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的本质特征


    区块链并不必然意味着去中心化

    在区块链技术之前,传统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互联网,其凭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特点带来了信息革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纵向发展,依托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一度被业界看成为新一代革命,该技术凭借“无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的特征,以点对点的体系挑战了传统互联网体系。一方面,在传统互联网技术下,互联网价值转移必须通过中心化机构进行记账。例如,现有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元支付系统,即通过中央银行的借记和贷记实现价值传输;又如,微信钱包的收付款功能也需要借助中心化的第三方借记和贷记来维持运转;再如,互联网金融(如P2P网络借贷)也不能直接实现价值转移,而是需要借助中心化机构的集中记账实现价值转移。另一方面,互联网并没有对价值信息进行有效保护。尽管版权保护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但现有互联网体系并没有完全实现价值传输。无论是互联网信息还是文件信息本身都可以被无限复制。与此同时,“双花”问题和价值重复使用问题也一直存在,早期数字货币发展就受此问题困扰。传统互联网技术下,区块链技术诞生以前,数字货币的发展一直需要借助中心化或中介化机构,因为缺乏中心化机构,一笔资金从A传输给B,接收方并不能确定这笔资金是否之前已经被花掉以及是否被重复使用,这就严重制约了早期数字货币的发展。

    在区块链体系中,所有信息被记录且不可被篡改,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变得简单,甲和乙甚至更多方之间进行交易时,通过加密算法、解密算法自己获得信任后,不需要将信任认证权让渡给中心化机构或大量第三方中介机构,也不需要让渡给法律。从这个角度分析,区块链技术并不必然意味着去中心化,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信任:通过加密算法、解密算法、时间戳等一系列数学方式解决“双花”问题,达到自信任。

    区块链原理:“火热”技术带来的信任

    在比特币的场景下所有交易均被记录在区块链系统中,竞争者要书写完成一个区块需要经过SHA-256寻找幸运数字(Nonce)。SHA(Secure Hash Algorithm)算法具有单向性,且幸运数字只能随机地一个个寻找,不能反向寻找,需要计算多次才能找到符合规则的结果,成功写入一个区块,最终比赛获得记账权,整个过程中计算速度、硬件设施、时间成本都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计算过程中,不需要中心化的机构记录交易信息,且任何节点之间是平等的,这些彼此平等的节点通过竞争获得建立区块的权利。在这种区块链技术下,会生成公钥和私钥。用公钥(类似于邮箱名)加密后,只能用对应的私钥(类似于邮箱密码)才能解密。

    从这项技术来看,时间戳技术的记录使区块链记录了全部历史数据,且任何节点都在相同的数据下进行计算,这就让节点之间彼此相互信任,从而解决了“双花”问题。从技术层面来看,信任才是区块链进行价值传输的基础,是其区别于传统互联网技术的本质特征。

    信任需要各项规则和交易记录不能被篡改,这需要极高的技术成本。比特币依托的区块链技术的加密算法难度系数颇高,要真正成功写入区块耗费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非常高,而高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带来的直接收益就是该系统的安全性极强、篡改难度高。相反,如果一项算法消耗的各项成本偏低,则其安全系数同样将偏低,更易遭遇破解。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中心化的“显”与“隐’’

    • 公有链:形式上去中心化

    公有链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全球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可以读取并发送交易相关信息。公有链是脱胎于比特币的典型区块链技术,比特币是公有链应用最成熟的领域。凭借公有链技术,近几年比特币快速发展,目前其市值已远远领先于其余数字货币,比特币也被称为“黑市交易中可信度最高的货币”。

    自2008年中本聪邮件公布时就宣布要借助区块链进行去中心化,其创始人也致力于建立一个完全没有中心化机构,靠点对点实现价值传输。而现实情况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公有链本质上也没有做到去中心化。比如,比特币的运行平台背后还是有人在制定规则、用人来维护系统,所有的运行平台、运行规则还处处存有第三方的身影。不仅是比特币,莱特币、瑞波币、以太币等其他数字货币使用的区块链技术也有中心机构在制定加密算法的规则,没有完全去中心化。

    • 联盟链:中心化特征明显

    联盟链通常以有限的几个机构为节点,在这个相互联系的节点之间,节点成员通过一些协调方式共享信息、提高效率。在当今的发展过程中,借助区块链的安全、不可篡改的优势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让交易更加透明、成本更低,因此联盟链被看做是可快速发展的潜力领域。

    从应用来看,多家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探索联盟链技术的运用,并且正在积极抢占联盟链应用的话语权。比如,微众银行联合多家银行借助联盟链实现跨地域合作,上海保交所联合9家保险机构通过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

    虽然联盟链可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但它仅在几家机构内部共享,是在一定现有系统基础上、牺牲掉一部分去中心化的特性提高运行效率的系统,联盟链本身就有中心化特征。

    • 私有链:天然的中心化基因

    私有链通常应用在企业或者组织内部,在私有链的场景下,所有的记账及确认权限仅由某个组织或机构所控制,私有链应用场景不对外开放,只在内部运行。从上述特点来看,私有链仅有少数用户可以使用它,天然就是一个有中心化基因的系统,其存在本身就放弃了大部分去中心化的特征。因此,私有链的存在在业界存有颇多争议,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私有链就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其存在并没有任何意义。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如果建立在共识机制基础上,私有链就有其存在价值。

    区块链的未来:基于信任实现价值传输

    凭借可以显著提升登记、发行、交易、转让、交割清算效率,也可以保障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的优势,区块链的应用范围从最初的比特币逐步拓展,如今在银行、券商等金融系统中都可以看到区块链的“影子”。

    在我国,区块链的“落地”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宽,在支付宝、微众银行、京东等机构均可看见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政府机构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案例也在不断涌现,如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积极推进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开发。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在南京试点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冠字号码信息流通平台投放法定数字货币。反洗钱、防止行贿受贿等追溯资金来源的应用也在探索中。上述应用更多的是基于中央银行提供的信任系统,中央银行在其中担任了支付结算、担保、提供信任等角色。这也再次印证了区块链并不必然意味着去中心化。

    继续畅想区块链的未来,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各种产权登记、产权交易、财产登记、结婚认证等;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版权保护,可以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统,可以更多地发展数字货币等。从价值传输这个角度展望:若区块链技术很好地推进,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价值互联,实现价值传输,最终这项技术就具有革命性意义。未来只要有信任关系存在的地方都可运用区块链。

    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应用所依赖的都不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而是借用了其自信任的特点实现交易、价值转移。值得强调的是,在各项应用场景中,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更需要自信任的特征。金融本身交换的就是信用关系,金融的发展基于信任。信任、信用是所有金融交易的基础,所有价值传输都是希望交易双方达到信任的关系,这才是区块链各种应用场景会使用到的核心特征。

    政策建议:取得信任是基础

    区块链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实际上与其本身的技术实现有关,发展到现在该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区块链的交易效率目前并不高,需要的交易验证时间成本高,难以满足当前巨量交易的要求。第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需要消耗大量成本,如电力资源等。第三,区块链存储需要的容量极大,给网络带宽带来挑战,难以满足外汇、股票等大规模的交易需求等。第四,区块链虽然以非对称加密技术为基础,但从目前发展来看,该技术并非不存在漏洞,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此外,如何同当前金融体系融合以及因升级完善在技术上产生的硬分叉问题等也是区块链发展中值得关注的挑战。

    整体看,上述缺陷的存在,让区块链不具备对接金融体系的成本优势,使其无法满足经济金融中大量的交易活动的需求,如产权交易活动、房产交易活动、证券登记托管等。如果区块链要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借助技术和算法取得自信任,进而实现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指出的那样:“在‘信任资产’的基础上,技术有助于专业公司扩展其业务范围,使其资产管理经验覆盖更多受众和客户。”

  •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平台二次开发需要配置的几个地址与参数
    Extjs4.1+desktop+SSH2 定义程序入口
    Extjs4.1+desktop+SSH2 搭建环境 项目能跑起来
    Liunx开发(Extjs4.1+desktop+SSH2超强视频教程实践)(2)
    Liunx开发(Extjs4.1+desktop+SSH2超强视频教程实践)(1)
    增量补丁打包器(我也不是想这么干的)
    部署git服务器(Windows Server 2008)
    测试发布(maven-assembly-plugin看好你哦)
    工作流性能优化(敢问activiti有扩展性?)(3)
    工作流性能优化(敢问activiti有扩展性?)(2)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405845829qq/p/975350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