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
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就好像敏捷开发和SCRUM一样,不是什么技术,而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工程化的思想。使用IoC的思想意味着你将设计好的对象交给容器控制,而不是传统的在你的对象内部直接控制。
为什么要控制反转呢,谁在控制谁呢,反转了什么东西呢?这篇笔记聊的就是这些东西
- 谁在控制谁? 一般来讲,我们直接new一个对象,是我们运行的这个程序去主动的创建依赖对象;但是IoC时会有一个IoC容器来负责这些对象的创建。这个时候IoC容器控制了对象,控制了外部资源获取。
- 反转了什么呢?在传统的程序里面,我们在对象中主动控制去直接获取依赖对象,而现在,这个过程反了过来。
依赖(在A类里面创建了B类的实例,这样A依赖于B)
举例说明下?
在Github上面看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伪代码,我感觉很能解释IoC的关系,于是就摘抄到这里面来
在生活中,和一个女孩子认识有三种方法
-
青梅竹马
public class Girl{ void Kiss(){ Boy RightPerson = new Boy(); } }
这个RightPerson最大的缺点就是没办法更换(...),在Boy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面他都会存在,如果Girl想换一个boy kiss呢,就不是很好了(...)
-
相亲平台
public class Girl{ void Kiss(){ Boy Boy = BoyFactory.createBoy(); } }
这个Boy是不是RightPerson就不知道了,但是不满意就换。但是我们现在有了一个Boy Factory,这很烦,有外人/平台介入了日常生活,它以单例模式或者是存在于全局。
-
值得信赖的人安排,只需要守株待兔
public class Girl{ void kiss(Boy boy){ boy.kiss(); } }
你传什么给我,我就和什么Kiss(表达有点不大合适,但是也想不出什么好词了),至少这种方式Girl和Boy不用忙活了。
这就是IoC的基本思想,将对象的创建和提取到外部,由外部容器提供所需要的组件。
为什么要使用IoC呢
说实话,”高内聚,低耦合“这句话我都听到吐了。每个上过软件工程导论课的同学都能跟你侃侃而谈五分钟。那接着往下问”什么是内聚,什么是耦合“”为什么要倡导松耦合的设计,这跟面向对象设计法则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了IoC容器后,把创建和查找依赖对象的控制权交给了容器,由容器进行注入组合对象,所以对象与对象之间的耦合是松散的,这样也方便测试,利于功能复用,更重要的是使得程序的整个体系结构变得非常灵活。
IoC相当于是将应用程序赋予给了一个中心,IoC容器。
DI
都提到IoC了,怎么能少得了DI(Dependency Injection ),注入依赖或者依赖注入?anyway,随便你。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行过程中规定。具象化一点,各个组件的依赖关系是由容器来注入的。开发者依赖这个机制,只需要通过配置指定资源,完成业务逻辑即可,不用关心具体的资源来自何方,由谁实现(依然是面向对象的思想)
那么,你说的这个DI和IoC,他们有区别吗?
有区别,但是其实DI和IoC说的是一个东西,因为IoC这个东西说的模模糊糊,Martin Fowler(XP的提出者之一,敏捷方法的创始人)在2004提出了DI的概念,“依赖注入”明确描述了“被注入对象依赖IoC容器配置依赖对象”。
Martin Fowler 的原文是这样的,在inversion of Control这一节里面,他提到
As a result I think we need a more specific name for this pattern. Inversion of Control is too generic a term, and thus people find it confusing. As a result with a lot of discussion with various IoC advocates we settled on the name Dependency Injection.
IoC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每个框架都说自己IoC,DI是我们采取的手段
我摘了一段知乎的回答,问题的链接贴在下面,有些回答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很有利于理解
ioc的思想最核心的地方在于,资源不由使用资源的双方管理,而由不使用资源的第三方管理,这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第一,资源集中管理,实现资源的可配置和易管理。
第二,降低了使用资源双方的依赖程度,也就是我们说的耦合度。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我们都知道Spring的AOP是这个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AOP,面向切面编程又是在做什么呢?
在面向对象的思想里面(Object-Oriented Programing)有三大法宝,”封装,继承,多态“,用这三大法宝建立了对象的层次,但是它是一个纵向的结构,有比较明确的上下级关系,但是在平行的层次中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又需要一种横向的结构来定义这些平行的关系,以日志记录为例,记录日志一般要在操作完毕之后,用OOP的思想,那我就要去项目的每个操作数据库的方法的里面去加上保存日志,这会导致代码重复,模块的重用会因此受到影响。
如果使用AOP,只需要自定义一个方法,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将该方法配置好,当每次调用完原先的save方法时,都会去执行你写的保存日志方法。
它将程序中的交叉业务逻辑(日志,事务等),封装成一个切面,然后注入到目标对象(具体业务逻辑)中去。
参考
-
《Spring实战》
-
Spring IoC有什么好处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277575/answer/134413451 (这里面有一些回答很有参考价值,仔细看看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还是有问题)
-
Inversion of Control Containers and the Dependency Injection pattern https://martinfowler.com/articles/injec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