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超新星爆发能否证明光速不变性 的 分析


    本文 是 对 反相吧  帖 《宋超新星爆发能否证明光速不变性》   http://tieba.baidu.com/p/6296754030    的  回复  。

     

    3 楼

    我觉得 这个 问题 吧,   “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 二十三日” , 也就是 看到 超新星 大而亮 的 23 天,  不是 超新星 最早最快 的 光 到达 地球 的 时间 与 最后最慢 的 光 到达 地球 的 时间 之间 的 时间 。

     

    而是 达到 地球 的 光子密度 最大 的 一段 时间,     光子密度 是指 单位时间内到达地球的光子数量,   也就是 光强 。

     

    我们 把 最早最快 的 光 到达 地球 的 时间 与 最后最慢 的 光 到达 地球 的 时间 之间 的 时间 称为    t全,   到达 地球 的 光子密度 最大 的 一段 时间  称为  t最亮  ,

     

    t全 > t最亮, t全 包含 t最亮, t最亮 是 t全 中的 一段,

     

    t全 和 t最亮 的 关系, 或者说  在 整个 t全 内 的 到达 地球 的 光子密度(光强)和 时间 t 的 函数曲线 可能 是一个 类似 正态分布 的 曲线,

     

    就是 在 分布中心 两侧 的 一个 不大的区间 内,  集中了 大部分 到达 地球 的 光子  。

     

    如下图  :

     

    t1 ~ t4 区间 是 t 全,    t2 ~ t3 区间 是 t最亮  。

    也可以说,    t1 是 超新星 出现的 时间 更前一点 的 时间,  就是说 在 人们 发现 超新星 以前,  超新星 最早 的 光 已经 到达地球, 只不过 光强 并不大,  如上图,   所以 人们 并未 把 它 认为 是 超新星,   直到  1054 年, 人们 观察到  “芒角四出,色赤白”  的  超新星,

    t2 就是 人们 观察到 超新星 的 时间  1054 年,   t3 是 t2 之后 的 23 天,也就是 超新星 开始 慢慢 暗下来 的 时间,   t2 和 t3 之间 的 时间 就是 观察到 “芒角四出,色赤白”  大而亮  的  23 天  。

    t4   是 1056 年, 也就是 “客星隐没” ,   超新星 现象 基本 结束 的 时间  。

     

    如果 上图 的 光子密度 和 时间 的 函数曲线 成立 的 话,   曲线 的 中心 两边 是 对称 的,  由此 可以反推  最早 到达 地球 的 超新星 的 光 是 在 1054 - 2 = 1052 年 就到达 地球 了,  只是 此时 的 光强 和 1956 年  “客星隐没” 时 差不多,   并未 引起 人们 注意, 之后 的 2 年 里,  光强 慢慢 增强,  在 1054 年 时,  光强显著增大,  人们 观察到了  超新星  。

     

    t2 ~ t3  之间 的 曲边形 面积 就是 t2 ~ t3 的 时间 内 到达 地球 的 光子数量,  显然,  这段时间 内 集中了 到达 地球 的 光子 总量 的 大部分 。 并且 在 这个 区间 内,  到达 地球 的 光子密度   急剧增长, 达到顶点 。

     

    为什么会 形成 这样一个 两边低矮,中央峰起  的  曲线 呢   ?           这是一个 猜测,   我想 有 速度差 的 光,  经过 长途跋涉 后 拉长了 光子间 的 距离,  有可能 形成 这样 一个 曲线   。

     

    具体 的 计算模型 有空 我再 画出来 。

     

    7 楼

    接 3 楼,

     

    因为 很小 的 速度差 经过 长途跋涉 后 会被 放大 为 很大 的 时间差, 所以 3 楼 的 说法 也 不能 很好的 解释 地球 观察到 超新星 的 现象 。

     

    确实 可能 存在 点状 的 问题, 当然 点 的 大小 是 相对的, 一般 的 恒星 在 地球 观察者 看来 是不是 也是 点状 ? 当然,这是 顺便一问 。

     

    总的来说, 超新星 爆发 的 物质球 里的 物质 在 高速运动, 但 运动方向 应该是 四面八方 的 , 不全是 理想的 爆炸球 的 半径方向, 这类似于 分子 的 无规则运动,

    物质 之间 也会 相互碰撞 而 改变方向 。

    光子 也 会在 物质 之间 反射 而 改变 速度 (叠加 反射物 的 速度) 。

    所以, 爆炸球 总体 上 仍然 可以 从 各个位置 发出 向着 地球方向 且 速度 相等 或 相近 的 光 。

     

    是不是这样呢 ?   

     

    这 似乎 类似 如果 没有 漫反射, 我们 也 难以 观察到 事物 。

     

    7 楼 后面 忘了 是 几楼

    接 7 楼,

     

    7 楼 也说了, 很小 的 速度差 经过 长途跋涉 后 会被 放大 为 很大 的 时间差,

    所以,  无规则 运动 发出 的 光 速度相近 使得 地球 上 观察到 超新星 现象 这也不太能 自圆其说,  这要求 速度差 很小  。

     

    所以, 我们还需要 一些 其它 的 解释,    比如,   超新星 爆发 的 炽热 状态 持续 了 几十年,   使得 速度慢 的 光子 可以 和 后发出 的 速度快 的 光子 一起 到达 地球,  并且 炽热状态 的 持续时间 使得 超新星 爆炸球 面向 地球 的 一面 的 各个位置 发出 的 光子 基本 都能 到达 地球 的 时间 刚好 是 23 天  。

     

    还有一种 可能,  就是 地球 观察 到 的 超新星 只是 实际的 爆炸球 的 一部分 区域, 如果 爆炸球 很大,  则 取 球面 上 的 一小块 曲面,  因为 爆炸球 很大,  所以 一小块 曲面 近似于 平面,  则 这 小块 曲面 上 发出 的 光 的 速度 很接近,  到达 地球 的 时间差 可能在 几天 以内,   这样 就 形成了 地球 观察到 超新星 大而亮  23 天  的 现象  。

     

    还有一种可能, 是 光 的 波动性 , 使得 光子 会 和 周围 的 光子 产生 相干性, 这个 相干性 也许会 让 光子 之间 协调步调, 协调速度, 协调到 某个 平均 速度 。

     

     

     

     

     

     

     

     

     

     

  • 相关阅读:
    Java垃圾回收机制
    Java学习笔记——反射
    GitHub中有关已建仓库及上传项目文件的删除
    LaTex简历排版
    JavaSwing输入对话框,点击取消抛出异常的解决方法
    map的遍历方式(使用Junit测试)
    eclipse faild to creat the java Virtual Machine的解决办法
    XML消息解析_php
    [转载]android常用的API接口调用
    算法练习之:Double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167506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