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QL 查询语句先执行 SELECT?


    SELECT语句的完整语法:

    SELECT 
    DISTINCT <select_list>
    FROM <left_table>
    <join_type> JOIN <right_table>
    ON <join_condition>
    WHERE <where_condition>
    GROUP BY <group_by_list>
    HAVING <having_condition>
    ORDER BY <order_by_condition>
    LIMIT <limit_number>
    

      

    执行顺序:

    FROM
    <表名> # 笛卡尔积
    ON
    <筛选条件> # 对笛卡尔积的虚表进行筛选
    JOIN <join, left join, right join...>
    <join表> # 指定join,用于添加数据到on之后的虚表中,例如left join会将左表的剩余数据添加到虚表中
    WHERE
    <where条件> # 对上述虚表进行筛选
    GROUP BY
    <分组条件> # 分组
    <SUM()等聚合函数> # 用于having子句进行判断,在书写上这类聚合函数是写在having判断里面的
    HAVING
    <分组筛选> # 对分组后的结果进行聚合筛选
    SELECT
    <返回数据列表> # 返回的单列必须在group by子句中,聚合函数除外
    DISTINCT
    # 数据除重
    ORDER BY
    <排序条件> # 排序
    LIMIT
    <行数限制>

    引擎在执行上述每一步时,都会在内存中形成一张虚拟表,然后对虚拟表进行后续操作,并释放没用的虚拟表的内存,以此类推。

    具体解释:(注:下面“VT”表示 → 虚拟表 virtual )

    1.  from:select * from table_1, table_2; 与 select * from table_1 join table_2; 的结果一致,都是表示求笛卡尔积;用于直接计算两个表笛卡尔积,得到虚拟表VT1,这是所有select语句最先执行的操作,其他操作时在这个表上进行的,也就是from操作所完成的内容
    2. on: 从VT1表中筛选符合条件的数据,形成VT2表;
    3. join: 将该 join 类型的数据补充到VT2表中,例如 left join 会将左表的剩余数据添加到虚表VT2中,形成VT3表;若表的数量大于2,则会重复1-3步;
    4. where: 执行筛选,(不能使用聚合函数)得到VT4表;
    5. group by: 对VT4表进行分组,得到VT5表;其后处理的语句,如select,having,所用到的列必须包含在group by条件中,没有出现的需要用聚合函数;
    6. having: 筛选分组后的数据,得到VT6表;
    7. select: 返回列得到VT7表;
    8. distinct: 用于去重得到VT8表;
    9. order by: 用于排序得到VT9表;
    10. limit: 返回需要的行数,得到VT10;
    • 需要注意的是:

      • group by条件中,每个列必须是有效列,不能是聚合函数;
      • null值也会作为一个分组返回;
      • 除了聚合函数,select子句中的列必须在group by条件中;   

    原博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9390545/article/details/105893049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 相关阅读:
    wayland学习笔记(八) wayland为什么要用libffi
    线程安全函数和可重入函数 辨析
    patch的基本使用
    c++ condition_variable的wait 语法糖
    系统启动知识 说道说道(一) 冰山之下
    DDR 带宽计算公式
    wayland学习笔记(七)config的结构分析
    功耗管理篇
    operator=() 重载的问题
    ABC216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feige/p/1351923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