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进式架构设计在敏捷开发中的使用


    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吗?事实上,Martin Fowler在《Is Design Dead?》一文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们同样不能忽略对系统架构的设计。与计划性的设计(Planned Design)不同,我们需要演进式的设计(Evolutionary Design)

    IBM's Methods Group的敏捷专家Scott W. Ambler提出了“架构预测(Architectural Envisioning)”的方法,以应对敏捷开发中逐步演进的架构设计过程。

    Scott指出,敏捷模型驱动开发(Agile Model Driven DevelopmentAMDD)明确地包括了初始需求分析与架构建模,这个过程发生在敏捷项目开发的第0次迭代中。

     

    通过对架构的预测,可以在项目早期进行一些高层次的架构建模,以助于团队与关键利益相关人商讨系统采取的技术策略。这一行为的关键目标是识别出架构策略,而不是撰写如山一般堆积的文档,从而使得你能够快速完成架构建模。

     

    架构建模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的,因此这些图表(技术图表,用户交互流程图,领域图,变更情形)就是在项目结束时形成的整体文档的基础。由于你事先明确架构是演进的,因此就不必承担架构设计在项目早期必须“正确无误”的压力,而只需要在当前形势下保证足够好就可以了。

     

    Scott指出,所谓的“架构预测”能够提供如下价值:

     

    ◆提高生产力

     

    ◆降低技术风险

     

    ◆减少开发时间

     

    ◆增强沟通

     

    ◆可伸缩的敏捷软件开发。

     

    需要明确的是,这样的一种架构预测方式,正好符合敏捷开发迭代的需要。在项目开发早期,对系统整体进行一次高层次的概览,并对关键业务需求进行甄别与分析,划分合理的系统模块,有助于在迭代开发中为团队成员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与目标。而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团队就可以对本次迭代期间的功能进行深入的架构建模,然后通过TDD充分理解需求,对模块的细节进行设计与实现。这是敏捷架构设计的核心操作原理,它与敏捷开发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 相关阅读:
    ubuntu+VS code+launch.json+task.json
    C++——运行时类型识别RTTI
    C++——模板
    C++——class类和struct结构体的唯一区别
    C++——右值引用
    C++——智能指针
    身份证号码格式检测
    PHP获取图片主题颜色
    PHP 压缩图片质量
    redis3.2装完后 其它机子访问爆protocol error, got 'n' as reply type byt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luedoctor/p/256343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