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你远离那些索取型人格的人,也就是那些习惯性的伸手党、巨婴们


    你知道,什么是索取型人格吗?

    索取型人格,简而言之,指的就是那些,以自我为中心,把自私自利的“基因”融入到血液、透入到骨髓中,更“高阶”表现形式的人。

    他们只知(不断)索取,不知(很少)回报,或者企图以小聪明的小恩小惠,从他人那里获取尽可能多的、巨大的回报。

    当他们需要你时,你得随叫随到;当你需要他们的帮助时,你连他人都找不到;他们也能以一切让你感到懵逼的方式,躲避你,或者下意识的就拒绝了你。

    再通俗地的一点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些习惯性的伸手党、传说中的巨婴们。

    1

    “朋友圈”的那些事儿

    微信这个超级网络社交工具的出现,让我们的社交圈又多一个圈子,叫做“朋友圈”,也正因此,很多人的“情商”和“本性”,在其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的索取型人格人的存在。

    他们在微信上所表现出来的索取型人格,无外乎在这么几个地方:

    一、私聊中;二、群聊里;三、朋友圈。

    那些“孜孜不倦”私聊你求赞,或在群里叫你给ta点赞的。他们这些人的情商也接近于零,能够在深更半夜,还能发信息来给你“推销”、“求赞”。

    目的就是让你帮ta实现,ta所想要的各种免费或收费的“福利”,书、礼物、旅游机会、网课,等等。

    Ta也不管,你和ta之间熟不熟,反正能满足到ta的索取需求,管你是谁。

    在微信群里,那就更多这样的索取型人格人了。他们一听免费,立马抢,一听收费,变冷宫,类似的还有,一发红包他们立马抢,抢完红包还不吱声。

    在他们的眼里,有免费、有红包抢、有东西可白拿、有求必应,他们的索取就不会停止,更有主动来找你要的,如果你没满足到他们,还不忘给你来一句:“你真小气”,让你气的半死。

    朋友圈里,也不在少数,他们不仅索取,还更爱炫耀。

    当你找这些索取型人格人,帮点忙的时候,他们躲的比猫还远。在线上,你看不到,他们知道,你也不能奈何怎样。

    从某种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这些索取型人格人的存在,让朋友圈变得“凄凉”,让群变得“冷清”,让私聊变成一种“骚扰”。

    2

    现实中的“索取狂”

    回到我们的现实中,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圈子里,这些“索取狂”们,处处可见。

    你不得不承认,到如今,依然在很多地区,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重男轻女”依然存在和严重。

    尤其是那些有儿也有女的部分家庭,无论这个女孩是妹妹,还是姐姐,从小到大,都得“补贴”,甚至是“倒贴”给她的哥哥或弟弟。

    要是不从,这些爱从女儿身上索取的父母们,铁定会站出来说道:“你这个没良心的女儿,我把你养这么大,供你上大学,白养、白供了,你还不赶紧的拿工资给家里补贴家用。”

    谁心里都清楚,这钱最终的去向,是去到了家里的那哥哥嫂嫂、弟弟弟媳手中。

    更甚者,还要给他们买房、买车、帮养他们的孩子。

    于是乎,这些被从小惯到大、爱索取出来的、靠着娘的,巨婴们,就此诞生。

    他们也习惯性的去索取,“万事找妈”,准没错。

    在职场上,这些爱耍小聪明的索取型人格狂人,也不少。他们善于算计,偷工减料,习惯性地去叫别的同事帮忙处理,他们的工作问题,自己却在那里“悠哉悠哉”。

    这些索取型人格的职场人,典型的表现,如下:

    一、喜索要;二、好邀功;三、现优越感;四、倚老卖老。

    所以,有天,当他们猛然被惊醒,或依然还是懵逼“索取”的时候,还怪公司裁员太无情,抱怨最不应该裁的,就是他们自己。

    公司只能“无奈”的告诉他们:“公司业绩不佳,业务调整,也需要新鲜血液”。

    当这些“索取狂”们一走,公司立马招新人。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公司不负责养这些,没有太大价值的“索取狂”们。

    公司不能保证也没太大期望,能招到更好的人选,但起码,他们是想把这些“索取狂”们,从公司的这辆“大巴车”上,给先赶下去再说。

    各种“圈子”里的“索取狂”也大有人在。

    比如,现在我们经常听到娱乐圈中的,所谓“塑料姐妹”们。之所以称之为是“塑料”,是因为这种姐妹关系,易破,不牢固,他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到底是哪一方的责任,导致成为“塑料姐妹”?这其中,多少是,有一方在扮演着“索取狂”的角色,伤对方太多次,也就伤到了自己,变成塑料泡沫,一起破灭。

    不仅娱乐圈,在我们的现实朋友圈中,这些“索取狂”们,就像网友调侃中的那样:

    “吃一次亏算福气的话,知道人家在算计你,还一次次的去帮人家忙,来来来,用东北话念出来:你嗦你4不4洒啊”

    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李小璐夜宿门”事件,随着可以说是在对李小璐的爱情中,“卑微到尘埃里”的贾乃亮的一纸“声明”,让我们看透了,李小璐这个从小就童星出道,混迹娱乐圈,“貌美自带光环”的北京女孩,她“露骨”的索取型人格。

    一个不断、无休止的索取,一个卑微、麻木的付出,这样的一段婚姻结局,可想而知。

    以上这些,都是这些索取型人格“索取狂”们,在现实中的无孔不入。

    3

    索取型人格的相反面

    看到这儿,想必你也知道了,索取型人格的相反面,是给予型人格或讨好型人格。

    说是讨好型人格,于给予者来说,有点不太公平,好像是ta要故意去讨好别人一样,还是给予者人格,这个表述,更加恰当一点。

    作为一个知名综艺节目主持人的何炅,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典型的,给予型人格的代表。

    他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就像他在某节目中,所说的那样:

    “有的时候你觉得,讨好型人格,好像是一个贬义词,但其实只有自信的人,才敢去讨好别人,我不但可以弄好我自己,我还可以让你开心,我自己很习惯,这种人是最好的朋友。”

    在何炅那里,给予型人格是自信的,是善良的。

    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当中,对于那些稍微关注自己的行为,都把他们归结于,是自私。

    其实,关注自己,根本就不能简单粗暴的划归为是自私。

    还记得几个礼拜前,我在亲戚群里抛出了papi酱的那句话:“人生最重要的排序:1、自己;2、伴侣;3、孩子;4、父母。”,下一秒我就后悔了,你知道的,我遭到了七大姑八大姨、大叔大舅们的“围攻”。

    在他们的世界当中,自己永远是要排在最后一位的。可是,现实是什么呢?

    大多数那些天天嘴巴上喊着,自己最疼父母、孩子、老婆、老公的人,最在乎的,是他们自己。

    在这个越来越讲究“利他”、“共赢”才有“机会”的时代,还是有很多人,不断的把索取型人格发挥到极致。

    他们从不主动付出,一切都等着别人帮他安排好,从不积极应对。他们把索取,当成了他们的理所应当、习以为常、为人伎俩。

    和从小到大的教育有关,大家都在告诉你,为人处事,要随和,要学会中庸,要好说话。一直到今天,你会发现,你连拒绝别人的勇气,都没有了。

    远离这些索取型人格的人,请从对他们,说不开始。

    学会拒绝他们,不勉强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一种智慧。

    写在最后:

    愿你我,都能成为一个给予型人格的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终的赢家,都是给予型人格人的天下。

    但,同时,不要忘记,你可以选择拒绝,尤其是对那些索取型人格的“索取狂”们,更要如此。

    学会说不,学会拒绝,从来就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要知道,你越是随和,越是好说话,对于“索取狂”们来说,这都是,他们可以钻你的“空子”。

  • 相关阅读:
    Asp.net 主题 【2】
    Asp.net 主题 【1】
    登陆验证码
    Ajax进阶
    Ajax
    Django之权限管理
    Django之Form进阶
    Django之知识总结
    Django之form表单认证
    Django之ORM查询复习与cooki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ofuBlue/p/1195140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