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总结而已。
step1、pojo对象
根据db结构及需求文档,创建基础的pojo对象;
step2、映射接口
根据需求文档,定义基础的映射方法,例如基本的增、删、改,存在性检查,计数,分页搜索等。
public int insert(T t); public int update(T t); public int delete(int id); public int count(String where); public List<T> search(@Param("where")String where, @Param("offset")int offset, @Param("rows")int rows, @Param("orderby")String orderby);
其中:update和delete默认返回的是操作结果数目;insert通常可以返回increment或者条数;
传递多参数,可以用@Param进行标注
step3、映射文件
根据映射接口,编写Mapper文件,对应映射接口的指定类型参数,可以使用如下代码接收:
<if test="orderby!=null"> order by #{orderby, jdbcType=VARCHAR} </if>
对于返回单一类型的查询,建议指定resultType,避免运行时错误,例如:
<select id="count" resultType="int"> select count(1) from tablename <include refid="searchWhere" /> limit 1 </select>
step4、服务接口
很多时候,服务接口与dao操作接口并不需要1:1的关系,service方法可以灵活组装,调用多个dao方法;反过来也可以多个service方法,调用一个dao方法,例如:
public int insert(T t);
step5、服务实现
实现上面的接口,灵活调用dao方法,例如:
public int insert(T t) { if (dao.count("some where") > 0 ){ return -1; } return dao.insert(t); }
step6、添加测试类
step7、整合进其他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