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曝光三要素(下):快门、光圈和感光度的应用


    一、前情回顾

    上一篇文章我们用水龙头和水池的例子介绍了快门、光圈和感光度的基本信息,简单得出的结论是当一张照片曝光不足(欠曝)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快门速度或者加大光圈或者调高感光度ISO值来使照片达到正常曝光;当一张照片过度曝光(过曝)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快门速度或者缩小光圈或者调低感光度ISO值来使照片达到正常曝光。详情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笔记】把握曝光三要素(上):快门、光圈、ISO

    这篇文章会进一步讲解一下快门、光圈和感光度的应用,并且会在后半部分po出拍摄的照片,简要介绍一下参数组合和拍摄思路,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激发大家的拍摄灵感,创作出更多照片!OK,开始!

    二、快门、光圈和感光度的应用

    从上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调整照片曝光可以通过调整快门、光圈和ISO值来实现,现在我们就讲一下,什么时候该调整快门、什么时候该调整光圈、什么时候该调整感光度。

    当需要调整这三个要素来调整照片曝光的时候,一般的考虑顺序是光圈>快门>感光度。

    1、最不推荐调整--提高感光度

    我们知道,感光度越高,进光量越大,照片会越亮,通过调整感光度来使照片获得正常曝光的优点有:

    第一、可以保证快门速度足以让我们手持相机而不发生抖动;

    第二、可以给调整光圈大小留下空间。

    当现场光线不变,尤其是在夜间没有三脚架辅助的情况下,调高感光度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减少照片拍糊的风险。但高感光度的缺点也很明显而且很致命。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

    我们上文讲到,感光度越高,画面的噪点会越多,画质越差,画面会显得很脏,这是个致命的缺点,所以一般我们都尽量保持低感光度,使画面更加纯净,也保留给照片进行后期的空间。

    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一般使用100左右的ISO值,在晚上或者室内等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视相机的档位而定,档位越高,则可以接受更高的ISO值(但一般不超过6400)。所以,除非是在手持相机的情况下降低一定的快门速度(手持相机如果快门速度太慢,会导致照片模糊不清)也无法让照片正常曝光,或者拍摄特殊的题材(如星空,一般最高不超6400),我才会考虑稍微提高ISO值来获取适合手持相机的快门速度(安全快门,下文解释),否则都是尽可能用低感光度来拍摄。综上,不优先考虑提高感光度来让照片获得更多的曝光量。

    2、第二推荐考虑--调整快门速度

    从上一篇文章可以知道,快门速度快可以达到1/8000s,慢可以去到30s以上,光线非常充足的时候,我们即使使用高速快门,也能让照片达到正常曝光,当光线不充足的时候,我们就必须降低快门速度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让照片达到正常曝光。但是我们也知道,当我们手拿着相机的时候,手是会发生抖动的,人手抖动可能让照片变得模糊,尤其是在较慢快门的情况下。

    这里科普一个概念--安全快门,当我们按下快门时,相机“喀嚓”的瞬间,相机就执行曝光过程,这个时间如果长于某个快门速度 ,便很容易因为手的晃动,而让画面变的很模糊,安全快门就是不让照片因手抖动而出现模糊的一个快门速度,它并没有绝对值,而是要根据镜头的焦距、器材、拍摄者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不计算镜头防抖功能的情况下,一般的安全快门=1/镜头焦距,即用200mm的镜头手持的快门最好不低于1/200s,当然如果拍摄者有经验能稳稳拿住,可以稍微降低要求)

    所以,当我们在现场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降低快门速度的方式来使照片正常曝光的时候,要考虑到降低后的快门速度我们手持能否保证照片不会因为手抖而产生模糊,否则,拍出来的照片就算曝光正常,模糊掉了,也就废了。当然如果光线充足,或者能用上三脚架,或者能用上闪光灯就另说了,同时,什么样的场景使用多少速度的快门,需要丰富的拍摄经验,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起来有些难度,需多加练习。综上,调整快门速度属于第二个考虑选项。

    3、优先推荐考虑--调整光圈大小

    我们知道,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通过调整光圈来使照片获得正常曝光的优点有:

    第一、操作简单,调整光圈对画质影响较小;

    第二、感光度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大一档,快门速度就可以提快一档,可以尽量保证在安全快门下,获得更多的进光量;

    第三、大光圈下,拍摄近物或者人像可以获得迷人的焦外(浅景深)。

    当然也有缺点:

    第一、有些镜头开到最大光圈附近,拍摄的照片放大看会出现散光或者紫边现象;

    第二、光圈大小影响着画面的景深(景深就是画面清晰的部分)情况,有些场景不适合使用大光圈。

    所以,综合考虑下,比较推荐先考虑调整光圈。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一切还是要因地制宜,而且需要多次尝试。

    对于这三个要素的使用,为了使画面画质更好,一般我个人使用的光圈在F4-F12之间,感光度ISO值大多数情况都是100,一般不会高于1000,快门速度就根据要拍的题材来定啦!

    三要素的调整使用都有利有弊,并不是说一定不能用高感光、一定要用什么快门的。这里只是说一下调整各个要素会带来的影响,至于怎么用,还是要看拍摄的题材与拍摄的环境,需要不断的调整三要素的组合,获得自己满意的曝光,总之就是要多拍多用多总结。

    三、样片及拍摄介绍

    上面码了那么多文字,下面就po一些不同组合搭配所拍出来的照片(部分照片是为了介绍在某种参数下拍出来的效果,请忽略其缺陷):

    1/1000s、F5、ISO100、52mm

    从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知道,当划艇从滑道上方冲下来时,速度一定非常快,而且会溅起很多的水花,如果我们想拍下这样的画面,就必须用的高速快门。这张照片我们找好机位,调整好构图之后,就进行参数的设置,首先我们设置ISO100,F5的光圈也足够让主体及水花比较清晰,由于当时光线充足,所以相机测算出来的快门速度达到1/1000s,1/1000s的快门速度足以记录下画面中冲下来的划艇,并且可以凝固溅起来的水花。

    拍摄tips:大家如果要拍摄这种水花飞溅的效果,可以考虑使用高速快门来实现,记得不要离水源太近,以免弄湿了相机。

    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更能体现我们这篇文章所讲的曝光组合,所以这里稍微详细的讲解一下。首先,两张照片的快门分别是1/125s和1/15s,所以可以看出来,第二张的快门比较慢,体现出来的流水会比较柔滑;其次,我们看看两张照片的光圈分别是F5和F14,为什么差这么多呢?原因是当时现场的光线很充足,但是我想拍摄比较慢的快门,让流水显得很柔滑,这就要求我的快门要慢一些,如果我只调整快门速度,由1/125s降到1/15,那照片的进光量将增加5倍,画面肯定就过曝了(快门速度越慢,进光量越多)。所以,我将光圈从F5缩小F14,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最后两者一抵销,我就达到了我的目的。另外,当时我没有用三脚架,1/15s的快门很容易会手抖,所以我就找了根柱子,将相机侧靠在柱子上,尽可能的稳定相机。

    拍摄tips:如果想拍摄瀑布冲下来的瞬间,可以使用高速快门,凝固水花;如果想拍摄出湿滑的效果,则可以使用慢速快门,并且用上三脚架。

    20s、F18、ISO100、15mm

    这张照片就是夜间慢速快门,可以记录下行驶的汽车所带来的光线。这张照片使用的模式是光圈优先(Av模式),即我们手动调整光圈,相机会根据现场的光线自动测算出快门速度。因为当时有三脚架,所以不需要担心快门速度的问题,所以ISO保持在最低100,同时为了让路灯产生星芒的效果,光圈调整到F18,相机自动测算出的快门速度为20s,接着,等待车辆,按下快门即可。

    拍摄tips:想要拍摄漂亮的车尾灯的时候,就带上三脚架,找一个制高点、或者像这张照片一样的低机位,将ISO调整到最低,光圈保持在11以上(根据你需要的时间来定),快门速度最好保证大部分车能完整从画面经过(公车经过的话,光线会更好看哟)。另外,星芒的拍摄呢,需要光源看起来尽量是一个点光源(而不是一片光源),拍摄时要缩小光圈,才有可能拍摄出星芒效果(也可以加个星芒镜,但是会影响画质,而且不自然,不建议使用)。

    60s、F11、ISO100、11mm

    这张照片就是白天的慢速快门,可以看到60s的快门速度让水面变得非常平静,同时天空的云彩也能看到流动的轨迹,但是白天的光线那么充足,就算光圈调整到最小,也无法实现长达60s的快门速度,那是如何实现的呢?原因就在于使用了减光镜(装在镜头前面,减少光线进入的滤镜)。因为当时手头上只有减10档光的滤镜,拍摄这个场景又需要小光圈,30s的快门速度拍出来是一片黑乎乎的,所以就使用了M档(全手动档,即相机的光圈、快门等等都是自己来调整),将ISO保持在最低值,光圈调整到F11(画质会好一些),接着就是拿出计时器,多试几次,看看合适曝光的时间是多少秒,最终拍了60s的这张照片。

    拍摄tips:想拍摄云彩的流动、想把湖面、河面变成如镜子般平静,就带上三脚架、带上减光镜,调低ISO,缩小光圈,用慢速快门拍摄吧!

    以上这几张是不同档位的快门速度所能带来的效果,下面的主要是光圈的大小的效果。

    1/250s、F2.8、ISO320、145mm

    这张照片是在阴天拍摄的,使用了2.8的大光圈,加上145mm的长焦距,使照片的背景非常的虚化,起到简洁画面的效果(这就是上面讲的光圈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深,背景越虚化)。那这里为什么使用的是ISO320,而不是100呢?原因就在145mm的焦距上,因为当时是手持这个镜头,比较重,而且站立的地方是倾斜的,所以为了获取安全快门,所以我调高了一些ISO,使快门达到1/250s,这样拍摄就保证了不会因为手抖而产生模糊,也因为是白天,320的ISO不会让照片的画质有明显的损失。

    拍摄tips:想给主体拍摄特写,想让画面的背景非常简洁,突出主体,可以考虑使用大光圈+长焦距,再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位(背景不要太杂乱),调整合适的快门,就可以啦。

    1/40s、F2.8、ISO100、50mm

    其实这张不是一张合格的照片,因为画面中花的后面有根难看的铁柱影响整体视觉,但是为了解释这个就拿出来用了,请见谅。从画面中可以看出,我们这张照片拍于黄昏时刻,天还没全暗,同时灯光已经亮起来了,当时使用的镜头是50mm的定焦镜头,很轻巧,为了使背景的灯光虚化成迷人的光斑,我使用了2.8的大光圈,在光圈优先的模式下,相机自动测算出快门速度为1/40s,还好,因为镜头很轻巧,又处于平地,所以稍微稳一点,这个快门速度还是安全的,所以我就没有提高ISO去换取更高的快门。

    拍摄tips:想在夜间拍摄出迷人又梦幻的光斑,就带上大光圈、三脚架出发吧,当然在拍摄时,要寻找合适的机位,不要犯了这张照片的失误。另外,一般来说,日落前后一小时光线会非常漂亮,要抓住机会。

    1/10s、F5.6、ISO125、105mm

    这张照片用的是相机的标配镜头,当用105mm端拍摄时,光圈最大只能去到F5.6。从照片来看,当时是在夜间,现场光线相对不是很足,所以在调整到最大光圈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也只能达到1/10s,这个快门速度对于105mm来讲,单靠手持基本无法保证不糊掉,所以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提高感光度,或者选择使用三脚架等让相机稳定的东西,从上文我们知道,提高感光度带来的后果是会让照片充满噪点,当时去拍摄的时候,有携带三脚架了,所以自然是选择用上了三脚架,来保证画质。另外,大家可以相比一下上一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出画面中背景光斑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光圈的大小问题,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越大,光斑越大;第二是背景与被摄主体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浅,虚化越大,光斑越大。综上,上一张照片使用的是2.8的大光圈,背景又是在江的另一边,距离比较远,所以出来的效果自然会虚化很多,光斑更大,显得更加梦幻,所以以后大家在拍摄时,想要获得更梦幻、更虚化的效果,就可以考虑使用大光圈、再利用距离来实现。

    由于目前电脑库存的相片有限,就没能有更多的题材照片来介绍,以后会尽量多用些照片来进行讲解的,关于曝光三要素—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的基本介绍就到这里了。还是要多拍,通过实际的拍摄,不断尝试不同的照片,查看所使用的曝光组合,对于一开始,建议使用相机的“光圈优先”模式,即我们手动调整光圈,相机自动帮我们计算出快门速度,在不断的实践中,彻底掌握快门、光圈和感光度的相互关系,在之后的拍摄中,至少看到一张曝光不正常的照片,可以知道如何去调整。

  • 相关阅读:
    HTML5学习之画布和SVG(四)
    HTML5学习之视频与音频(三)
    HTML5学习之智能表单(二)
    HTML5学习之文档结构和语义(一)
    WCF分布式开发必备知识(3):Web Service 使用
    比较各大挪动门户网站淘宝、京东、网易、新浪、腾讯meta标签的异同
    jQuery Mobile学习之grid、等待显示的ajax效果、页面跳转、页面跳转传递参数等(二)
    jQuery Moblie 学习之page、button、theme、panel、listview、controlgroup、navbar等(一)
    使用Modernizr探测HTML5/CSS3新特性(转载)
    设计模式学习之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Method,行为型模式)(9)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rady-wang/p/954676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