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44——前端概述及网页入门


    今日内容:

      1、前端概述

      2、前端三剑客

      3、第一个页面(基础模板解读)

      4、html常用标签

      5、标签分类

    一、前端概述

    1、什么是前端

    前端即网站前台部分,运行在PC端,移动端等浏览器上展现给用户浏览的网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HTML5,CSS3,前端框架的应用,跨平台响应式网页设计能够适应各种屏幕分辨率,完美的动效设计,给用户带来极高的用户体验。

    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一般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基本的HTML和CSS以及JavaScript

    • 广义前端:所有用户可以直接看见并交互的界面

    • 侠义前端:浏览器上运行的用户交互界面

    2、前端开发技术栈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负责完成页面的结构
    
    文件后缀:.html .htm
    
    ps:“超文本”就是指页面内可以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

    CSS

    级联样式表 Cascading Style Sheet
    
    负责页面的风格设计,样式、美观
    
    文件后缀:.css

    JavaScript

    浏览器脚本语言,可以编写运行在浏览器上的程序
    
    负责编写页面特效、调用浏览器的API(BOM)、操作改变页面内容(DOM),从后端获取数据(Ajax),渲染页面等
    
    文件后缀:.js

    二、前端三剑客

    1、HTML

    1、标记语言

    标记语言为非编程语言,不具备编程语言具备的程序逻辑

    2、html为前端页面的主体,由标签、指令与转义字符(实体)等组成

    标签:被尖括号包裹,由字母开头包含合法字符的,可以被浏览器解析的标记。eg:系统标签,自定义标签
    指令:被尖括号包裹,由!开头的标记。eg:<!doctype html> <!-- -->
    转义字符:被&与;包裹的特殊字母组合或#开头的十进制数。eg:&#60; &#62; &nbsp;
    v_hint:转义字符

    3、html发展史代表版本

    ① html1:在1993年6月作为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ETF)工作草案发布(并非标准)
    ② html2:1995年11月作为RFC 1866发布,在RFC 2854于2000年6月发布之后被宣布已经过时
    ③ html3.2:1997年1月14日,W3C推荐标准
    ④ html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荐标准
    ⑤ html4.01(微小改进):1999年12月24日,W3C推荐标准
    ⑤ html5:2014年10月28日,W3C推荐标准(h5草案的前身名为Web Applications 1.0。于2004年被WHATWG提出,于2007年被W3C接纳,并成立了新的HTML工作团队。在2008年1月22日,第一份正式草案发布。)

    4、文档类型

    <!-- 标签语法规范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EN" "http://www.w3.org/TR/html4/strict.dtd"><!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DOCTYPE html>

    2、CSS

    1、标记语言

    标记语言为非编程语言,不具备编程语言具备的程序逻辑

    2、css为前端页面的样式,由选择器、作用域与样式块组成

    选择器:由标签、类、id单独或组合出现
    作用域:一组大括号包含的区域
    样式块:满足css连接语法的众多样式

    3、css发展史代表版本

    ① 1990年,Tim Berners-Lee和Robert Cailliau共同发明了Web。1994年,Web真正走出实验室。
    ② 1994年哈坤·利提出了CSS的最初建议。而当时伯特·波斯(Bert Bos)正在设计一个名为Argo的浏览器,于是他们决定一起设计CSS。
    ③ 哈坤于1994年在芝加哥的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CSS的建议,1995年的www网络会议上CSS又一次被提出,博斯演示了Argo浏览器支持CSS的例子,哈肯也展示了支持CSS的Arena浏览器。
    ④ 1997年初,W3C组织负责CSS的工作组开始讨论第一版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其讨论结果组成了1998年5月出版的CSS规范第二版。
    ⑤ CSS3是CSS(层叠样式表)技术的升级版本,于1999年开始制订,2001年5月23日W3C完成了CSS3的工作草案,主要包括盒子模型、列表模块、超链接方式、语言模块、背景和边框、文字特效、多栏布局等模块。

    3、JavaScript

    1、编程语言

    实实在在的编程语言,完善的语法,可以完成复杂的程序逻辑

    2、js为前端页面的脚步,由DOM、BOM与ES组成

    DOM: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是W3C组织推荐的处理可扩展标志语言的标准编程接口。
    BOM:浏览器对象模型(Browser Object Model),是用于描述这种对象与对象之间层次关系的模型,浏览器对象模型提供了独立于内容的、可以与浏览器窗口进行互动的对象结构。BOM由多个对象组成,其中代表浏览器窗口的Window对象是BOM的顶层对象,其他对象都是该对象的子对象。
    ES:ES是一种开放的、国际上广为接受的脚本语言规范(ECMAScript),正式名称为 ECMA 262 和 ISO/IEC 16262,是宿主环境中脚本语言的国际 Web 标准。

    3、js发展史

     它最初由Netscape的Brendan Eich设计。JavaScript是甲骨文公司的注册商标。Ecma国际以JavaScript为基础制定了ECMAScript标准。JavaScript也可以用于其他场合,如服务器端编程。完整的JavaScript实现包含三个部分:ECMAScript,文档对象模型,浏览器对象模型。
        Netscape在最初将其脚本语言命名为LiveScript,后来Netscape在与Sun合作之后将其改名为JavaScript。JavaScript最初受Java启发而开始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看上去像Java”,因此语法上有类似之处,一些名称和命名规范也借自Java。但JavaScript的主要设计原则源自Self和Scheme。JavaScript与Java名称上的近似,是当时Netscape为了营销考虑与Sun微系统达成协议的结果。为了取得技术优势,微软推出了JScript来迎战JavaScript的脚本语言。为了互用性,Ecma国际(前身为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创建了ECMA-262标准(ECMAScript)。两者都属于ECMAScript的实现。尽管JavaScript作为给非程序人员的脚本语言,而非作为给程序人员的脚本语言来推广和宣传,但是JavaScript具有非常丰富的特性。
        发展初期,JavaScript的标准并未确定,同期有Netscape的JavaScript,微软的JScript和CEnvi的ScriptEase三足鼎立。1997年,在ECMA(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的协调下,由Netscape、Sun、微软、Borland组成的工作组确定统一标准:ECMA-262。

    4、js框架

    Angular、React与Vue等均是JavaScript主流框架

    三、第一个页面

    1、基础模板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第一个页面</title>
        </head>
        <body>
            
        </body>
    </html>

    2、模板解读

    • DOCTYPE:指定文档类型,规定html标签语法

    • html:文档根标签,标注着文档(页面)的开始与结束

    • head:文档头标签,可以引用脚步文件、指定样式表、书写代码逻辑块、提供元信息

    • body:文档主体标签,包含文档所有文本与超文本内容

    • title:文档tag标题标签,设置文档tag的标题内容

    v_hint:html标签的lang属性值 en | zh(zh-cn)

    3、其他核心模板标签

    1、meta(元标签)

    字符编码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
    SEO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8-12个以英文逗号隔开的单词或词语">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80字以内的一段话,与网站内容相关">
    移动适配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minimum-scale=1,maximum-scale=1,user-scalable=no" />

    2、link(链接标签)

    外联样式表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style.css" />
    文档tag图标
    <link rel="shortcut icon" type="image/x-icon" href="http://www.baidu.com/favicon.ico" />

    3、style(样式标签)

    内联样式表
    <style></style>

    4、script(脚步标签)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四、html常用标签

    1、无语义标签

    <div></div>
    <span></span>

    2、常用语义标签

    <hn></hn> 标题
    <p></p> 段落
    <pre></pre> 原文本
    <br /> 换行
    <hr /> 分割线

    3、文本标签

    <i></i> 斜体字
    <em></em> 斜体字,表示强调
    <b></b> 粗体字
    <strong></strong> 粗体字,表示强调(语气更强) 
    <del></del> 删除的文本
    <ins></ins> 插入的文本
    <sub></sub> 下标字
    <sup></sup> 上标字
    <ruby>
        拼音<rt>pinyin</rt>
    </ruby> 中文注音,h5新增

    4、其他标签

    <section></section><small></small> 小号字体

    五、标签分类

    1、单|双标签

    单标签:单标签在自身标签标识结束,主要应用场景为功能性标签
    
    双标签:双标签有成对的结束标识,主要应用场景为内容性标签

    2、行|块标签

    行标签:又名内联标签,内联标签自身不具备宽高,通常同行显示
    
    块标签:又名块级标签,块标签拥有自身宽高,通常独自占据一行

    3、单一|组合标签

    单一标签:单独出现,表示具体的功能或展示具体的内容
    
    组合标签:配合使用,才能产生相应的内容与效果
     
  • 相关阅读:
    野生的男人,家养的猪
    能在xcode5中开发基于IOS7sdk的应用程序兼容ios4.3之后的系统吗?
    ios开发怎样才能做到代码和界面彻底分离,方便换肤?
    如何解决iOS6、iOS7 3.5寸和4.0寸屏的适配问题?不要写两个xib文件
    哪些听起来很牛逼的互联网理念!
    iOS 使用宏 常量 报错 expected expression
    ios测试宏指令出错:“Expected identefier”
    某个 页面覆盖了 UITabBar 的tabItem的解决办法
    ios(包括6、7)应用程序引用系统通讯录的方法 [亲测可行]
    ios 获得通讯录中联系人的所有属性 亲测,可行 兼容io6 和 ios 7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ster-JH/p/967654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