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U-1120 病毒(最长递增公共子序列)


    你有一个日志文件,里面记录着各种系统事件的详细信息。自然的,事件的时间戳按照严格递增顺序排列(不会有两个事件在完全相同的时刻发生)。
    遗憾的是,你的系统被病毒感染了,日志文件中混入了病毒生成的随机伪事件(但真实事件的相对顺序保持不变)。备份的日志文件也被感染了,但由于病毒采用的随机感染方法,主日志文件和备份日志文件在感染后可能会变得不一样。
    给出被感染的主日志和备份日志,求真实事件序列的最长可能长度。
     

    Input

    输入第一行为数据组数T (T<=100)。每组数据包含两行,分别描述感染后的主日志和备份日志。
    每个日志文件的格式相同,均为一个整数n (1<=n<=1000)(代表感染后的事件总数)和n 个不超过100,000的正整数(表示感染后各事件的时间戳)。
    注意,感染后可能会出现时间戳完全相同的事件。

    Output

    对于每组数据,输出真实事件序列的最长可能长度。

    Sample Input

    1
    9 1 4 2 6 3 8 5 9 1
    6 2 7 6 3 5 1
    

    Sample Output

    3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00 + 5;
    int dp[N], a[N], b[N];
    
    void Work(int n, int m){
        int M;
        memset(dp, 0, sizeof(dp));
        for(int i = 1; i <= n; i++){
            M = 0;
            for(int j = 1; j <= m; j++){
                if(a[i] > b[j] && M < dp[j])
                    M = dp[j];
                if(a[i] == b[j])
                    dp[j] = M + 1;
            }
        }
        printf("%d
    ", *max_element(dp + 1, dp + m + 1));
    }
    int main(){
        int T, n, m;
        scanf("%d", &T);
        while(T --){
            scanf("%d", &n);
            for(int i = 1; i <= n; i++) scanf("%d", &a[i]);
            scanf("%d", &m);
            for(int i = 1; i <= m; i++) scanf("%d", &b[i]);
            Work(n, m);
        }
    }
  • 相关阅读:
    重读《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 职业生涯的考虑
    重读《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 从专家到高手
    重读《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 开发团队做的远不仅是开发
    重读《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 测试专家的第一步
    重读《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 前篇
    使用Nodejs+Protractor搭建测试环境
    简单的算法题之合并数组
    性能测试流程
    性能测试基础
    电脑木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retty9/p/740693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