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doop源代码分析(五)


      介绍完org.apache.hadoop.io以后,我们开始来分析org.apache.hadoop.rpc。RPC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请求程序就是一个客户机,而服务提供程序就是一个服务器。当我们讨论HDFS的,通信可能发生在:

    • Client-NameNode之间,其中NameNode是服务器
    • Client-DataNode之间,其中DataNode是服务器
    • DataNode-NameNode之间,其中NameNode是服务器
    • DataNode-DateNode之间,其中某一个DateNode是服务器,另一个是客户端

      如果我们考虑Hadoop的Map/Reduce以后,这些系统间的通信就更复杂了。为了解决这些客户机/服务器之间的通信,Hadoop引入了一个RPC框架。该RPC框架利用的Java的反射能力,避免了某些RPC解决方案中需要根据某种接口语言(如CORBA的IDL)生成存根和框架的问题。但是,该RPC框架要求调用的参数和返回结果必须是Java的基本类型,String和Writable接口的实现类,以及元素为以上类型的数组。同时,接口方法应该只抛出IOException异常。(参考自http://zhangyu8374.javaeye.com/blog/86306

      既然是RPC,当然就有客户端和服务器,当然,org.apache.hadoop.rpc也就有了类Client和类Server。但是类Server是一个抽象类,类RPC封装了Server,利用反射,把某个对象的方法开放出来,变成RPC中的服务器。

      下图是org.apache.hadoop.rpc的类图。

  • 相关阅读:
    TQ2440之I2C操作
    TQ2440之流水灯
    k8s pod注入环境变量
    k8s pod基本概念
    k8s pod存在的意义
    vscode 前端常用插件
    docker swarm常用命令
    k8s pod重启策略和健康检查实现应用自动修复
    k8s init初始化容器应用
    k8s pod状态管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94julia/p/299287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