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理解透Java中初始化顺序


    一.先贴上代码

    public class InitOrderDemo extends Father {
        private PObject p = new PObject("子类 - 实例变量");
        static {
            sp = new PObject("子类静态代码块 - 静态变量");
        }
        static PObject sp = new PObject("子类 - 静态变量");
        InitOrderDemo(){
            System.out.println("子类构造函数开始执行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InitOrderDemo();
        }
    }
    
    class Father{
        private PObject p = new PObject("父类 - 实例变量");
        private static PObject sp = new PObject("父类 - 静态变量");
        Father(){
            System.out.println("父类构造函数开始执行 ...");
        }
        {
            p = new PObject("父类实例代码块 - 实例变量");
        }
        static {
            sp = new PObject("父类静态代码块 - 静态变量");
        }
    }
    
    class PObject{
        PObject(String type){
            System.out.println("作为 "+type+" 成员的 PObject 构造函数执行 ...");
        }
    }
    

    二.运行例程结果

    作为 父类 - 静态变量 成员的 PObject 构造函数执行 ...
    作为 父类静态代码块 - 静态变量 成员的 PObject 构造函数执行 ...
    作为 子类静态代码块 - 静态变量 成员的 PObject 构造函数执行 ...
    作为 子类 - 静态变量 成员的 PObject 构造函数执行 ...
    作为 父类 - 实例变量 成员的 PObject 构造函数执行 ...
    作为 父类实例代码块 - 实例变量 成员的 PObject 构造函数执行 ...
    父类构造函数开始执行 ...
    作为 子类 - 实例变量 成员的 PObject 构造函数执行 ...
    子类构造函数开始执行 ...
    

    三.总结

    一句话概括:先静态,后实例。先父类,后子类。
    具体顺序如下:

    • 如果没有继承关系,先初始化静态部分,后初始化实例部分
    • 如果有继承关系:
      • 先父类静态部分,后子类静态部分
      • 先父类实例部分,后父类构造函数
      • 先子类实例部分,后子类构造函数
    • 补充部分:
      • 静态部分按类中顺序执行,且静态代码块可以提前引用后面定义的静态成员变量
      • 实例部分(包括实例变量和实例代码块)执行顺序总是在构造器之前,不会按照类中顺序
  • 相关阅读:
    发布Hessian服务作为服务内部基础服务
    关于项目中的DAL数据接入层架构设计
    分享Spring Scheduled定时器的用法
    如何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发表一篇EI/SCI论文-我的时间管理心得
    分享一个SqliteHelper类
    C++调用存储过程
    “扒项目”的历程(二):系统分析
    “扒项目”的历程一(业务分析)
    学习WebSocket一(WebSocket初识)
    局域网多人对战飞行棋的实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CG95/p/1196789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