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学习(函数)



     

    定义:def 关键词开头,空格之后接函数名称和圆括号(),最后还有一个":"。

       def 是固定的,不能变,必须是连续的def三个字母,不能分开。。。

       空格 为了将def关键字和函数名分开,必须空(四声),当然你可以空2格、3格或者你想空多少都行,但正常人还是空1格。

       函数名:函数名只能包含字符串、下划线和数字且不能以数字开头。虽然函数名可以随便起,但我们给函数起名字还是要尽量简短,并能表达函数功能

       括号:是必须加的

    注释:每一个函数都应该对功能和参数进行相应的说明,应该写在函数下面第一行。以增强代码的可读性。

    调用:就是 函数名() 要记得加上括号

    #函数定义
    def mylen():
        """计算s1的长度"""
        s1 = "hello world"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print(length)
    
    #函数调用
    str_len = mylen()
    print('str_len : %s'%str_len)
    
    函数调用的结果
    View Code

    很遗憾,如果你执行这段代码,得到的str_len 值为None,这说明我们这段代码什么也没有给你返回。

    那如何让它也想len函数一样返回值呢?

    #函数定义
    def mylen():
        """计算s1的长度"""
        s1 = "hello world"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return length
    
    #函数调用
    str_len = mylen()
    print('str_len : %s'%str_len)
    View Code

    我们只需要在函数的最后加上一个return,return后面写上你要返回的值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return的用法。

    return关键字的作用

      return 是一个关键字

      这个词翻译过来就是“返回”,所以我们管写在return后面的值叫“返回值”

    要研究返回值,我们还要知道返回值有几种情况:分别是没有返回值、返回一个值、返回多个值

    没有返回值

      不写return的情况下,会默认返回一个None:我们写的第一个函数,就没有写return,这就是没有返回值的一种情况。 

    #函数定义
    def mylen():
        """计算s1的长度"""
        s1 = "hello world"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print(length)
    
    #函数调用
    str_len = mylen()
    #因为没有返回值,此时的str_len为None
    print('str_len : %s'%str_len)
    
    不写return
    View Code

    只写return,后面不写其他内容,也会返回None,有的同学会奇怪,既然没有要返回的值,完全可以不写return,为什么还要写个return呢?这里我们要说一下return的其他用法,就是一旦遇到return,结束整个函数

    函数的参数

    def mylen(s1):
        """计算s1的长度"""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return length
    
    #函数调用
    str_len = mylen("hello world")
    print('str_len : %s'%str_len
    View Code

    我们告诉mylen函数要计算的字符串是谁,这个过程就叫做 传递参数,简称传参,我们调用函数时传递的这个“hello world”和定义函数时的s1就是参数

    实参与形参

    参数还有分别:

    我们调用函数时传递的这个“hello world”被称为实际参数,因为这个是实际的要交给函数的内容,简称实参。

    定义函数时的s1,只是一个变量的名字,被称为形式参数,因为在定义函数的时候它只是一个形式,表示这里有一个参数,简称形参。  

    传递多个参数

    参数可以传递多个,多个参数之间用逗号分割。

    def mymax(x,y):
        the_max = x if x > y else y
        return the_max
    
    ma = mymax(10,20)
    print(ma)
    View Code

    也正是因为需要传递多个参数、可以传递多个参数,才会有了后面这一系列参数相关的故事。。。

    位置参数

      站在实参角度

        1.按照位置传值

    def mymax(x,y):
        #此时x=10,y=20
        the_max = x if x > y else y
        return the_max
    
    ma = mymax(10,20)
    print(ma)
    View Code

    2.按照关键字传值

    def mymax(x,y):
        #此时x = 20,y = 10
        print(x,y)
        the_max = x if x > y else y
        return the_max
    
    ma = mymax(y = 10,x = 20)
    print(ma)
    
    按照关键字传参
    View Code

    3.位置、关键字形式混着用

    def mymax(x,y):
        #此时x = 10,y = 20
        print(x,y)
        the_max = x if x > y else y
        return the_max
    
    ma = mymax(10,y = 20)
    print(ma)
    
    位置、关键字混用传参
    View Code


    正确用法

          问题一:位置参数必须在关键字参数的前面

          问题二:对于一个形参只能赋值一次      

      站在形参角度

        位置参数必须传值

    def mymax(x,y):
        #此时x = 10,y = 20
        print(x,y)
        the_max = x if x > y else y
        return the_max
    
    #调用mymax不传递参数
    ma = mymax()
    print(ma)
    
    #结果
    TypeError: mymax() missing 2 required positional arguments: 'x' and 'y'
    
    位置参数必须传参
    View Code

    默认参数

        1.正常使用

          使用方法

          为什么要有默认参数:将变化比较小的值设置成默认参数

        2.默认参数的定义

    def stu_info(name,sex = "male"):
        """打印学生信息函数,由于班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男生,
            所以设置默认参数sex的默认值为'male'
        """
        print(name,sex)
    
    
    stu_info('alex')
    stu_info('eva','female')
    
    默认参数
    View Code

    默认参数陷阱

    def qqxing(k,l = {}):  
         l.append(1)    
         l[k] = 'v'     
        print(l)
    
    qqxing(1)      [1]
    qqxing(2)      [1,1]
    qqxing(3)      [1,1,1]
    
      如果默认参数的值是一个可变数据类型,   那么每一次调用函数的时候,   如果不传值就公用这个数据类型的资源
    View Code
    定义函数的原则
    1.定义:def 关键词开头,空格之后接函数名称和圆括号()。
    2.参数:圆括号用来接收参数。若传入多个参数,参数之间用逗号分割。
        参数可以定义多个,也可以不定义。
        参数有很多种,如果涉及到多种参数的定义,应始终遵循位置参数、*args、默认参数、**kwargs顺序定义。
        如上述定义过程中某参数类型缺省,其他参数依旧遵循上述排序
    3.注释:函数的第一行语句应该添加注释。
    4.函数体:函数内容以冒号起始,并且缩进。
    5.返回值:return [表达式] 结束函数。不带表达式的return相当于返回 None
    
    def 函数名(参数1,参数2,*args,默认参数,**kwargs):
            """注释:函数功能和参数说明"""
            函数体
            ……
            return 返回值
    
    函数调用规则
    1.函数名()
        函数名后面+圆括号就是函数的调用。
    2.参数:
        圆括号用来接收参数。
        若传入多个参数:
            应按先位置传值,再按关键字传值
            具体的传入顺序应按照函数定义的参数情况而定
    3.返回值
        如果函数有返回值,还应该定义“变量”接收返回值
        如果返回值有多个,也可以用多个变量来接收,变量数应和返回值数目一致
    
    无返回值的情况:
    函数名()
    
    有返回值的情况:
    变量 = 函数名()
    
    多个变量接收多返回值:
    变量1,变量2,... = 函数名()
    View Code


    命名空间和作用域

    命名空间 有三种
     内置命名空间 —— python解释器
          就是python解释器一启动就可以使用的名字存储在内置命名空间中
          内置的名字在启动解释器的时候被加载进内存里
     全局命名空间 —— 我们写的代码但不是函数中的代码
          是在程序从上到下被执行的过程中依次加载进内存的
          放置了我们设置的所有变量名和函数名
     局部命名空间 —— 函数
          就是函数内部定义的名字
          当调用函数的时候 才会产生这个名称空间 随着函数执行的结束 这个命名空间就又消失了
    
     在局部:可以使用全局、内置命名空间中的名字
     在全局:可以使用内置命名空间中的名字,但是不能用局部中使用
     在内置:不能使用局部和全局的名字的
    
      def func():
          a = 1
     
      func()
      print(a)
    
      def max(l):
          print('in max func')
     
      print(max([1,2,3]))
     在正常情况下,直接使用内置的名字
     当我们在全局定义了和内置名字空间中同名的名字时,会使用全局的名字
     当我自己有的时候 我就不找我的上级要了
     如果自己没有 就找上一级要 上一级没有再找上一级 如果内置的名字空间都没有 就报错
      多个函数应该拥有多个独立的局部名字空间,不互相共享
    
      def input():
          print('in input now')
      def func():
            input = 1
          print(input)
      func()
      def fun1():
          a = 1
     
      def fun2():pass
    
     func  --> 函数的内存地址
     函数名() 函数的调用
     函数的内存地址() 函数的调用
    
    
      作用域两种
      全局作用域 —— 作用在全局 —— 内置和全局名字空间中的名字都属于全局作用域  ——globals()
      局部作用域 —— 作用在局部 —— 函数(局部名字空间中的名字属于局部作用域) ——locals()
    
      a = 1
      def func():
          global a
          a = 2
     
      func()
      print(a)
    
      对于不可变数据类型 在局部可是查看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
      但是不能直接修改
      如果想要修改,需要在程序的一开始添加global声明
      如果在一个局部(函数)内声明了一个global变量,那么这个变量在局部的所有操作将对全局的变量有效
      a = 1
      b = 2
      def func():
          x = 'aaa'
          y = 'bbb'
          print(locals())
          print(globals())
     
      func()
      print(globals())
      print(locals())  本地的
    
     globals 永远打印全局的名字
     locals 输出什么 根据locals所在的位置
    
      a = 1
      def func(a):
          a = 2
          return a
     
      a = func(a)
      print(a)
    
    
      def max(a,b):
          return a if a>b else b
     
      def the_max(x,y,z):   函数的嵌套调用
          c = max(x,y)
          return max(c,z)
     
      print(the_max(1,2,3))
    
     函数的嵌套定义
     内部函数可以使用外部函数的变量
      a = 1
      def outer():
          a = 1
          def inner():
              a = 2
              def inner2():
                  nonlocal a   声明了一个上面第一层局部变量
                  a += 1    不可变数据类型的修改
              inner2()
              print('  a   : ', a)
          inner()
          print('**a** : ',a)
    
      outer()
      print('全局 :',a)
    
     nonlocal 只能用于局部变量 找上层中离当前函数最近一层的局部变量
     声明了nonlocal的内部函数的变量修改会影响到 离当前函数最近一层的局部变量
      对全局无效
      对局部 也只是对 最近的 一层 有影响
      a = 0
      def outer():
            a = 1
          def inner():
                a = 2
              def inner2():
                  nonlocal a
                  print(a)
              inner2()
          inner()
     
        outer()
    View Code


      三元运算符
      接收结果的变量 = 条件为真的结果 if 条件 else 条件为假的结果
      接收结果的变量 = “真结果” if 条件 else “假结果

    列 判断a和b的大小

    c = a if a>b else b

     闭包:嵌套函数,内部函数调用外部函数的变量
      def outer():
          a = 1
          def inner():
              print(a)

    inner() outer()
    def outer(): a = 1 def inner(): print(a) return inner inn = outer() inn()

    装饰器

    def timer(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执行函数之前要做的'''
            re = func(*args,**kwargs)
            '''执行函数之后要做的'''
            return re
        return inner

    带参数的装饰器

    def outer(flag):
        def timer(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if flag:
                    print('''执行函数之前要做的''')
                re = func(*args,**kwargs)
                if flag:
                    print('''执行函数之后要做的''')
                return re
            return inner
        return timer
    
    @outer(False)
    def func():
        print(111)
    
    func()
    
    带参数的装饰器

    多个装饰器装饰一个函数

    def wrapper1(func):
        def inner():
            print('wrapper1 ,before func')
            func()
            print('wrapper1 ,after func')
        return inner
    
    def wrapper2(func):
        def inner():
            print('wrapper2 ,before func')
            func()
            print('wrapper2 ,after func')
        return inner
    
    @wrapper2
    @wrapper1
    def f():
        print('in f')
    
    f()
    
    多个装饰器装饰同一个函数
  • 相关阅读:
    QT的密码输入框以及国际化的一些问题
    Android中的Chronometer
    android中的Spinner的使用
    Python的MySQLdb模块安装
    android被逼学习布局管理器
    大家有什么好的C++项目主题,帮忙推荐几个
    C++标准pdf 分享
    CSS创建下拉菜单
    android中ToggleButton的使用
    Android中的DigitalClock和AnalogClock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zluren/p/1062414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