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入职新公司已经整整一年。本应好好总结一番,然而想到就快到毕业五年的时候了,打算再给自己两个月时间思考酝酿。
两个月后差不多是在27岁到28岁的中间节点,刚好一并做一个中期检查。
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好目标
上回月报定下了记录每天到岗时间的目标,不仅完美达成,而且还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从4月1号到30号,一共有22个工作日,记录了22次到岗时间,无一遗漏。平均到公司的时间是8点44分(作为对比,其他同事是10点出头),最晚的三次分别是9点36分、9点40分和10点05分,最早的三次分别是7点36分、7点35分和7点20分。
第一个好处是,晚睡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于早上起得早,再加上把午休从之前一个小时减少到30分钟,所以晚上11点多12点就能比较容易睡着。一个月下来,基本上就把作息调整到早睡早起。
第二个好处是,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知识工作者的劳动过程非常容易受干扰,就以程序员写代码为例,哪怕只是回复一条微信,都很可能会耽误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
工作量比较大时,我就会在8点前到公司,可以在其他同事到之前专注地做超过两个小时的开发工作。这下才真切地感受到不被打扰的工作效率有多么高——几乎相当于平时的三到四倍。
第三个好处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作余闲。由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每天在其他同事到公司之前,我就把一天的主要开发工作几乎都做完了。接下来的整整6个工作时,我可以用来做任何想做的跟工作相关的事情。
这一个月,我几乎不在早上10点之后写代码,因为会有事务性工作打扰,效率会很低。如果有开发任务,我会选择花几个小时的余闲时间确认需求、沟通方案,并且在做好程序设计之后做任务分解,在草稿本上把步骤都一个个仔细写好。第二天,我就会在同事们还没来之前,在宝贵的专注时间里根据设计好的方案和分解过的步骤进行编码。
如果开发任务做完了,我就会做一些改进型、探索型的工作,例如:
摸索新工具、新开源组件
思考工作中的遗留问题要如何解决
Code Review
读优秀的开源代码
写文档
思考如何持续改进工作
之前文章曾经提到过工作余闲的好处:一、面对求助和挑战,可以免于权衡和冲突;二、有足够的犯错成本,出现意外的时候不会过分焦虑;三、有学习精进的机会。
通过这一次的实践和摸索,我认为一个好的目标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可测量,易记录。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可测量,更谈不上记录。早上到公司的时间不仅可以测量,还容易记录。
然后,门槛低,进步空间大。每周去三次健身房,这个目标的门槛就很高,哪怕是只去一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成本,所以既难开始,更难坚持。我们每天都要到公司,所以记录到岗时间的门槛就很低,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从将近10点到公司,到现在平均8点多,足足提前了一个多小时,而且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最后,能联动,促进其他好习惯的养成,带来更多好处。因为要早点到公司,所以会促使自己早睡。因为早到公司无人打扰,所以能更专注地工作。因为工作效率提升,所以带来大量的工作余闲。因为有了大量的工作余闲,所以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取得更大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