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meter资源监控工具ServerAgent运行原理的一些研究


    用过Jmeter的应该都了解,有个ServerAgent工具,放在linux或者windows服务器上开启服务后,在Jmeter中配置下监视器,就可以抓取到服务器的一些资源信息,抓取的主要是cpu、内存、磁盘、网络等大项,基本够用,肯定是比不上其他的一些资源监控工具详细,但是配置方便啊,拷贝,开启服务就能用,具体的配置过程就不说了,比较好奇实现原理,就研究了下。

    分析过程

    jmeter运行端就称为客户端吧,ServerAgent所在的机器称为服务端。服务器运行ServerAgent服务后,监听的默认端口是4444。

    客户端要拿到服务端的资源数据,肯定是有数据交互的,只不过交互不一定是http协议的,用fiddler可能抓不到通讯过程(实测,确实抓不到)。

    那就用万能抓包工具吧,从客户端网卡抓,神器wireshark。

    首先搭建好了环境,配置了jmeter测试请求及资源监听,运行并用wireshark抓包,服务器那边是这样的:

    从ServerAgent的日志来着,应该是开启监听后,建立tcp连接—>接收test指令测试—>接收cpu、内存等客户端预先配置的监控指标收集命令—>关闭连接,大致是这么个步骤。

    那就看看wireshark吧。wireshark是抓整个网卡的,所以一些无效信息会比较多,通过两端的ip过滤,果然找到了4444端口相关的交互信息。

    首先,确定通讯协议是tcp。然后就是tcp的三次握手,以及发送test指令,发送资源收集指令,一清二楚。

    第一次是客户端发往服务端的,no.57,标识为SYN,表示客户端想要发起连接,带了一个客户端SEQ=0(SEQ随机生成);

    第二次是服务端响应客户端,no.58,标识为ACK,表示服务端的响应,并返回ACK=客户端SEQ+1(本次返回ACK=1),同时带上服务端SEQ=0;

    第三次为客户端的确认,no.59,检查ACK是否等于客户端SEQ+1,如果正确,则发送ACK=服务端SEQ+1(本次ACK=1);服务端收到后,三次握手完成,连接成功;

    第四次为发送请求数据,no.60,标识为PSH,表示有请求数据,可以看到确实带了个test指令,只不过是16进制的;

    第五次为服务端对test指令的响应,no.61,返回了个Yep;

    第六次就是真正的请求资源了,no.62,发了所有配置的资源选项,只不过仍然是16进制的;

    至此,工作过程已经很明确了,tcp会一直保持连接,直至主动断开为止,客户端会源源不断接收到服务端的资源数据。

    测试

    那我们就发tcp测试下吧,把wireshark抓到的16进制拿过来,或者自己把那段资源指标转为16进制,可能有结束符或者空格,转出来不一定对,还是直接照16进制那个抄吧。

    把AgentServer重启一下,然后用jmeter创建tcp请求,照着wireshark抄那个请求的16进制Data。

    然后运行测试,发现请求会一直执行,直到手动结束测试。看看服务端和得到的响应数据吧。

    看这控制台输出,应该是没问题。然后看下jmeter请求的返回值。

    返回了不少,不过也是16进制的,当然执行的时间越长,返回的数据量越多。

    把16进制解出来看下,嗯没错,就是这些了,按照顺序对到相应的指标上就行了。

    这么看,完全可以用ServerAgent做个简单的资源监控系统啊,代码里发请求,解析返回的响应,然后呈现在图像上,易配置,跨操作系统,基本不占资源,想开就开,岂不是美滋滋。

  • 相关阅读:
    windows下Mysql免安装版,修改my_default.ini配置文件无效的解决办法
    下压桟(LIFO)
    Dijkstra的双栈算术表达式求值算法
    获取中文的完整拼音并输出
    解析一个文件夹所有文件的中文,并输出到某一文本文档中
    在含有中英文字符串的信息中,提出中文的方法
    创建计算字段
    Docker 常用命令
    mqtt常用命令及配置
    LOG4J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nvokerr/p/1037598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