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技术管理者应该如何做好工作安排的一点思考


       技术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带人、做事、看方向。带人是指团队人员能力的培养、团队梯队的建设等等;做事是指完成各项业务需求;看方向是指明确团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我们经常会辩论“做管理了还要不要写代码”这个话题,而“写代码”只是“做事”里面的一项工作。实际上,因为管理者是为整个团队的绩效负责的,所以理论上只要是团队需要做的事,就可以成为管理者需要做的事,只不过一个人不可能独自做完整个团队要做的事,所以管理者需要做好工作安排,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哪些事该自己去做,哪些可以让团队其他成员去做。

       想要做好工作安排,首先得把工作进行分类,普遍的做法是把工作分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那么应该如何界定什么是重要的事,什么是紧急的事呢?这里引用极客时间《技术管理实战36讲》专栏作者的一个观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 对于“计划内工作”,看收益是否足够大。收益越大越重要,也就越需要给予相匹配的优先级、资源和关注度;收益相对不大,就放入“To do list”,作为待办任务处理。
    • 对于“计划外的工作”,看损失是否足够大。损失够大,就按照紧急任务安排,以止损为核心目的;如果损失可控,就放入“计划内工作”列表。

       技术管理者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对于管理者,意味着技术的调研、需求分析与评审、技术方案分析与评审、团队规范制定、代码质量把控等),并且确保团队组员的工作重心放在“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面(对于组员,“意味着需求分析、技术方案设计、编码),假如项目不是原有排期计划中的任务,而是突然插进来的需求,并且工期很紧,那么就变成了“重要紧急”的事。

       技术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把控好团队的工作节奏,使得团队发挥出1+1>2的战斗力。体现一个团队战斗力的最大依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重要产出,假如团队的所有人都被困在“紧急不重要”和“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上,那团队也将不会有重大的产出,因此,管理者应该尽量让团队成员不参与到“紧急不重要”和“不紧急不重要”的工作上去。此两类事情牵扯的范围就很杂了,包括各种跨部门会议、产品人员临时idea的探讨、线上救火、各种总结报告等等诸如此类的杂事,许多人也因此调侃做管理就是给团队打杂的。

      鉴于技术管理者会有很多杂事需要做,所以技术管理者应尽量避免让自己投入到“重要紧急”的工作上去。“重要紧急”的事情在项目计划的执行上有严格要求,要求项目的执行者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而太多的杂事势必让管理者没法严格执行项目计划,这不但会使管理者疲于奔命、精疲力竭,同时也会给项目带来较大的延期风险。

      总而言之,技术管理者在分析自己该做什么事情时,必须始终从整个团队的角度来考虑,团队的整体产出即是技术管理者的产出,那么具体该做什么事也就清楚了。

  • 相关阅读:
    java:编写jar包加密工具,防止反编译
    Linux:CentOS-7常用命令
    MyBatis:MyBatis-Plus条件构造器EntityWrapper
    SpringBoot:SpringBoot项目的配置文件放在Jar包外加载
    机械学习导
    如何選擇最佳的 Wi-Fi 無線網路頻道,獲得最佳的傳輸速度(转载)
    解决ubuntu下filezilla登录ftp看不到中文目录和文件的问题 (转载)
    输入前几个字母,用箭头就能找出开头字母相同的历史命史
    Linux系统下使用split命令分割大文件 (转载)
    删除文件时排除特定文件 (转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estzrz/p/1096224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