            
    
                TextOut (hdc, 0, (cyClient / cyChar - 1 - i) * cyChar, szBuffer,
            
                wsprintf (szBuffer, szFormat [iType],
            
                szMessage [pmsg[i].message - WM_KEYFIRST],
            
                pmsg[i].wParam,
            
                (PTSTR) (iType ? TEXT (" ") : szKeyName),
            
                (TCHAR) (iType ? pmsg[i].wParam : ' '),
            
                LOWORD (pmsg[i].lParam),
            
                HIWORD (pmsg[i].lParam) & 0xFF,
            
                               0x01000000 & pmsg[i].lParam ? szYes  : szNo,
            
                               0x20000000 & pmsg[i].lParam ? szYes  : szNo,
            
                               0x40000000 & pmsg[i].lParam ? szDown : szUp,
            
                               0x80000000 & pmsg[i].lParam ? szUp   : szDown)) ;
            
                }
            
                EndPaint (hwnd, &ps) ;
            
                return 0 ;
            
    
        case   WM_DESTROY:
            
                PostQuitMessage (0) ;
            
                return 0 ;
            
        }
            
        return DefWindowProc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
            

    KEYVIEW1显示窗口消息处理程序接收到的每次按键和字符消息的内容,并将这些消息储存在一个MSG结构的数组中。该数组的大小依据最大化窗口的大小和等宽的系统字体。如果使用者在程序执行时调整了视讯显示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KEYVIEW1接收WM_DISPLAYCHANGE消息),将重新分配此数组。KEYVIEW1使用标准C的malloc函数为数组配置内存。

    图6-2给出了在键入「Windows」之后KEYVIEW1的屏幕显示。第一列显示了键盘消息;第二列在键名称的前面显示了按键消息的虚拟键代码,此代码是经由GetKeyNameText函数取得的;第三列(标注为「Char」)在字符本身的后面显示字符消息的十六进制字符代码。其余六列显示了lParam消息参数中六个字段的状态。


     

    图6-2 KEYVIEW1的屏幕显示

    为便于以分行的方式显示此信息,KEYVIEW1使用了等宽字体。与前一章所讨论的一样,这需要呼叫GetStockObject和SelectObject:

    SelectObject (hdc, GetStockObject (SYSTEM_FIXED_FONT)) ;
            

    KEYVIEW1在显示区域上部画了一个标题以确定分成九行。此列文字带有底线。虽然可以建立一种带底线的字体,但这里使用了另一种方法。我定义了两个字符串变量szTop(有文字)和szUnd(有底线),并在WM_PAINT消息处理期间将它们同时显示在窗口顶部的同一位置。通常,Windows以一种「不透明」的方式显示文字,也就是说显示字符时Windows将擦除字符背景区。这将导致第二个字符串(szUnd)擦除掉前一个(szTop)。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可将设备内容切换到「透明」模式:

    SetBkMode (hdc, TRANSPARENT) ;
            

    这种加底线的方法只有在使用等宽字体时才可行。否则,底线字符将无法与显现在底线上面的字符等宽。

    外语键盘问题

    如果您执行美国英语版本的Windows,那么您可安装不同的键盘布局,并输入外语。可以在 控制台键盘中安装外语键盘布局。选择 语系页面标签,按下新增 键。要查看死键的工作方式,您可能想安装「德语」键盘。此外,我还要讨论「俄语」和「希腊语」的键盘布局,因此您也可安装这些键盘布局。如果在「键盘」显示的列表中找不到「俄语」和「希腊语」的键盘布局,则需要安装多语系支持:从「控制台」中选择 新增/删除程序,然后选择 Windows安装程序页面卷标,确认选中 多语系支持复选框。在任何情况下,这些变更都需要原始的Windows光盘。

    安装完其它键盘布局后,您将在工作列右侧的通知区看到一个带有两个字母代码的蓝色框。如果内定的是英语,那么这两个字母是「EN」。单击此图标,将得到所有已安装键盘布局的列表。从中单击需要的键盘布局即可更改目前活动程序的键盘。此改变只影响目前活动的程序。

    现在开始进行实验。不使用UNICODE标识符定义来编译KEYVIEW1程序(在本书附带的光盘中,非Unicode版本的KEYVIEW1程序位于RELEASE子目录)。在美国英语版本的Windows下执行该程序,并输入字符『abcde』。 WM_CHAR消息与您所期望的一样:ASCII字符代码0x61、0x62、0x63、0x64和0x65以及字母a、b、c、d和e。

    现在,KEYVIEW1还在执行,选择德语键盘布局。按下=键然后输入一个元音(a、e、i、o或者u)。=键将产生一个WM_DEADCHAR消息,元音产生一个WM_CHAR消息和(单独的)字符代码0xE1、0xE9、0xED、0xF3、0xFA和字符á、é、í、ó或ú。这就是死键的工作方式。

    现在选择希腊键盘布局。输入『abcde』,您会得到什么?您将得到WM_CHAR消息和字符代码0xE1、0xE2、0xF8、0xE4、0xE5和字符á、狻ⅱ、� 和濉T谡饫镉行┳址�荒苷�废允尽D训滥�挥Ω玫玫较@白帜副碇械淖帜嘎穑�

    现在切换到俄语键盘并重新输入『abcde』。现在您得到WM_CHAR消息和字符代码0xF4、0xE8、0xF1、0xE2和0xF3,以及字符簟ⅷāⅠ、� 和ó。而且,还是有些字母不能正常显示。您应从斯拉夫字母表中得到这些字母。

    问题在于:您已经切换键盘以产生不同的字符代码,但您还没有将此切换通知GDI,好让GDI能选择适当的符号来显示解释这些字符代码。

    如果您非常勇敢,还有可用的备用PC,并且是专业或全球版Microsoft Developer Network(MSDN)的订阅户,那么您也许想安装(例如)希腊版的Windows,您还可以把那四种键盘布局(英语、希腊语、德语和俄语)安装上去。现在执行KEYLOOK1,切换到英语键盘布局,然后输入『abcde』。您应得到ASCII字符代码0x61、0x62、0x63、0x64和0x65以及字符a、b、c、d和e(并且您可以放心:即使在希腊版,ASCII还是正常通行的)。

    在希腊版的Windows中,切换到希腊键盘布局并输入『abcde』。您将得到WM_CHAR消息和字符代码0xE1、0xE2、0xF8、0xE4和0xE5。这与您在安装希腊键盘布局的英语版Windows中得到的字符代码相同。但现在显示的字符是、、、和。这些确实是小写的希腊字母alpha、beta、psi、delta和epsilon(gamma怎么了?是这样,如果使用希腊版的Windows,那么您将使用键帽上带有希腊字母的键盘。与英语c相对应的键正好是psi。gamma由与英语g相对应的键产生。您可在Nadine Kano编写的《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Software for Windows 95 and Windows NT》的第587页看到完整的希腊字母表)。

    继续在希腊版的Windows下运行KEYVIEW1,切换到德语键盘布局。输入『=』键,然后依次输入a、e、i、o和u。您将得到WM_CHAR消息和字符代码0xE1、0xE9、0xED、0xF3和0xFA。这些字符代码与安装德语键盘布局的英语版Windows中的一样。不过,显示的字符却是、、、和ϊ,而不是正确的á、é、í、ó和ú。

    现在切换到俄语键盘并输入『abcde』。您会得到字符代码0xF4、0xE8、0xF1、0xE2和0xF3,这与安装俄语键盘的英语版Windows中得到的一样。不过,显示的字符是、、、和,而不是斯拉夫字母表中的字母。

    您还可安装俄语版的Windows。现在您可以猜到,英语和俄语键盘都可以工作,而德语和希腊语则不行。

    现在,如果您真的很勇敢,您还可安装日语版的Windows并执行KEYVIEW1。如果再依美国键盘输入,那么您将输入英语文字,一切似乎都正常。不过,如果切换到德语、希腊语或者俄语键盘布局,并且试著作上述介绍的任何练习,您将看到以点显示的字符。如果输入大写的字母-无论是带重音符号的德语字母、希腊语字母还是俄语字母-您将看到这些字母显示为日语中用于拼写外来语的片假名。您也许对输入片假名感兴趣,但那不是德语、希腊语或者俄语。

    远东版本的Windows包括一个称作「输入法编辑器」(IME)的实用程序,该程序显示为浮动的工具列,它允许您用标准键盘输入象形文字,即汉语、日语和朝鲜语中使用的复杂字符。一般来说,输入一组字母后,组成的字符将显示在另一个浮动窗口内。然后按 Enter键,合成的字符代码就发送到了活动窗口(即KEYVIEW1)。KEYVIEW1几乎没什么响应-WM_CHAR消息带来的字符代码大于128,但这些代码没有意义(Nadine Kano的书中有许多关于使用IME的内容)。

    这时,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KEYLOOK1显示错误字符的例子-当执行安装了俄语或希腊语键盘布局的英语版Windows时,当执行安装了俄语或德语键盘布局的希腊版Windows时,以及执行安装了德语、俄语或者希腊语键盘布局的俄语版Windows时,都是这样。我们也看到了从日语版Windows的输入法编辑器输入字符时的错误显示。

    字符集和字体

    KEYLOOK1的问题是字体问题。用于在屏幕上显示字符的字体和键盘接收的字符代码不一致。因此,让我们看一下字体。

    我将在第十七章进行详细讨论,Windows支持三类字体-点阵字体、向量字体和(从Windows 3.1开始的)TrueType字体。

    事实上向量字体已经过时了。这些字体中的字符由简单的线段组成,但这些线段没有定义填入区域。向量字体可以较好地缩放到任意大小,但字符通常看上去有些单薄。

    TrueType字体是定义了填入区域的文字轮廓字体。TrueType字体可缩放;而且该字符的定义包括「提示」,以消除可能带来的文字不可见或者不可读的圆整问题。使用TrueType字体,Windows就真正实现了WYSIWYG(「所见即所得」),即文字在视讯显示器显示与打印机输出完全一致。

    在点阵字体中,每个字符都定义为与视讯显示器上的图素对应的位点阵。点阵字体可拉伸到较大的尺寸,但看上去带有锯齿。点阵字体通常被设计成方便在视讯显示器上阅读的字体。因此,Windows中的标题列、菜单、按钮和对话框的显示文字都使用点阵字体。

    在内定的设备内容下获得的点阵字体称为系统字体。您可通过呼叫带有SYSTEM_FONT标识符的GetStockObject函数来获得字体句柄。KEYVIEW1程序选择使用SYSTEM_FIXED_FONT表示的等宽系统字体。GetStockObject函数的另一个选项是OEM_FIXED_FONT。

    这三种字体有(各自的)字体名称-System、FixedSys和Terminal。程序可以在CreateFont或者CreateFontIndirect函数呼叫中使用字体名称来指定字体。这三种字体储存在两组放在Windows目录内的FONTS子目录下的三个文件中。Windows使用哪一组文件取决于「控制台」里的「显示器」是选择显示「小字体」还是「大字体」(亦即,您希望Windows假定视讯显示器是96 dpi的分辨率还是120 dpi的分辨率)。表6-14总结了所有的情况:

    表6-14

     

    GetStockObject标识符

    字体名称

    小字体文件

    大字体文件

    SYSTEM_FONT

    System

    VGASYS.FON

    8514SYS.FON

    SYSTEM_FIXED_FONT

    FixedSys

    VGAFIX.FON

    8514FIX.FON

    OEM_FIXED_FONT

    Terminal

    VGAOEM.FON

    8514OEM.FON

    在文件名称中,「VGA」指的是视频图形数组(Video Graphics Array),IBM在1987年推出的显示卡。这是IBM第一块可显示640×480图素大小的PC显示卡。如果在「控制台」的「显示器」中选择了「小字体」(表示您希望Windows假定视讯显示的分辨率为96 dpi),则Windows使用的这三种字体文件名将以「VGA」开头。如果选择了「大字体」(表示您希望分辨率为120 dpi),Windows使用的文件名将以「8514」开头。8514是IBM在1987年推出的另一种显示卡,它的最大显示尺寸为1024×768。

    Windows不希望您看到这些文件。这些文件的属性设定为系统和隐藏,如果用Windows Explorer来查看FONTS子目录的内容,您是不会看到它们的,即使选择了查看系统和隐藏文件也不行。从开始菜单选择「寻找」选项来寻找文件名满足 *.FON限定条件的文件。这时,您可以双击文件名来查看字体字符是些什么。

    对于许多标准控件和使用者接口组件,Windows不使用系统字体。相反地,使用名称为MS Sans Serif的字体(「MS」代表Microsoft)。这也是一种点阵字体。文件(名为SSERIFE.FON)包含依据96 dpi视讯显示器的字体,点值为8、10、12、14、18和24。您可在GetStockObject函数中使用DEFAULT_GUI_FONT标识符来得到该字体。Windows使用的点值取决于「控制台」的「显示」中选择的显示分辨率。

    到目前为止,我已提到四种标识符,利用这四种标识符,您可以用GetStockObject来获得用于设备内容的字体。还有三种其它字体标识符:ANSI_FIXED_FONT、ANSI_VAR_FONT和DEVICE_DEFAULT_FONT。为了开始处理键盘和字符显示问题,让我们先看一下Windows中的所有备用字体。显示这些字体的程序是STOKFONT,如程序6-3所示。

    程序6-3 STOKFONT
            
    STOKFONT.C
            
    /*----------------------------------------------------------------------
            
        STOKFONT.C -- Stock Font Objects
            
                               (c) Charles Petzold, 1998
            
    -----------------------------------------------------------------------*/
            
    #include <windows.h>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UINT, WPARAM, LPARAM) ;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PSTR szCmdLine, int iCmdShow)
            
    {
            
        static TCHAR szAppName[] = TEXT ("StokFont") ;
            
        HWND                  hwnd ;
            
        MSG                 msg ;
            
        WNDCLASS              wndclass ;
            
       
            
        wndclass.style                = CS_HREDRAW | CS_VREDRAW ;
            
        wndclass.lpfnWndProc  = WndProc ;
            
        wndclass.cbClsExtra           = 0 ;
            
        wndclass.cbWndExtra           = 0 ;
            
        wndclass.hInstance            = hInstance ;
            
        wndclass.hIcon                = LoadIcon (NULL, IDI_APPLICATION) ;
            
        wndclass.hCursor              = LoadCursor (NULL, IDC_ARROW) ;
            
        wndclass.hbrBackground= (HBRUSH) GetStockObject (WHITE_BRUSH) ;
            
        wndclass.lpszMenuName = NULL ;
            
        wndclass.lpszClassName= szAppName ;
            
       
            
        if (!RegisterClass (&wndclass))
            
        {
            
                MessageBox (  NULL, TEXT ("Program requires Windows NT!"),
            
                                                             szAppName, MB_ICONERROR) ;
            
                return 0 ;
            
        }
            
       
            
        hwnd = CreateWindow ( szAppName, TEXT ("Stock Fonts"),
            
                                                             WS_OVERLAPPEDWINDOW | WS_VSCROLL,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NULL, NULL, hInstance, NULL) ;
            
       
            
        ShowWindow (hwnd, iCmdShow) ;
            
        UpdateWindow (hwnd) ;
            
        while (GetMessage (&msg, NULL, 0, 0))
            
        {
            
                TranslateMessage (&msg) ;
            
                DispatchMessage (&msg) ;
            
        }
            
        return msg.wParam ;
            
    }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 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LPARAM lParam)
            
    {
            
        static struct
            
        {
            
                int     idStockFont ;
            
                TCHAR * szStockFont ;
            
        }
            
        stockfont [] = { OEM_FIXED_FONT,             "OEM_FIXED_FONT",
            
                                              ANSI_FIXED_FONT,      "ANSI_FIXED_FONT",  
            
                                              ANSI_VAR_FONT,        "ANSI_VAR_FONT",
            
                                              SYSTEM_FONT,          "SYSTEM_FONT",
            
                                              DEVICE_DEFAULT_FONT,"DEVICE_DEFAULT_FONT",
            
                                              SYSTEM_FIXED_FONT,    "SYSTEM_FIXED_FONT",
            
                                              DEFAULT_GUI_FONT,     "DEFAULT_GUI_FONT" } ;
            
    
        static int  iFont, cFonts = sizeof stockfont / sizeof stockfont[0] ;
            
        HDC                   hdc ;
            
        int                   i, x, y, cxGrid, cyGrid ;
            
        PAINTSTRUCT   ps ;
            
        TCHAR                 szFaceName [LF_FACESIZE], szBuffer [LF_FACESIZE + 64] ;
            
        TEXTMETRIC  tm ;
            
        switch (message)
            
        {
            
        case   WM_CREATE:
            
                SetScrollRange (hwnd, SB_VERT, 0, cFonts - 1, TRUE) ;
            
                return 0 ;
            
    
        case   WM_DISPLAYCHANGE:
            
                InvalidateRect (hwnd, NULL, TRUE) ;
            
                return 0 ;
            
    
        case   WM_VSCROLL:
            
                switch (LOWORD (wParam))
            
                {     
            
                case SB_TOP:       iFont = 0 ;                   break ;
            
        case SB_BOTTOM:          iFont = cFonts - 1 ;      break ;
            
                case SB_LINEUP:
            
                case SB_PAGEUP:   iFont -= 1 ;                     break ;
            
        case SB_LINEDOWN:
            
        case SB_PAGEDOWN:             iFont += 1 ;                         break ;
            
        case SB_THUMBPOSITION:iFont = HIWORD (wParam) ;     break ;
            
                }
            
                iFont = max (0, min (cFonts - 1, iFont)) ;
            
                SetScrollPos (hwnd, SB_VERT, iFont, TRUE) ;
            
                InvalidateRect (hwnd, NULL, TRUE) ;
            
                return 0 ;
            
    
        case   WM_KEYDOWN:
            
                switch (wParam)
            
                {
            
                case VK_HOME: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TOP, 0) ;    break ;
            
                case VK_END: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BOTTOM, 0) ;   break ;
            
                case VK_PRIOR:
            
                case VK_LEFT:
            
                case VK_UP: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LINEUP, 0) ;   break ;
            
                case VK_NEXT:
            
                case VK_RIGHT:
            
                case VK_DOWN: SendMessage (hwnd, WM_VSCROLL, SB_PAGEDOWN, 0) ; break ;
            
                }
            
                return 0 ;
            
    
        case   WM_PAINT:
            
                hdc = BeginPaint (hwnd, &ps) ;
            
    
                SelectObject (hdc, GetStockObject (stockfont[iFont].idStockFont)) ;
            
                GetTextFace (hdc, LF_FACESIZE, szFaceName) ;
            
                GetTextMetrics (hdc, &tm) ;
            
               cxGrid = max (3 * tm.tmAveCharWidth, 2 * tm.tmMaxCharWidth) ;
            
                cyGrid = tm.tmHeight + 3 ;
            
    
                TextOut (hdc, 0, 0, szBuffer,
            
                wsprintf (    szBuffer, TEXT (" %s: Face Name = %s, CharSet = %i"),
            
                                       stockfont[iFont].szStockFont,
            
                                       szFaceName, tm.tmCharSet)) ;
            
    
        SetTextAlign (hdc, TA_TOP | TA_CENTER) ;
            
                //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ines
            
                for (i = 0 ; i < 17 ; i++)
            
                {
            
                       MoveToEx (hdc, (i + 2) * cxGrid,  2 * cyGrid, NULL) ;
            
                      LineTo   (hdc, (i + 2) * cxGrid, 19 * cyGrid) ;
            
    
                       MoveToEx (hdc,      cxGrid, (i + 3) * cyGrid, NULL) ;
            
                       LineTo   (hdc, 18 * cxGrid, (i + 3) * cyGrid) ;
            
                }
            
                               //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eadings
            
    
                for (i = 0 ; i < 16 ; i++)
            
                {
            
                TextOut (hdc, (2 * i + 5) * cxGrid / 2, 2 * cyGrid + 2, szBuffer,
            
                wsprintf (szBuffer, TEXT ("%X-"), i)) ;
            
    
                TextOut (hdc, 3 * cxGrid / 2, (i + 3) * cyGrid + 2, szBuffer,
            
                wsprintf (szBuffer, TEXT ("-%X"), i)) ;
            
                }
            
                               // characters
            
    
                for (y = 0 ; y < 16 ; y++)
            
                for (x = 0 ; x < 16 ; x++)
            
                {
            
                TextOut (hdc, (2 * x + 5) * cxGrid / 2,
            
                                                                     (y + 3) * cyGrid + 2, szBuffer,
            
                wsprintf (szBuffer, TEXT ("%c"), 16 * x + y)) ;
            
             }
            
    
                EndPaint (hwnd, &ps) ;
            
                return 0 ;
            
            
            
        case   WM_DESTROY:
            
                PostQuitMessage (0) ;
            
                return 0 ;
            
        }
            
        return DefWindowProc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
            

    这个程序相当简单。它使用滚动条和光标移动键让您选择显示七种备用字体之一。该程序在一个网格中显示一种字体的256个字符。顶部的标题和网格的左侧显示字符代码的十六进制值。

    在显示区域的顶部,STOKFONT用GetStockObject函数显示用于选择字体的标识符。它还显示由GetTextFace函数得到的字体样式名称和TEXTMETRIC结构的tmCharSet字段。这个「字符集标识符」对理解Windows如何处理外语版本的Windows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在美国英语版本的Windows中执行STOKFONT,那么您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将显示使用OEM_FIXED_FONT标识符呼叫GetStockObject函数得到的字体。如图6-3所示。


     

    图6-3 美国版Windows中的OEM_FIXED_FONT

    在本字符集中(与本章其它部分一样),您将看到一些ASCII。但请记住ASCII是7位代码,它定义了从代码0x20到0x7E的可显示字符。到IBM开发出IBM PC原型机时,8位字节代码已被稳固地建立起来,因此可使用全8位代码作为字符代码。IBM决定使用一系列由线和方块组成的字符、带重音字母、希腊字母、数学符号和一些其它字符来扩展ASCII字符集。许多文字模式的MS-DOS程序在其屏幕显示中都使用绘图字符,并且许多MS-DOS程序都在文件中使用了一些扩展字符。

    这个特殊的字符集给Windows最初的开发者带来了一个问题。一方面,因为Windows有完整的图形程序设计语言,所以线和方块字元在Windows中不需要。因此,这些字符使用的48个代码最好用于许多西欧语言所需要的附带重音字母。另一方面,IBM字符集定义了一个无法完全忽略的标准。

    因此,Windows最初的开发者决定支持IBM字符集,但将其重要性降低到第二位-它们大多用于在窗口中执行的旧MS-DOS应用程序,和需要使用由MS-DOS应用程序建立文件的Windows程序。Windows应用程序不使用IBM字符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要性日渐衰退。然而,如果需要,您还是可以使用。在此环境下,「OEM」指的就是「IBM」。

    (您应知道外语版本的Windows不必支持与美国英语版相同的OEM字符集。其它国家有其自己的MS-DOS字符集。这是个独立的问题,就不在本书中讨论了。)

    因为IBM字符集被认为不适合Windows,于是选择了另一种扩展字符集。此字符集称作「ANSI字符集」,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制定,但它实际上是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也就是ISO标准8859。它还称为Latin 1、Western European、或者代码页1252。图6-4显示了ANSI字符集的一个版本-美国英语版Windows的系统字体。


     

    图6-4 美国版Windows中的SYSTEM_FONT

    粗的垂直条表示这些字符代码没有定义。注意,代码0x20到0x7E还是ASCII。此外,ASCII控制字符(0x00到0x1F以及0x7F)并不是可显示字符。它们本应如此。

    代码0xC0到0xFF使得ANSI字符集对外语版Windows来说非常重要。这些代码提供64个在西欧语言中普遍使用的字符。字符0xA0,看起来像空格,但实际上定义为非断开空格,例如「WW II」中的空格。

    之所以说这是ANSI字符集的「一个版本」,是因为存在代码0x80到0x9F的字符。等宽的系统字体只包括其中的两个字符,如图6-5所示。


     

    图6-5 美国版Windows中的SYSTEM_FIXED_FONT

    在Unicode中,代码0x0000到0x007F与ASCII相同,代码0x0080到0x009F复制了0x0000到0x001F的控制字符,代码0x00A0到0x00FF与Windows中使用的ANSI字符集相同。

    如果执行德语版的Windows,那么当您用SYSTEM_FONT或者SYSTEM_FIXED_FONT标识符来呼叫GetStockObject函数时会得到同样的ANSI字符集。其它西欧版Windows也是如此。ANSI字符集中含有这些语言所需要的所有字符。

    不过,当您执行希腊版的Windows时,内定的字符集就改变了。相反地,SYSTEM_FONT如图6-6所示。


     

    图6-6 希腊版Windows中的SYSTEM_FONT

    SYSTEM_FIXED_FONT有同样的字符。注意从0xC0到0xFF的代码。这些代码包含希腊字母表中的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当您执行俄语版Windows时,内定的字符集如图6-7所示。


     

    图6-7 俄语版Windows中的SYSTEM_FONT

    此外, 注意斯拉夫字母表中的大写和小写字母占用了代码0xC0和0xFF。

    图6-8显示了日语版Windows的SYSTEM_FONT。从0xA5到0xDF的字符都是片假名字母表的一部分。


     

    图6-8 日语版Windows中的SYSTEM_FONT

    图6-8所示的日文系统字体不同于前面显示的那些,因为它实际上是双字节字符集(DBCS),称为「Shift-JIS」(「JIS」代表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从0x81到0x9F以及从0xE0到0xFF的大多数字符代码实际上只是双字节代码的第一个字节,其第二个字节通常在0x40到0xFC的范围内(关于这些代码的完整表格,请参见Nadine Kano书中的附录G)。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看KEYVIEW1中的问题在哪里:如果您安装了希腊键盘布局并键入『abcde』,不考虑执行的Windows版本,Windows将产生WM_CHAR消息和字符代码0xE1、0xE2、0xF8、0xE4和0xE5。但只有执行带有希腊系统字体的希腊版Windows时,这些字符代码才能与、、、和相对应。

    如果您安装了俄语键盘布局并敲入『abcde』,不考虑所使用的Windows版本,Windows将产生WM_CHAR消息和字符代码0xF4、0xE8、0xF1、0xE2和0xF3。但只有在使用俄语版Windows或者使用斯拉夫字母表的其它语言版,并且使用斯拉夫系统字体时,这些字符代码才会与字符φ、и、с、в和у相对应。

    如果您安装了德语键盘布局并按下=键(或者位于同一位置的键),然后按下a、e、i、o或者u键,不考虑使用的Windows版本,Windows将产生WM_CHAR消息和字符代码0xE1、0xE9、0xED、0xF3和0xFA。只有执行西欧版或者美国版的Windows时,也就是说有西欧系统字体,这些字符代码才会和字符amp;nbsp;á、é、í、ó和ú相对应。

    如果安装了美国英语键盘布局,则您可在键盘上键入任何字符,Windows将产生WM_CHAR消息以及与字符正确匹配的字符代码。

    Unicode怎么样?

    我在第二章谈到过Windows NT支持的Unicode有助于为国际市场程序写作。让我们编译一下定义了UNICODE标识符的KEYVIEW1,并在不同版本的Windows NT下执行(在本书附带的光盘中,Unicode版的KEYVIEW1位于DEBUG目录中)。

    如果程序编译时定义了UNICODE标识符,则「KeyView1」窗口类别就用RegisterClassW函数注册,而不是RegisterClassA函数。这意味着任何带有字符或文字数据的消息传递给WndProc时都将使用16位字符而不是8位字符。特别是WM_CHAR消息,将传递16位字符代码而不是8位字符代码。

    请在美国英语版的Windows NT下执行Unicode版的KEYVIEW1。这里假定您已经安装了至少三种我们试验过的键盘布局-即德语、希腊语和俄语。

    使用美国英语版的Windows NT,并安装了英语或者德语的键盘布局,Unicode版的KEYVIEW1在工作时将与非Unicode版相同。它将接收相同的字符代码(所有0xFF或者更低的值),并显示同样正确的字符。这是因为最初的256个Unicode字符与Windows中使用的ANSI字符集相同。

    现在切换到希腊键盘布局,并键入『abcde』。WM_CHAR消息将含有Unicode字符代码0x03B1、 0x03B2、0x03C8、 0x03B4和0x03B5。注意,我们先看到的字符代码值比0xFF高。这些Unicode字符代码与希腊字母、、、d和相对应。不过,所有这五个字符都显示为方块!这是因为SYSTEM_FIXED_FONT只含有256个字符。

    现在切换到俄语键盘布局,并键入『abcde』。KEYVIEW1显示WM_CHAR消息和Unicode字符代码0x0444、0x0438、0x0441、0x0432和0x0443,这些字符对应于斯拉夫字母φ、и、с、в和у。不过,所有这五个字母也显示为实心方块。

    简言之,非Unicode版的KEYVIEW1显示错误字符的地方,Unicode版的KEYVIEW1就显示实心方块,以表示目前的字体没有那种特殊字符。虽然我不愿说Unicode版的KEYVIEW1是非Unicode版的改进,但事实确实如此。非Unicode版显示错误字符,而Unicode版不会这样。

    Unicode和非Unicode版KEYVIEW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两个方面。

    首先,WM_CHAR消息伴随一个16位字符代码,而不是8位字符代码。在非Unicode版本的KEYVIEW1中,8位字符代码的含义取决于目前活动的键盘布局。如果来自德语键盘,则0xE1代码表示á,如果来自希腊语键盘则代表,如果来自俄语键盘则代表。在Unicode版本程序中,16位字符代码的含义很明确:a字符是0x00E1,字符是0x03B1,而字符是0x0431。

    第二,Unicode的TextOutW函数显示的字符依据16位字符代码,而不是非Unicode的TextOutA函数的8位字符代码。因为这些16位字符代码含义明确,GDI可以确定目前在设备内容中选择的字体是否可显示每个字符。

    在美国英语版Windows NT下执行Unicode版的KEYVIEW1多少让人感到有些迷惑,因为它所显示的就好像GDI只显示了0x0000到0x00FF之间的字符代码,而没有显示高于0x00FF的代码。也就是说,只是在字符代码和系统字体中256个字符之间简单的一对一映射。

    然而,如果安装了希腊或者俄语版的Windows NT,您将发现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例如,如果安装了希腊版的Windows NT,则美国英语、德语、希腊语和俄语键盘将会产生与美国英语版Windows NT同样的Unicode字符代码。不过,希腊版的Windows NT将不显示德语重音字符或者俄语字符,因为这些字符并不在希腊系统字体中。同样,俄语版的Windows NT也不显示德语重音字符或者希腊字符,因为这些字符也不在俄语系统字体中。

    其中,Unicode版的KEYVIEW1的区别在日语版Windows NT下更具戏剧性。您从IME输入日文字符,这些字符可以正确显示。唯一的问题是格式:因为日文字符通常看起来非常复杂,它们的显示宽度是其它字符的两倍。

    TrueType 和大字体

    我们使用的点阵字体(在日文版Windows中带有附加字体)最多包括256个字符。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当假定字符代码是8位时,点阵字体文件的格式就跟早期Windows时代的样子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使用SYSTEM_FONT或者SYSTEM_FIXED_FONT时,某些语言中一些字符总不能正确显示(日本系统字体有点不同,因为它是双字节字符集;大多数字符实际上保存在TrueType集合文件中,文件扩展名是.TTC)。

    TrueType字体包含的字符可以多于256个。并不是所有TrueType字体中的字符都多于256个,但Windows 98和Windows NT中的字体包含多于256个字符。或者,安装了多语系支持后,TrueType字体中也包含多于256个字符。在「 控制台」的「新增 /删除程序」中,单击「Windows 安装程序」页面卷标,并确保选中了「 多语系支持」。这个多语系支持包括五个字符集:波罗的海语系、中欧语系、斯拉夫语系、希腊语系和土耳其语系。波罗的海语系字符集用于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中欧字符集用于阿尔巴尼亚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斯洛伐克语和斯洛文尼亚语。斯拉夫字符集用于保加利亚语、白俄罗斯语、俄语、塞尔维亚语和乌克兰语。

    Windows 98中的TrueType字体支持这五种字符集,再加上西欧(ANSI)字符集,西欧字符集实际上用于其它所有语言,但远东语言(汉语、日语和朝鲜语)除外。支持多种字符集的TrueType字体有时也称为「大字体」。在这种情况下的「大」并不是指字符的大小,而是指数量。

    即使在非Unicode程序中也可利用大字体,这意味着可以用大字体显示几种不同字母表中的字符。然而,为了要将得到的字体选进设备内容,还需要GetStockObject以外的函数。

    函数CreateFont和CreateFontIndirect建立了一种逻辑字体,这与CreatePen建立逻辑画笔以及CreateBrush建立逻辑画刷的方式类似。CreateFont用14个参数描述要建立的字体。CreateFontIndirect只有一个参数,但该参数是指向LOGFONT结构的指针。LOGFONT结构有14个字段,分别对应于CreateFont函数的参数。我将在第十七章详细讨论这些函数。现在,让我们看一下CreateFont函数,但我们只注意其中两个参数,其它参数都设定为0。

    如果需要等宽字体(就像KEYVIEW1程序中使用的),将CreateFont的第13个参数设定为FIXED_PITCH。如果需要非内定字符集的字体(这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将CreateFont的第9个参数设定为某个「字符集ID」。此字符集ID将是WINGDI.H中定义的下列值之一。我已给出注释,指出和这些字符集相关的代码页:

    #define ANSI_CHARSET

    0

    // 1252 Latin 1 (ANSI)

    #define DEFAULT_CHARSET

    1

     

    #define SYMBOL_CHARSET

    2

     

    #define MAC_CHARSET

    77

     

    #define SHIFTJIS_CHARSET

    128

    // 932 (DBCS, 日本)

    #define HANGEUL_CHARSET

    129

    // 949 (DBCS, 韩文)

    #define HANGUL_CHARSET

    129

    // " "

    #define JOHAB_CHARSET

    130

    // 1361 (DBCS, 韩文)

    #define GB2312_CHARSET

    134

    // 936 (DBCS, 简体中文)

    #define CHINESEBIG5_CHARSET

    136

    // 950 (DBCS, 繁体中文)

    #define GREEK_CHARSET

    161

    // 1253希腊文

    #define TURKISH_CHARSET

    162

    // 1254 Latin 5 (土耳其文)

    #define VIETNAMESE_CHARSET

    163

    // 1258越南文

    #define HEBREW_CHARSET

    177

    // 1255希伯来文

    #define ARABIC_CHARSET

    178

    // 1256阿拉伯文

    #define BALTIC_CHARSET

    186

    // 1257波罗的海字集

    #define RUSSIAN_CHARSET

    204

    // 1251俄文 (斯拉夫语系)

    #define THAI_CHARSET

    222

    // 874泰文

    #define EASTEUROPE_CHARSET

    238

    // 1250 Latin 2 (中欧语系)

    #define OEM_CHARSET

    255

    // 地区自订

    为什么Windows对同一个字符集有两个不同的ID:字符集ID和代码页ID?这只是Windows中的一种怪癖。注意,字符集ID只需要1字节的储存空间,这是LOGFONT结构中字符集字段的大小(试回忆Windows 1.0时期,内存和储存空间有限,每个字节都必须斤斤计较)。注意,有许多不同的MS-DOS代码页用于其它国家,但只有一种字符集ID-OEM_CHARSET-用于MS-DOS字符集。

    您还会注意到,这些字符集的值与STOKFONT程序最上头的「CharSet」值一致。在美国英语版Windows中,我们看到常备字体的字符集ID是0 (ANSI_CHARSET)和255(OEM_CHARSET)。希腊版Windows中的是161(GREEK_CHARSET),在俄语版中的是204(RUSSIAN_CHARSET),在日语版中是128(SHIFTJIS_CHARSET)。

    在上面的代码中,DBCS代表双字节字符集,用于远东版的Windows。其它版的Windows不支持DBCS字体,因此不能使用那些字符集ID。

    CreateFont传回HFONT值-逻辑字体的句柄。您可以使用SelectObject将此字体选进设备内容。实际上,您必须呼叫DeleteObject来删除您建立的所有逻辑字体。

    大字体解决方案的其它部分是WM_INPUTLANGCHANGE消息。一旦您使用桌面下端的弹出式菜单来改变键盘布局,Windows都会向您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发送WM_INPUTLANGCHANGE消息。wParam消息参数是新键盘布局的字符集ID。

    程序6-4所示的KEYVIEW2程序实作了键盘布局改变时改变字体的逻辑。

    程序6-4 KEYVIEW2
            
    KEYVIEW2.C
            
    /*----------------------------------------------------------------------------
            
      KEYVIEW2.C -- Displays Keyboard and Character Messages
            
                                      (c) Charles Petzold, 1998
            
    -----------------------------------------------------------------------------*/
            
    #include <windows.h>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UINT, WPARAM, LPARAM) ;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PSTR szCmdLine, int iCmdShow)
            
    {
            
        static TCHAR szAppName[] = TEXT ("KeyView2") ;
            
        HWND                  hwnd ;
            
        MSG                   msg ;
            
        WNDCLASS              wndclass ;
            
       
            
        wndclass.style                = CS_HREDRAW | CS_VREDRAW ;
            
        wndclass.lpfnWndProc  = WndProc ;
            
        wndclass.cbClsExtra           = 0 ;
            
        wndclass.cbWndExtra           = 0 ;
            
        wndclass.hInstance            = hInstance ;
            
        wndclass.hIcon                = LoadIcon (NULL, IDI_APPLICATION) ;
            
        wndclass.hCursor              = LoadCursor (NULL, IDC_ARROW) ;
            
        wndclass.hbrBackground= (HBRUSH) GetStockObject (WHITE_BRUSH) ;
            
        wndclass.lpszMenuName= NULL ;
            
        wndclass.lpszClassName= szAppName ;
            
    
        if (!RegisterClass (&wndclass))
            
        {
            
        MessageBox (NULL, TEXT ("This program requires Windows NT!"),
            
                                                             szAppName, MB_ICONERROR) ;
            
                return 0 ;
            
        }
            
       
            
        hwnd = CreateWindow (szAppName, TEXT ("Keyboard Message Viewer #2"),
            
                                                      WS_OVERLAPPEDWINDOW,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NULL, NULL, hInstance, NULL) ;
            
       
            
        ShowWindow (hwnd, iCmdShow) ;
            
        UpdateWindow (hwnd) ;
            
    
        while (GetMessage (&msg, NULL, 0, 0))
            
               {
            
                       TranslateMessage (&msg) ;
            
                       DispatchMessage (&msg) ;
            
               }
            
        return msg.wParam ;
            
    }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LPARAM lParam)
            
    {
            
        static DWORD dwCharSet = DEFAULT_CHARSET ;          
            
        static int   cxClientMax, cyClientMax, cxClient, cyClient, cxChar, cyChar ;
            
        static int   cLinesMax, cLines ;
            
        static PMSG  pmsg ;
            
        static RECT  rectScroll ;
            
        static TCHAR szTop[] =        TEXT ("Message   Key   Char   ")
            
                                                              TEXT ("Repeat Scan Ext ALT Prev Tran") ;
            
        static TCHAR szUnd[] =        TEXT ("_______  ___  ____   ")
            
                                                              TEXT ("______ ____ ___ ___ ____ ____") ;
            
    
        static TCHAR * szFormat[2] = {
            
                       TEXT ("%-13s %3d %-15s%c%6u %4d %3s %3s %4s %4s"),
            
                       TEXT ("%-13s   0x%04X%1s%c %6u %4d %3s %3s %4s %4s") } ;
            
    
        static TCHAR * szYes  = TEXT ("Yes") ;
            
        static TCHAR * szNo           = TEXT ("No") ;
            
        static TCHAR * szDown= TEXT ("Down") ;
            
        static TCHAR * szUp           = TEXT ("Up") ;
            
    
        static TCHAR * szMessage [] = {
            
                               TEXT ("WM_KEYDOWN"),    TEXT ("WM_KEYUP"),
            
                               TEXT ("WM_CHAR"),       TEXT ("WM_DEADCHAR"),
            
                               TEXT ("WM_SYSKEYDOWN"), TEXT ("WM_SYSKEYUP"),
            
                               TEXT ("WM_SYSCHAR"),    TEXT ("WM_SYSDEADCHAR") } ;
            
        HDC          hdc ;
            
        int          i, iType ;
            
        PAINTSTRUCT  ps ;
            
        TCHAR        szBuffer[128], szKeyName [32] ;
            
        TEXTMETRIC   tm ;
            
    
        switch (message)
            
        {
            
        case   WM_INPUTLANGCHANGE:
            
                dwCharSet = wParam ;
            
            // fall through
            
        case WM_CREATE:
            
        case WM_DISPLAYCHANGE:
            
                       // Get maximum size of client area
            
                cxClientMax = GetSystemMetrics (SM_CXMAXIMIZED) ;
            
                cyClientMax = GetSystemMetrics (SM_CYMAXIMIZED) ;
            
    
                       // Get character size for fixed-pitch font
            
                hdc = GetDC (hwnd) ;
            
                SelectObject (hdc, CreateFont (0, 0, 0, 0, 0, 0, 0, 0,
            
                                                     dwCharSet, 0, 0, 0, FIXED_PITCH, NULL)) ;
            
                GetTextMetrics (hdc, &tm) ;
            
                cxChar = tm.tmAveCharWidth ;
            
                cyChar = tm.tmHeight ;
            
    
                DeleteObject (SelectObject (hdc, GetStockObject (SYSTEM_FONT))) ;
            
                ReleaseDC (hwnd, hdc) ;
            
    
                       // Allocate memory for display lines
            
                if (pmsg)
            
                               free (pmsg) ;
            
                cLinesMax = cyClientMax / cyChar ;
            
                pmsg = malloc (cLinesMax * sizeof (MSG)) ;
            
                cLines = 0 ;
            
                       // fall through
            
        case   WM_SIZE:
            
               if (message == WM_SIZE)
            
                {
            
                               cxClient              = LOWORD (lParam) ;
            
                               cyClient              = HIWORD (lParam) ;
            
                }
            
                               // Calculate scrolling rectangle
            
    
                rectScroll.left       = 0 ;
            
                rectScroll.right      = cxClient ;
            
                rectScroll.top        = cyChar ;
            
                rectScroll.bottom     = cyChar * (cyClient / cyChar) ;
            
    
                InvalidateRect (hwnd, NULL, TRUE) ;
            
    
                if (message == WM_INPUTLANGCHANGE)
            
                               return TRUE ;
            
                return 0 ;
            
            
            
        case WM_KEYDOWN:
            
        case WM_KEYUP:
            
        case WM_CHAR:
            
        case WM_DEADCHAR:
            
        case WM_SYSKEYDOWN:
            
        case WM_SYSKEYUP:
            
        case WM_SYSCHAR:
            
        case WM_SYSDEADCHAR:
            
                       // Rearrange storage array
            
                for (i = cLinesMax - 1 ; i > 0 ; i--)
            
                {
            
                               pmsg[i] = pmsg[i - 1] ;
            
               }
            
                               // Store new message
            
                pmsg[0].hwnd = hwnd ;
            
                pmsg[0].message = message ;
            
                pmsg[0].wParam = wParam ;
            
                pmsg[0].lParam = lParam ;
            
    
                cLines = min (cLines + 1, cLinesMax) ;
            
                               // Scroll up the display
            
                ScrollWindow (hwnd, 0, -cyChar, &rectScroll, &rectScroll) ;
            
                break ;       // ie, call DefWindowProc so Sys messages work
            
            
            
        case   WM_PAINT:
            
                hdc = BeginPaint (hwnd, &ps) ;
            
    
                SelectObject (hdc, CreateFont (0, 0, 0, 0, 0, 0, 0, 0,
            
                                                                    dwCharSet, 0, 0, 0, FIXED_PITCH, NULL)) ;
            
                SetBkMode (hdc, TRANSPARENT) ;
            
        TextOut (hdc, 0, 0, szTop, lstrlen (szTop)) ;
            
        TextOut (hdc, 0, 0, szUnd, lstrlen (szUnd)) ;
            
    
        for (i = 0 ; i < min (cLines, cyClient / cyChar - 1) ; i++)
            
        {
            
                iType =pmsg[i].message == WM_CHAR ||
            
                               pmsg[i].message == WM_SYSCHAR ||
            
                               pmsg[i].message == WM_DEADCHAR ||
            
                               pmsg[i].message == WM_SYSDEADCHAR ;
            
    
                GetKeyNameText (pmsg[i].lParam, szKeyName,
            
                                                      sizeof (szKeyName) / sizeof (TCHAR)) ;
            
    
                TextOut (hdc, 0, (cyClient / cyChar - 1 - i) * cyChar, szBuffer,
            
                               wsprintf (    szBuffer, szFormat [iType],
            
                                                              szMessage [pmsg[i].message -
            
        WM_KEYFIRST],                 
            
                                                              pmsg[i].wParam,
            
                                                              (PTSTR) (iType ? TEXT (" ") : szKeyName),
            
                                                             (TCHAR) (iType ? pmsg[i].wParam : ' '),
            
                                                              LOWORD (pmsg[i].lParam),
            
                                                              HIWORD (pmsg[i].lParam) & 0xFF,
            
                                                            0x01000000 & pmsg[i].lParam ? szYes  : szNo,
            
                                                              0x20000000 & pmsg[i].lParam ? szYes  : szNo,
            
                                                              0x40000000 & pmsg[i].lParam ? szDown : szUp,
            
                                                              0x80000000 & pmsg[i].lParam ? szUp : szDown));
            
                }
            
                DeleteObject (SelectObject (hdc, GetStockObject (SYSTEM_FONT))) ;
            
                EndPaint (hwnd, &ps) ;
            
                return 0 ;
            
    
        case   WM_DESTROY:
            
                PostQuitMessage (0) ;
            
                return 0 ;
            
        }
            
        return DefWindowProc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
            

    注意,键盘输入语言改变后,KEYVIEW2就清除画面并重新分配储存空间。这样做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KEYVIEW2并不是某种字体专用的,当输入语言改变时字体文字的大小也会改变。程序需要根据新字符大小重新计算某些变量。第二,在接收每个字符消息时,KEYVIEW2并不有效地保留字符集ID。因此,如果键盘输入语言改变了,而且KEYVIEW2需要重画显示区域时,所有的字符将用新字体显示。

    第十七章将详细讨论字体和字符集。如果您想深入研究国际化问题,可以在/Platform SDK/Windows Base Services/International Features找到需要的文件,还有许多基础信息则位于/Platform SDK/Windows Base Services/General Library/String Manipulation。

    插入符号(不是光标)

    当您往程序中输入文字时,通常有一个底线、竖条或者方框来指示输入的下一个字符将出现在屏幕上的位置。这个标志通常称为「光标」,但是在Windows下写程序,您必须改变这个习惯。在Windows中,它称为「插入符号」。「光标」是指表示鼠标位置的那个位图图像。

    插入符号函数

    主要有五个插入符号函数:

    • CreateCaret 建立与窗口有关的插入符号
       
    • SetCaretPos 在窗口中设定插入符号的位置
       
    • ShowCaret 显示插入符号
       
    • HideCaret 隐藏插入符号
       
    • DestroyCaret 撤消插入符号
       

    另外还有取得插入符号目前位置(GetCaretPos)和取得以及设定插入符号闪烁时间(GetCaretBlinkTime和SetCaretBlinkTime)的函数。

    在Windows中,插入符号定义为水平线、与字符大小相同的方框,或者与字符同高的竖线。如果使用调和字体,例如Windows内定的系统字体,则推荐使用竖线插入符号。因为调和字体中的字符没有固定大小,水平线或方框不能设定为字符的大小。

    如果程序中需要插入符号,那么您不应该简单地在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的WM_CREATE消息处理期间建立它,然后在WM_DESTROY消息处理期间撤消。其原因显而易见:一个消息队列只能支持一个插入符号。因此,如果您的程序有多个窗口,那么各个窗口必须有效地共享相同的插入符号。

    其实,它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多限制。您再想想就会发现,只有在窗口有输入焦点时,窗口内显示插入符号才有意义。事实上,闪烁的插入符号只是一种视觉提示:您可以在程序中输入文字。因为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窗口拥有输入焦点,所以多个窗口同时都有闪烁的插入符号是没有意义的。

    通过处理WM_SETFOCUS和WM_KILLFOCUS消息,程序就可以确定它是否有输入焦点。正如名称所暗示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在有输入焦点的时候接收到WM_SETFOCUS消息,失去输入焦点的时候接收到WM_KILLFOCUS消息。这些消息成对出现: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在接收到WM_KILLFOCUS消息之前将一直接收到WM_SETFOCUS消息,并且在窗口打开期间,此窗口总是接收到相同数量的WM_SETFOCUS和WM_KILLFOCUS消息。

    使用插入符号的主要规则很简单: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在WM_SETFOCUS消息处理期间呼叫CreateCaret,在WM_KILLFOCUS消息处理期间呼叫DestroyCaret。

    这里还有几条其它规则:插入符号刚建立时是隐蔽的。如果想使插入符号可见,那么您在呼叫CreateCaret之后,窗口消息处理程序还必须呼叫ShowCaret。另外,当窗口消息处理程序处理一条非WM_PAINT消息而且希望在窗口内绘制某些东西时,它必须呼叫HideCaret隐藏插入符号。在绘制完毕后,再呼叫ShowCaret显示插入符号。HideCaret的影响具有累积效果,如果多次呼叫HideCaret而不呼叫ShowCaret,那么只有呼叫ShowCaret相同次数时,才能看到插入符号。

    TYPER程序

    程序6-5所示的TYPER程序使用了本章讨论的所有内容,您可以认为TYPER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文字编辑器。在窗口中,您可以输入字符,用光标移动键(也可以称为插入符号移动键)来移动光标(I型标),按下Escape键清除窗口的内容等。缩放窗口、改变键盘输入语言时都会清除窗口的内容。本程序没有卷动,没有文字寻找和定位功能,不能储存文件,没有拼写检查,但它确实是写作一个文字编辑器的开始。

    程序6-5 TYPER
            
    TYPER.C
            
    /*------------------------------------------------------------------------
            
      TYPER.C --      Typing Program
            
                                      (c) Charles Petzold, 1998
            
    --------------------------------------------------------------------------*/
            
    #include <windows.h>
            
    
    #define BUFFER(x,y) *(pBuffer + y * cxBuffer + x)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UINT, WPARAM, LPARAM) ;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PSTR szCmdLine, int iCmdShow)
            
    {
            
        static TCHAR  szAppName[] = TEXT ("Typer") ;
            
        HWND                  hwnd ;
            
        MSG                   msg ;
            
        WNDCLASS              wndclass ;
            
       
            
        wndclass.style                               = CS_HREDRAW | CS_VREDRAW ;
            
        wndclass.lpfnWndProc                 = WndProc ;
            
        wndclass.cbClsExtra                  = 0 ;
            
        wndclass.cbWndExtra                          = 0 ;
            
        wndclass.hInstance                          = hInstance ;
            
        wndclass.hIcon                               = LoadIcon (NULL, IDI_APPLICATION) ;
            
        wndclass.hCursor                             = LoadCursor (NULL, IDC_ARROW) ;
            
        wndclass.hbrBackground               = (HBRUSH) GetStockObject (WHITE_BRUSH) ;
            
        wndclass.lpszMenuName                        = NULL ;
            
        wndclass.lpszClassName                       = szAppName ;
            
        if (!RegisterClass (&wndclass))
            
        {
            
        MessageBox (  NULL, TEXT ("This program requires Windows NT!"),
            
                               szAppName, MB_ICONERROR) ;
            
        return 0 ;
            
        }
            
        hwnd = CreateWindow (szAppName, TEXT ("Typing Program"),
            
                                                              WS_OVERLAPPEDWINDOW,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CW_USEDEFAULT,
            
                                                             NULL, NULL, hInstance, NULL) ;
            
       
            
        ShowWindow (hwnd, iCmdShow) ;
            
        UpdateWindow (hwnd) ;
            
       
            
        while (GetMessage (&msg, NULL, 0, 0))
            
        {
            
                       TranslateMessage (&msg) ;
            
                       DispatchMessage (&msg) ;
            
        }
            
        return msg.wParam ;
            
    }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 (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LPARAM lParam)
            
    {
            
        static DWORD          dwCharSet = DEFAULT_CHARSET ;
            
        static int            cxChar, cyChar, cxClient, cyClient, cxBuffer, cyBuffer,
            
                                      xCaret, yCaret ;
            
        static TCHAR *pBuffer = NULL ;
            
        HDC                           hdc ;
            
        int                           x, y, i ;
            
        PAINTSTRUCT           ps ;
            
        TEXTMETRIC            tm ;
            
       
            
        switch (message)
            
        {
            
        case   WM_INPUTLANGCHANGE:
            
                dwCharSet = wParam ;
            
                   // fall through
            
        case   WM_CREATE:
            
                hdc = GetDC (hwnd) ;
            
                SelectObject (hdc, CreateFont (0, 0, 0, 0, 0, 0, 0, 0,
            
                                                                    dwCharSet, 0, 0, 0, FIXED_PITCH, NULL)) ;
            
            
            
                GetTextMetrics (hdc, &tm) ;
            
                cxChar = tm.tmAveCharWidth ;
            
                cyChar = tm.tmHeight ;
            
            
            
                DeleteObject (SelectObject (hdc, GetStockObject (SYSTEM_FONT))) ;
            
                ReleaseDC (hwnd, hdc) ;
            
                // fall through              
            
        case   WM_SIZE:
            
                       // obtain window size in pixels
            
    
                if (message == WM_SIZE)
            
                {
            
                               cxClient = LOWORD (lParam) ;
            
                               cyClient = HIWORD (lParam) ;
            
                }
            
                       // calculate window size in characters
            
            
            
                cxBuffer = max (1, cxClient / cxChar) ;
            
                cyBuffer = max (1, cyClient / cyChar) ;
            
            
            
                       // allocate memory for buffer and clear it
            
            
            
                if (pBuffer != NULL)
            
                               free (pBuffer) ;
            
    
                pBuffer = (TCHAR *) malloc (cxBuffer * cyBuffer * sizeof (TCHAR)) ;
            
            
            
                for (y = 0 ; y < cyBuffer ; y++)
            
                               for (x = 0 ; x < cxBuffer ; x++)
            
                                              BUFFER(x,y) = ' ' ;
            
    
                       // set caret to upper left corner
            
    
                xCaret = 0 ;
            
                yCaret = 0 ;
            
                      
            
                if (hwnd == GetFocus ())
            
                               SetCaretPos (xCaret * cxChar, yCaret * cyChar) ;
            
    
                InvalidateRect (hwnd, NULL, TRUE) ;
            
                return 0 ;
            
                      
            
        case   WM_SETFOCUS:
            
                               // create and show the caret
            
                CreateCaret (hwnd, NULL, cxChar, cyChar) ;
            
                SetCaretPos (xCaret * cxChar, yCaret * cyChar) ;
            
               ShowCaret (hwnd) ;
            
                return 0 ;
            
            
            
        case WM_KILLFOCUS:
            
                               // hide and destroy the caret
            
                HideCaret (hwnd) ;
            
                DestroyCaret () ;
            
                return 0 ;
            
            
            
        case   WM_KEYDOWN:
            
                switch (wParam)
            
                {
            
                case VK_HOME:
            
                               xCaret = 0 ;
            
                               break ;
            
                 
            
                               case   VK_END:
            
                                              xCaret = cxBuffer - 1 ;
            
                                              break ;
            
                 
            
                               case   VK_PRIOR:
            
                                              yCaret = 0 ;
            
                                              break ;
            
                 
            
                               case   VK_NEXT:
            
                                              yCaret = cyBuffer - 1 ;
            
                                              break ;
            
                 
            
                               case   VK_LEFT:
            
                                              xCaret = max (xCaret - 1, 0) ;
            
                                              break ;
            
                 
            
                       case   VK_RIGHT:
            
                               xCaret = min (xCaret + 1, cxBuffer - 1) ;
            
                               break ;
            
                 
            
                       case   VK_UP:
            
                              yCaret = max (yCaret - 1, 0) ;
            
                               break ;
            
                 
            
                       case   VK_DOWN:
            
                               yCaret = min (yCaret + 1, cyBuffer - 1) ;
            
                               break ;
            
                 
            
                       case   VK_DELETE:
            
                               for (x = xCaret ; x < cxBuffer - 1 ; x++)
            
                                              BUFFER (x, yCaret) = BUFFER (x + 1, yCaret) ;
            
                 
            
                               BUFFER (cxBuffer - 1, yCaret) = ' ' ;
            
                 
            
                               HideCaret (hwnd) ;
            
                               hdc = GetDC (hwnd) ;
            
            
            
                               SelectObject (hdc, CreateFont (0, 0, 0, 0, 0, 0, 0, 0,
            
                                                                     dwCharSet, 0, 0, 0,FIXED_PITCH, NULL)) ;
            
                              TextOut (hdc, xCaret * cxChar, yCaret * cyChar,
            
                                                              & BUFFER (xCaret, yCaret),
            
                                                              cxBuffer - xCaret) ;
            
    
                               DeleteObject (SelectObject (hdc, GetStockObject (SYSTEM_FONT))) ;
            
                               ReleaseDC (hwnd, hdc) ;
            
                              ShowCaret (hwnd) ;
            
                              break ;
            
                }
            
                SetCaretPos (xCaret * cxChar, yCaret * cyChar) ;
            
                return 0 ;
            
            
            
        case   WM_CHAR:
            
                for (i = 0 ; i < (int) LOWORD (lParam) ; i++)
            
                {
            
                       switch (wParam)
            
                               {
            
                       case '':                                           // backspace
            
                                      if (xCaret > 0)
            
                                              {
            
                                                      xCaret-- ;
            
                                                    SendMessage (hwnd, WM_KEYDOWN, VK_DELETE, 1) ;
            
                                              }
            
                                       break ;
            
                      
            
               case '	':                                                  // tab
            
                               do
            
                                       {
            
                                              SendMessage (hwnd, WM_CHAR, ' ', 1) ;
            
                                       }
            
                               while (xCaret % 8 != 0) ;
            
                               break ;
            
                case '
    ':                                                  // line feed
            
                               if (++yCaret == cyBuffer)
            
                                              yCaret = 0 ;
            
                               break ;
            
                      
            
                case '
    ':                                                  // carriage return
            
                               xCaret = 0 ;
            
                      
            
                               if (++yCaret == cyBuffer)
            
                                              yCaret = 0 ;
            
                               break ;
            
                      
            
                case 'x1B':                                       // escape
            
                               for (y = 0 ; y < cyBuffer ; y++)
            
                               for (x = 0 ; x < cxBuffer ; x++)
            
                                              BUFFER (x, y) = ' ' ;
            
                           
            
                               xCaret = 0 ;
            
                               yCaret = 0 ;
            
                           
            
                               InvalidateRect (hwnd, NULL, FALSE) ;
            
                               break ;
            
                           
            
                default:                                                    // character codes
            
                       BUFFER (xCaret, yCaret) = (TCHAR) wParam ;
            
                      
            
                       HideCaret (hwnd) ;
            
                       hdc = GetDC (hwnd) ;
            
            
            
                       SelectObject (hdc, CreateFont (0, 0, 0, 0, 0, 0, 0, 0,
            
                                                              dwCharSet, 0, 0, 0, FIXED_PITCH, NULL)) ;
            
                       TextOut (hdc, xCaret * cxChar, yCaret * cyChar,
            
                                              & BUFFER (xCaret, yCaret), 1) ;
            
                       DeleteObject (
            
                               SelectObject (hdc, GetStockObject (SYSTEM_FONT))) ;
            
                       ReleaseDC (hwnd, hdc) ;
            
                       ShowCaret (hwnd) ;
            
    
                      if (++xCaret == cxBuffer)
            
                               {
            
                                       xCaret = 0 ;
            
                                       if (++yCaret == cyBuffer)
            
                                                      yCaret = 0 ;
            
                               }
            
                       break ;
            
                }
            
        }
            
            
            
                SetCaretPos (xCaret * cxChar, yCaret * cyChar) ;
            
                return 0 ;
            
            
            
        case   WM_PAINT:
            
                hdc = BeginPaint (hwnd, &ps) ;
            
            
            
                SelectObject (hdc, CreateFont (0, 0, 0, 0, 0, 0, 0, 0,
            
                                                     dwCharSet, 0, 0, 0, FIXED_PITCH, NULL)) ;
            
                for (y = 0 ; y < cyBuffer ; y++)
            
                       TextOut (hdc, 0, y * cyChar, & BUFFER(0,y), cxBuffer) ;
            
                DeleteObject (SelectObject (hdc, GetStockObject (SYSTEM_FONT))) ;
            
                EndPaint (hwnd, &ps) ;
            
                return 0 ;
            
            
            
        case   WM_DESTROY:
            
                PostQuitMessage (0) ;
            
                return 0 ;
            
        }
            
        return DefWindowProc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
            

    为了简单起见,TYPER程序使用一种等宽字体,因为编写处理调和字体的文字编辑器要困难得多。程序在好几个地方取得设备内容:在WM_CREATE消息处理期间,在WM_KEYDOWN消息处理期间,在WM_CHAR消息处理期间以及在WM_PAINT消息处理期间,每次都通过GetStockObject和SelectObject呼叫来选择等宽字体。

    在WM_SIZE消息处理期间,TYPER计算窗口的字符宽度和高度并把值保存在cxBuffer和cyBuffer变量中,然后使用malloc分配缓冲区以保存在窗口内输入的所有字符。注意,缓冲区的字节大小取决于cxBuffer、cyBuffer和sizeof(TCHAR),它可以是1或2,这依赖于程序是以8位的字符处理还是以Unicode方式编译的。

    xCaret和yCaret变量保存插入符号位置。在WM_SETFOCUS消息处理期间,TYPER呼叫CreateCaret来建立与字符有相同宽度和高度的插入符号,呼叫SetCaretPos来设定插入符号的位置,呼叫ShowCaret使插入符号可见。在WM_KILLFOCUS消息处理期间,TYPER呼叫HideCaret和DestroyCaret。

    对WM_KEYDOWN的处理大多要涉及光标移动键。Home和End把插入符号送至一行的开始和末尾处,Page Up和Page Down把插入符号送至窗口的顶端和底部,箭头的用法不变。对Delete键,TYPER将缓冲区中从插入符号之后的那个位置开始到行尾的所有内容向前移动,并在行尾显示空格。

    WM_CHAR处理Backspace、Tab、Linefeed(Ctrl-Enter)、Enter、Escape和字符键。注意,在处理WM_CHAR消息时(假设使用者输入的每个字符都非常重要),我使用了lParam中的重复计数;而在处理WM_KEYDOWN消息时却不这么作(避免有害的重复卷动)。对Backspace和Tab的处理由于使用了SendMessage函数而得到简化,Backspace与Delete做法相仿,而Tab则如同输入了若干个空格。

    前面我已经提到过,在非WM_PAINT消息处理期间,如果要在窗口中绘制内容,则应该隐蔽光标。TYPER为Delete键处理WM_KEYDOWN消息和为字符键处理WM_CHAR消息时即是如此。在这两种情况下,TYPER改变缓冲区中的内容,然后在窗口中绘制一个或者多个新字符。

    虽然TYPER使用了与KEYVIEW2相同的做法以在字符集之间切换(就像使用者切换键盘布局一样),但对于远东版的Windows,它还是不能正常工作。TYPER不允许使用两倍宽度的字符。此问题将在第十七章讨论,那时我们将详细讨论字体与文字输出。

  • 相关阅读:
    【Day 04】 德州实行最严堕胎法,女性权益何去何从?
    【Day 03】 刚出生就遭遇疫情的娃娃们,将受到哪些影响?
    【Day 01】 房子不用买了,打印出来就能住:3D打印将如何改变居住生态?
    docker安装mysql-MacBook pro m1芯片
    jmeter调接口报415
    安装jenkins
    好用的编辑器总结
    屏障、释放一致性及原子操作
    Java的锁机制
    Java线程模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aiyonghai/p/ll.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