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置Tomcat && Http简介


    WEB环境搭建

    1. 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主要用来接收客户端发送请求和响应客户端请求。

     作为JavaWeb程序来说,还需要有Servet容器,容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调用java程序处理用户发送的请求,并响应指定的资源

     开发JavaWeb项目Web服务器和Servet容器是必须的,通常情况二者是合在一起的。

     常见的JavaWeb服务器:

        • TomcatApache):当前应用最广的JavaWeb服务器;
        • JBossRedhat红帽):支持JavaEE,应用比较广;
        • GassFishOrcae):Orace开发JavaWeb服务器,应用不是很广;
        • ResinCaucho):支持JavaEE,应用越来越广;
        • WebogicOrcae):要钱的!支持JavaEE,适合大型项目;
        • WebsphereIBM):要钱的!支持JavaEE,适合大型项目;

    2. Tomcat

    2.1 Tomcat概述

     TomcatApache 软件基金会(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的Jakarta 项目中的一个核心项目,由ApacheSun 和其他一些公司及个人共同开发而成。由于有了Sun 的参与和支持,最新的Servet JSP 规范总是能在Tomcat 中得到体现,因为Tomcat 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而且免费,因而深受Java 爱好者的喜爱并得到了部分软件开发商的认可,成为目前比较流行的Web 应用服务器。目前最新版本是8.0

     Tomcat6.0 支持Servet 2.5

     Tomcat7.0 支持Servet3.0

     Tomcat8.0 支持Servet 3.1

    2.2 安装、启动、配置Tomcat

    2.2.1 下载

     Tomcat官方网站:http://tomcat.apache.org/

     安装版需要安装一般不考虑使用。一个电脑只能安装一个!卸载也比较麻烦!

     解压版: 直接解压缩使用,我们使用的版本

     版本:目前Tomcat的最新版本为8.0我们使用的是7.0版本

    2.2.2 安装

     直接Tomcat的压缩包解压到安装目录例如:D:apache-tomcat-6.0.43

     D:apache-tomcat-6.0.43这个目录下直接包含Tomcatbin目录,conf目录等,我们称之为Tomcat的安装目录根目录

    2.2.3 启动和停止

     启动Tomcat还需要配置两个环境变量。

      JAVA_HOMEjdk的安装目录Tomcat依赖于JDK,所以必须指定该环境变量。

      CATAINA_HOMEtomcat的安装目录,在终端(CMD)启用时,需要配置,不必须。

      启动:在Tomcat安装目录下的bin目录双击startup.bat

      停止:在Tomcat安装目录下的bin目录,双击shutdown.bat

     startup.bat会调用cataina.bat,而cataina.bat会调用setcasspath.batsetcasspath.bat会使用JAVA_HOME环境变量,所以必须在启动Tomcat之前把JAVA_HOME配置正确。如果JAVA_HOME配置不正确,就会导致startup.bat一闪而过!

     

     问题

    如果双击startup.bat窗口一闪而过请查看JAVA_HOME是否配置正确

    正确:

    2.2.4 访问Tomcat

     打开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ocahost:8080

    2.2.5 配置端口号

     打开Tomcat安装目录下的conf/server.xm

    端口web服务器在启动时,实际上是监听了本机上的一个端口,客户端向该端口发送请求时web服务器就会处理请求。但是如果不是向其所监听的端口发送请求,web服务器不会做任何响应例如Tomcat启动监听80端口,而访问的地址是http://ocahost:8080将不能正常访问。

    80端口80端口http协议默认的端口号,也就是说如果ur中不指定端口号那默认会80端口发送请求。

    2.2.6 Tomcat目录结构

     

    bin:该目录下存放的是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如果是安装版,那么这个目录下会有两个exe文件:tomcat6.exetomcat6w.exe,前者是在控制台下启动Tomcat,后者是弹出GUI窗口启动Tomcat;如果是解压版,那么会有startup.batshutdown.bat文件,startup.bat用来启动Tomcat,但需要先配置JAVA_HOME环境变量才能启动,shutdawn.bat用来停止Tomcat

    conf: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目录,这个目录下有四个最为重要的文件:

      • server.xm:配置整个服务器信息。例如修改端口号,添加虚拟主机等;下面会详细介绍这个文件;
      • tomcatusers.xm:存储tomcat用户的文件,这里保存的是tomcat的用户名及密码,以及用户的角色信息。可以按着该文件中的注释信息添加tomcat用户,然后就可以在Tomcat主页中进入Tomcat Manager页面了;
      • web.xm:部署描述符文件,这个文件中注册了很多MIME类型,即文档类型。这些MIME类型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说明文档类型的,如用户请求一个htm网页,那么服务器还会告诉客户端浏览器响应的文档是text/htm类型的,这就是一个MIME类型。客户端浏览器通过这个MIME类型就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当然是在浏览器中显示这个htm文件了。但如果服务器响应的是一个exe文件,那么浏览器就不可能显示它,而是应该弹出下载窗口才对。MIME就是用来说明文档的内容是什么类型的!
      • context.xm:对所有应用的统一配置,通常我们不会去配置它。

    ibTomcat的类库,里面是一大堆jar文件。如果需要添加Tomcat依赖的jar文件,可以把它放到这个目录中,当然也可以把应用依赖的jar文件放到这个目录中,这个目录中的jar所有项目都可以共享之,但这样你的应用放到其他Tomcat下时就不能再共享这个目录下的jar包了,所以建议只把Tomcat需要的jar包放到这个目录下;

    ogs:这个目录中都是日志文件,记录了Tomcat启动和关闭的信息,如果启动Tomcat时有错误,那么异常也会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temp:存放Tomcat的临时文件,这个目录下的东西可以在停止Tomcat后删除!

    webapps:存放web项目的目录,其中每个文件夹都是一个项目;如果这个目录下已经存在了目录,那么都是tomcat自带的。项目。其中ROOT是一个特殊的项目,在地址栏中没有给出项目目录时,对应的就是ROOT项目。http://ocahost:8080/exampes,进入示例项目。其中exampes就是项目名,即文件夹的名字。

    work:运行时生成的文件,最终运行的文件都在这里。通过webapps中的项目生成的!可以把这个目录下的内容删除,再次运行时会生再次生成work目录。当客户端用户访问一个JSP文件时,Tomcat会通过JSP生成Java文件,然后再编译Java文件生成cass文件,生成的javacass文件都会存放到这个目录下。

    ICENSE:许可证。

    NOTICE:说明文件。

    3. 创建Web应用

    3.1 静态web应用

     webapps下创建一个heo目录;

     webappsheo下创建index.htm

     启动tomcat

     打开浏览器访问http://ocahost:8080/heo/index.htm

    index.htm

    <htm>

      <head>

        <tite>heo</tite>

      </head>

      <body>

        <h1>Heo Word!</h1>

      </body>

    </htm>

    3.2 动态web应用

     webapps下创建heo1目录;

     webappsheo1下创建WEB-INF目录;

     webappsheo1WEB-INF下创建web.xm

     webappsheo1下创建index.htm

     打开浏览器访问http://ocahost:8080/heo/index.htm

    web.xm

    <?xm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version="2.5"

    xmns="http://java.sun.com/xm/ns/javaee"

    xmns:xsi="http://www.w3.org/2001/XMSchema-instance"

    xsi:schemaocation="http://java.sun.com/xm/ns/javaee

    http://java.sun.com/xm/ns/javaee/web-app_2_5.xsd">

    </web-app>

    完整的Web应用还需要在WEB-INF目录下创建:

     casses

     ib目录;

    webapps

    |- heo

    |-index.htm

    |-WEB-INF

    |-web.xm

    |-casses

    |-ib

     heo:应用目录,heo就是应用的名称;

     index.htm:应用资源。应用下可以有多个资源,例如cssjshtmjsp等,也可以把资源放到文件夹中,例如:heohtmindex.htm,这时访问UR为:http://ocahost:8080/heo/htm/index.htm

     WEB-INF:这个目录名称必须是大写,这个目录下的东西是无法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的,也就是说放到这里的东西是安全的;

     web.xm:应用程序的部署描述符文件,可以在该文件中对应用进行配置,例如配置应用的首页:

      <wecome-fie-ist>

        <wecome-fie>index.htm</wecome-fie>

      </wecome-fie-ist>

     casses:存放cass文件的目录;

     ib:存放jar包的目录;

    3.3 外部Web应用

     上面我们所写的web应用都是放在来webapps目录下,实际上也可以web应用放到其他地方,也就是Tomcat目录的外部。例如:我们把上面写的heo应用从webapps目录中剪切到C盘下,即C:/heo。现在heo这个Web应用已经不在Tomcat中了,这时我们需要在tomcat中配置外部应用的位置,配置的方式:

     conf/server.xm:打开server.xm文件,找到<Host>元素,在其中添加<Context>元素,代码如下:

    server.xm

     

    1) path:指定当前应用的名称;

    2) docBase:指定应用的物理位置;

    3) 浏览器访问路径:http://ocahost:8080/atguigu/index.htm

    3.4 Ecipse创建Web应用

    3.4.1 Ecipse配置Tomcat

     Ecipse中配置好Tomcat后,可以直接通过Ecipse控制Tomcat的启动和停止,而不用再去操作startup.batshutdown.bat

    配置步骤

     servers标签中,右键 - New - Server

     

    出现的窗口中选中Tomcat v6.0 Server,点击下一步

     

     

    选择tomcat安装路径选择系统的JDK,点击Finish

     创建好后,Servers标签下出现刚刚创建好的服务器

     

    3.4.2 Ecipse创建动态Web应用

     右键 -new -Dynamic Web Project

      

     

      配置项目信息

      输入项目名,

      选择配置好的tomcat

      选择Dynamic web modue version 2.5

      点击Finish创建好的项目会出现在左侧的列表中。

      项目的WebContent目录下创建一个index.htm文件

    3.4.3 部署/移除Web项目

      右键点击刚创建好的Tomcat服务器,选择Add and Remove …

       选中刚创建的项目,点击add点击Finish

     

    3.4.4 启动/关闭Tomcat

      右键选择服务器单击start

      看到控制台输出信息: Server startup in 161 ms

      服务器变成如下状态证明服务器启动成功

      访问 http://ocahost:8080/MyWeb

    3.4.5 Ecipse使用Tomcat的原理

     我们使用Ecipse项目部署到Tomcat的时,我们发现,在Tomcat下的webapps目录下并没有我们创建好的项目,但是通过Ecipse启动服务器后,项目真的可以访问到,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Ecipse在使用Tomcat时,并没有将项目部署到Tomcat的目录下,而是在其工作空间中,创建了一个Tomcat的镜像,Ecipse启动Tomcat他自己配置的镜像

     Ecipse镜像所在目录

    你的工作空间目录.metadata.puginsorg.ecipse.wst.server.core mp0

     这个目录下,我们会发现一个和Tomcat安装目录几乎一模一样的目录结构。

     在这里EcipseTomcat镜像配置文件也是独立我们所创建的项目是部署到wtpwebapps目录下的,这样做的好处是EcipseTomcat我们本机的Tomcat可以保持相互独立,不会影响彼此。

    HTTP协议

    1. HTTP协议简介             

     HTTP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即超文本传输协议。这个协议详细规定了浏览器和万维网服务器之间互相通信的规则

     客户端与服务端通信时传输的内容我们称之为报文。

     HTTP就是一个通信规则,这个规则规定了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报文格式,也规定了服务器发送客户端的报文格式。实际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两种报文。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称为请求报文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的称为响应报文

    2. HttpWatch

    2.1 安装

     由于IE8以下IE浏览器没有提供监听HTTP的功能,所以如果要使用IE8以下的浏览器查看HTTP请求的内容需要安装一个工具HttpWatch

     Firefoxchrome都有内置的开发者工具,可以直接查看Http请求。

     HttpWatch的使用非常简单,直接安装,然后一直下一步,直到安装完成。

    2.2 使用

     安装完成后打开IE浏览器,工具下拉列表可以看到HttpWatch Professiona选项

     

     

     打开后点击Record按钮开始监听Http请求。

     

    3. 报文

    3.1 报文格式

     

    报文首部分为:
                报文首行
                报文头部

    报文分类:

                 请求报文

          get请求报文

          post请求报文

          响应报文

    注:无论是请求报文还是响应报文,都必须遵守报文格式!

    3.2 请求报文

    3.1.1 报文格式

    请求首行;

    请求头信息;

    空行;

    请求体;

    3.1.2 GET请求

     get请求报文
               报文首部
                  报文首行
                  报文头部
            
            GET /bookstore01/b.html?username=dfadf&pwd=dfa HTTP/1.1
            //报文首行
               请求方式  请求路径?参数键值对&
               
            //报文头部【键值对格式】
               
            Host: localhost:8080  //请求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rv:27.0) Gecko/20100101Firefox/27.0//当前浏览器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浏览器告诉服务器,浏览器可以接收什么格式的文件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en-us;q=0.5,en;q=0.3
            //可以判断你是在是哪个位置
            zh-cn:简体中文
            en-us:美式英语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浏览器告诉服务器浏览器可以识别的解压方式
            
            Referer: http://localhost:8080/bookstore01/index.html
            Referer:指的是当前页面是从哪个页面跳转过来的
            
            
            Connection: keep-alive
            //keep-alive:表示浏览器告诉服务器这是一个长连接

                get请求没有空行和报文主体,get请求是通过地址栏传递参数的!   

    Get请求没有请求体,所以也没有空行!

     GET /Heo/index.jsp HTTP/1.1GET请求,请求服务器路径为Heo/index.jsp,协议为1.1

     Host:ocahost:请求的主机名为ocahost

     User-Agent: Mozia/4.0 (compatibe; MSIE 8.0…:与浏览器和OS相关的信息。有些网站会显示用户的系统版本和浏览器版本信息,这都是通过获取User-Agent头信息而来的;

     Accept: */*:告诉服务器,当前客户端可以接收的文档类型, */*,就表示什么都可以接收;

     Accept-anguage: zh-CN:当前客户端支持的语言,可以在浏览器的工具à选项中找到语言相关信息;

     Accept-Encoding: gzip, defate:支持的压缩格式。数据在网络上传递时,可能服务器会把数据压缩后再发送;

     Connection: keep-aive:客户端支持的链接方式,保持一段时间链接,默认为3000ms

     Cookie: JSESSIONID=369766FDF6220F7803433C0B2DE36D98:因为不是第一次访问这个地址,所以会在请求中把上一次服务器响应中发送过来的Cookie在请求中一并发送去过。

     

    3.1.3 POST请求

     POST请求要求form标签的method的属性设置为post

     

    POST /bookstore01/b.html HTTP/1.1
            //请求首行
               请求方式  请求路径   请求协议/版本号   
            
            Host: localhost:8080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rv:27.0) Gecko/20100101 Firefox/27.0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en-us;q=0.5,en;q=0.3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Referer: http://localhost:8080/bookstore01/index.html
            Connection: keep-alive

            username=zhangsan
            
             post请求有空行和请求体, post请求通过请求体传递请求参数!
            
              两者的区别
            
            
           响应报文
              响应首部
                 首行
                 头部
            HTTP/1.1 200 OK
            //响应首行:
                协议名称/版本号 响应状态码 状态描述符
                
            Server: Apache-Coyote/1.1
            
            Accept-Ranges: bytes
            
            Etag: W/"262-1510560961503"
            Last-Modified: Mon, 13 Nov 2017 08:16:01 GMT
            //格林威治时间: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tent-Length: 262
            
            Date: Mon, 13 Nov 2017 08:44:55 GMT

     3.1.4POST请求和Get请求的区别

    1)get请求通过地址栏传递参数,post请求通过请求体传递请求参数,相对安全一点!
         2)get请求没有空行和请求体,post请求有
         3)get请求传递的字符是有限制的,255个字符,而post请求通过请求体传递参数,没有大小限制

         总结:通常只有在form表单中,我们使用的是post请求,而在其它地方都是get请求!

    3.3 响应报文

    3.2.1 报文格式

    响应首行;

    响应头信息;

    空行;

    响应体;

    HTTP/1.1 200 OK

    Server: Apache-Coyote/1.1

    Content-Type: text/htm;charset=UTF-8

    Content-ength: 274

    Date: Tue, 07 Apr 2015 10:08:26 GMT

    <!DOCTYPE htm PUBIC "-//W3C//DTD HTM 4.01 Transitiona//EN" >

    <htm>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 charset=UTF-8">

    <tite>Insert tite here</tite>

    </head>

    <body>

    <h1>Heo</h1>

    </body>

    </htm>

     HTTP/1.1 200 OK:响应协议为HTTP1.1,状态码为200,表示请求成功;

     Server: Apache-Coyote/1.1:服务器的版本信息;

     Content-Type: text/htm;charset=UTF-8:响应体使用的编码为UTF-8

     Content-ength: 274:响应体为274字节;

     Date: Tue, 07 Apr 2015 10:08:26 GMT:响应的时间,这可能会有8小时的时区差;

     

    3.2.2 响应码

    响应码对浏览器来说很重要,它告诉浏览器响应的结果

     200:响应成功,浏览器会把响应体内容(通常是htm)显示在浏览器中;

     404:请求的资源没有找到,说明客户端错误的请求了不存在的资源;

     500:服务器端的错误,表示自己写的java、jsp代码有bug;

     302:重定向,当响应码为302时,表示服务器要求浏览器重新再发一个请求,服务器会发送一个响应头ocation,它指定了新请求的UR地址;

     405: 请求方式有问题   以4XXX开头的响应状态码,都表示是浏览器端的错误

  • 相关阅读:
    关于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单例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
    逻辑分页和物理分页
    java基本数据类型
    Keepalived笔记
    lvs,HAProxy,nginx简单笔记
    限流, 熔断,降级笔记
    redis事务之watch
    Redis-Sentinel
    正式入驻博客园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kyy/p/782809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