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位数据的奇偶校验verilog程序_zt


    利用Verilog语言实现对一个8位数据进行奇偶检验,具体方法如下,
    实现奇偶检验的算法就是,如果是偶校验,只要将该8位数据第一位和第二位进行异或,然后将得到的结果和第三位异或,依次下去,直到和第七位异或,
    这样得到的最后结果,就是偶校验位;如果是奇校验,将上面的偶校验位取反即可。下面的一段小程序就是实现该功能的代码。


    module modelsim_test (even_bit,odd_bit,a);
     input[7:0] a;
     output even_bit,odd_bit;
     assign even_bit = ^a;
     assign odd_bit = ~even_bit;
    endmodule


    然后利用modelsim测试一下得到波形如下图。


    可以看到实现了奇偶校验的效果。但是一直对,assign even_bit = ^a;这段不明白。
    ^是按位异或,是二目运算符,这里怎么只用一个操作数呢?

    其实在verilog中,与,或,非,异或,同或,这5个运算符,除了非以外,其他4个都是二目运算符,也即是需要两个操作数,然后中间加上相应的运算符。

    但是这里有一种称作,一元约减运算符,就是说,与,或,异或,同或,这4个运算符可以作为一元约减运算符,也即是只需要一个操作数,例如:even_bit = ^a;
    不过运算的过程,和二目运算符不同了,一元约减运算符的运算过程是:首先将操作数 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进行与、或、非运算;然后再将运算结果和第三位进行与、或、非运算; 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位。
    就是说,assign even_bit = ^a;等效于 assign even_bit = a[0]^a[1]^a[2]^a[3]^a[4]^a[5]^a[6]^a[7];


    最后提到一下C语言 &=^=|=运算符,例如:b^=a;等效于b=b^a;这个和上面提到的,不是同一个东西,注意不要混淆。我第一次看到那个语句的时候,就是利用C语言的方式来理解的,百思不得其解。

  • 相关阅读:
    第十二周总结
    第十一周总结
    第十周总结
    人月神话阅读笔记04
    第九周总结
    第八周总结
    人月神话阅读笔记03
    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介绍及matlab实现案例
    Cross-entropy
    压缩算法--TP(1978)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gllero/p/444455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