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 A:
@interface ClassA : NSObject{
}
@property(nonatomic, retain) Foo* foo;
@end
Class B:
@interface ClassB : NSObject{
Foo* foo;
}
@property(nonatomic, retain) Foo* foo;
@end
上面两个类的不同是:第二个类包含一个名字为"foo"的 ivar。
如果在类的实现部分包含了"@synthesize foo;",并且用了比较新的编译器(好像是从 4.2 开始的),对于第一个类,编译器会自动为类添加一个合适的ivar,
你可以直接用foo,就像定义了foo这个成员变量一样。
ivar 的 synthesis 机制依赖于 Objective-C 的“修复脆弱基类的特性”。
在大部分编译型语言中,ivar 的访问是通过“对象地址 + ivar 偏移量”的方式,
子类中的 ivar 需要在基类 ivar 的后面,这样子类必须知道基类对象的大小才可以计算出自身 ivar 的开始地址。
当改变基类的大小时,比如增加或者减少 ivar,就必须重新编译所有子类。
Objective-C 解决“脆弱基类”的方式是:将所有 ivar 的大小作为一项元数据,存储到类的元信息中,并且在运行时进行设置。
这样可以通过“对象地址+基类大小+ivar偏移量”的方式来计算相应的ivar 地址,并访问对应的ivar。
关于“ivar synthesis”的底层机制依赖于编译器,总之编译器会调整 ivar 区域,以达到动态添加 ivar 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