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新 20190905-2 博客作业


    此作业的要求参见: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19fall/homework/5522

    1.建博客

    我的博客地址为:https://www.cnblogs.com/Eustia/

    2. 博客作业

    (1)回想一下你曾经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你认为过去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当初做出这个选择,主要是因为我对计算机的兴趣挺大的,而且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于是就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计算机类的相关专业,最后也如愿以偿的被录取了。

    我认为是符合我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的。我一开始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大抵就是编写一些或实用或酷炫的程序,虽然在大一的时候各种数学课物理课让我差点认为我上了一个假的计算机专业,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自己动手编写程序的机会越来越多,自然也就越来越契合我心目中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

    计算机是我喜欢的领域,但我却不那么擅长它。我从很小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了,在小学时还上过一些简单的编程课,当时我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但是由于性格上比较倾向于三分钟热度,我很难静下心来钻研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导致我没有一门比较熟练的语言,所以我不怎么擅长计算机。

    (2)考取研究生,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我掌握了基础的C/C++、JAVA编程知识,以及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对编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正如前文所言,我缺乏一个比较熟练的编程语言,对很多知识只停留在表面皮毛,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我接下来的学习需要补强的方面。其次我没有团队协作编程的经历,缺乏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一点也需要我重点进行练习。

    (3)每天都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学术研究、工程项目、社会实践 (?)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本学期的规划是什么?

    我的选择是工程项目,因为我读研的目标就是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充实自己,进而在毕业后找到一份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做一些工程项目对于以后找到心仪的工作大有助益。

    我认为我和其他同学相比的优势是适应性强、学习能力强,对于新知识,我很快就可以学得有模有样,但此时我的劣势也会显现出来,我缺乏耐心的性格很可能让我对新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有模有样”的阶段,不会再有新的进步。

    我在本学期的规划是积极参与各个课程的学习,在课余时间多练习一门编程语言,打破自己“样样稀松”的现状。

    (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

    我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软件开发的具体流程,掌握软件开发中的一些知识,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编程能力。

    为了真正学习到知识,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打算平均每周拿出12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

    3.博客作业

    通读《构建之法》,发布随笔1篇,要求列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要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字数不是直接的考核标准,但是要求长到能把观点表述清楚。

    问题1:在书中第4章代码复审的内容中,复审者是如何在不完全了解代码的前提下提问出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的?这是否意味着复审者的水平要高于开发者?

    问题2:在书中第5章介绍了最小可行产品方法,我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一个产品最核心的功能都包含什么?

    问题3:在书中的第8章介绍了需求分析,我的问题是如果在获取需求阶段获取到了两个或多个完全相反或者矛盾的需求,团队如何进行分析和取舍?

    问题4:在书中256页介绍了短期刺激和长期影响,我的问题是在软件开发中如何平衡这两点?

    问题5:在书中342-343页中提出一般民众不喜欢创新,我认为一般民众是喜欢创新的,那些不喜欢创新的人应该是受益于“老创新”的既得利益者,这个群体并不能代表大众的看法。

    4.博客作业

    很多人有不为大家所知的本事,而这个能力可以超过周围90%的人。比如课堂中教师提到,如果表现得不像高度近视,如何伪装得不像脸盲,能做40个俯卧撑。当然,也可能是篮球、足球、钢琴、ACM、演讲。请给出你超出朋侪的特殊技能,并告诉我们,你如何通过何种努力、花了多久获得这样的成就。

    看到这个题目,审视了自己好久都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很厉害的特殊技能,硬要说的话,我可能也就适应力强这一点比大多数人要强了吧,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完全不会有任何紧张不适之类的感觉,会很自然的融入进去,失眠什么的更是完全不可能发生,这个技能在我本科入学和研究生入学时对我帮助挺大的。

    5.博客作业

    采访本课程往届同学(含外校和毕业生,以《构建之法》作为教材的。不含刚好你熟悉的一位软件工程专家)。 现代软件工程这门课已经上了好几年了,以前有很多学生做过团队项目(说不定包括本校的学生),请你们找一个以前的团队采访一下:

    • 当时的项目有多少用户,给用户多少价值? 现在还有人用吗?
    • 这个项目能否给我们团队继续开发,源代码/文档还有么?
    • 项目开发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 对学好软件工程有什么建议

    当时的项目是一个基于MFC的飞机大战小游戏,用户大约30多个基本都是同班同学,现在应该没人使用了。

    可以继续开发,代码和文档保存在我的另一台笔记本电脑里。

    在真正开始编程前一定要做好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在编程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课上仔细听课,课下多动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学习这门课。

    6.博客作业

    你目前的代码量是多少?你认为优秀的和一般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根据你的理想选择以下两问中的一个)为了有资格入职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需要多少代码量?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呢?你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完成多少代码量?这些代码量分布在整个学期中,每周应完成多少代码量?

    我目前的代码量大概有2500行。

    我认为为了有资格入职软件公司,一般的计算机学生至少需要1W行的代码量,而优秀的计算机学生至少需要2W行的代码量。

    我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完成2000行的代码量,平均下来每周完成大概130行代码。

    7.博客作业

    (1)你为何要来上课并且认真参与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触颇深,曾经我也是一个上课能水就水的学生,然后正如文章中所说,“你在平时放的水,最后一定会流到你的脑子里的”。直到大三下学期,我才意识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就在我真正想要认真学习弥补之前混过的日子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很难学的进去,上课总是情不自禁的走神,当初流进脑子里的水很难倒出来。所幸经过一日日的坚持,这种状态已经基本缓解了。认真听讲这种能力一定要持续的培养,稍有懈怠就会被风化掉,变成一个懒散的人。

    (2)你在大学中体验到了哪种师生关系

    说来惭愧,我在大学中只体会过“路人甲/路人乙”和“狱警/犯人”这两种师生关系,老师要么就是啥都不管,和学生形同陌路;要么就是啥都管,处处限制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我并没有思考过理想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读完文章后,我也认为“健身教练/健身学员”是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老师在一旁认真地进行指导,这也是一种负责任的体现:学生对自己负责;老师对自己讲授的课程负责。同时我也意识到主动的重要性,不能被动地等待老师传授知识,因为我们最终都将面对残酷的社会,只有主动的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

  • 相关阅读:
    WebMatrix简介与预览
    使用NuGet增加常见包引用
    用Jquery实现的一个Table的帮助js
    使用AspNetPager进行存储过程分页
    Android之旅AppWidget
    SQL积累
    【问题记录】Asp.net WebApplication和WebSite中用户控件的使用区别
    ActionScript 3.0工厂模式实例
    ActionScript 3.0 实现单态模式
    装饰器模式小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ustia/p/1150596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