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arePoint 2010 升级到2013时间 为了确保用户可以连接,但无法改变升级数据


    SharePoint 2010 升级到2013时间 为了确保用户可以连接,但无法改变升级数据

    我总结的步骤 红色请注意它们的含义。

    步骤1:连接到SQL DBS 上的SharePoint 2010数据库的内容。
    步骤2:设置SharePoint内容数据库的仅仅读状态为True。
    步骤3:把SharePoint 2010内容数据库备份文件恢复到SharePoint 2013场。
    步骤4:SharePoint内容数据库的仅仅读状态设置为False(读写)。
    步骤5:分离SharePoint 2010内容数据库,并将其附加在SharePoint 2013环境。

    翻译成 英文。
     1: Connect to the SQL instance that hosts the SharePoint 2010 content database.
     2: Set the SharePoint content database read-only state to True.
     3: Back up the SharePoint 2010 content database and restore it to the SharePoint 2013 farm.
     4: Set the SharePoint content database read-only state to False.
     5: Detach the SharePoint 2010 content database and attach it in the SharePoint 2013 environment.



    备份和还原数据库

    步骤 凝视

    [ ]

    记录Secure Store服务应用程序的password

    Secure Store服务应用程序使用password对信息进行加密。

    必须记录此password,以便在新环境中使用它。

    针对环境中的每一个Secure Store服务应用程序完毕一次此步骤。

    [ ]

    将曾经版本号的数据库设置为仅仅读

    假设您希望用户仍可在仅仅读状态下使用您的原始环境。请在备份数据库之前将其设置为仅仅读。

    针对环境中的每一个内容数据库完毕此步骤。

    依据您的组织。可能须要一个数据库管理员来完毕此步骤。

    [ ]

    备份数据库

    在開始数据库附加升级过程之前,请先备份全部内容数据库以及下面服务应用程序数据库:

    • Business Data Connectivity

    • 托管元数据

    • PerformancePoint

    • 搜索管理

    • Secure Store

    • 用户配置文件:配置文件、社会性和同步数据库

    针对环境中的每一个内容数据库和支持的服务应用程序完毕此步骤。

    此步骤可能须要一小时、几小时或更长时间,详细取决于您的数据集和环境。

    依据您的组织,可能须要一个数据库管理员来完毕此步骤。

    [ ]

    导出 User Profile Service 应用程序的加密密钥

    User Profile Service 服务应用程序要求加密密钥与数据库分开存放,且在您升级用户配置文件同步数据库时须要该密钥。

    针对环境中的每一个 User Profile Service 应用程序完毕一次此步骤。

    [ ]

    还原数据库的备份副本

    从备份还原数据库。

    针对环境中的每一个内容数据库和支持的服务应用程序完毕此步骤。

    此步骤所需的时间可能是 1 个小时或更长时间,详细取决于您的数据集和环境。

    依据您的组织。可能须要一个数据库管理员来完毕此步骤。

    [ ]

    将还原的数据库设置为读写

    在可以附加和升级拷贝到新环境的数据库之前。您必须先将它们设置为读写。

    针对环境中的每一个内容数据库和支持服务应用程序完成此步骤。

    根据组织。你可能需要一个数据库管理员来完成此步骤。


  • 相关阅读:
    anguar使用指令写选项卡
    前端性能优化
    有关楼层般的侧导航
    我对面向对象的深刻理解
    jq中的表单验证插件------jquery.validate
    JavaScript 语言中的 this
    闭包,作用域链,垃圾回收,内存泄露
    angular.extend、angular.$watch、angular.bootstrap
    Angular路由(三)
    Angular基础(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hlsheji/p/472813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