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测试用例?
(1)、设计一个情况,软件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达到程序所设计的预期结果。(把程序可能发生的每种情况列出来)
(2)、如果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正常运行,而且这种问题会重复发生,那就表示软件程序测试人员已经测出软件有缺陷,这时候就必须将这个问题标识出来,并且通知软件开发人员。软件开发人员接获通知后,将这个问题修改完成于下一个测试版本内。
(3)、软件测试工程师取得新的测试版本后,必须利用同一个用例来测试这个问题,确保该问题已修改完成。
用例设计模板中的说明:
(1)、标识符(用例编号):一般编号规则:TestCase_项目名称_模块名称_功能名称_0001
(2)、测试项。测试用例的测试目的。一般情况下,用一句话表明目的。例如:使用谷歌浏览器打开百度首页;在QQ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能登录上。
(3)、依赖用例:一般功能流程上,下游的功能依赖于上游的功能测试的用例。例如:登录依赖于注册。
(4)、测试步骤:用白话写出软件的操作步骤。需要尽量详细。
(5)、测试数据:单独整合测试数据。必须和测试步骤中的数据保持一致。
(6)、预期结果。原则上每一个操作,都要有一个结果。但一般是在重要的步骤之后,设定预期结果。
(7)、要求在测试执行完成后添加。没有保存为空。测试结构只有两个:通过(pass)/失败(Failed)。
(8)、测试人。
(9)、备注:为了测试用例正常执行而做的特殊准备。例如:专门制造网络不畅通的情况下,软件错误提示。
2、测试用例编写注意事项
3、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一)
(1)、等价类划分法
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在输入条件规定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例如:一个文本框规定输入字符为6-18位。一个有效等价类:范围内个数。两个无效:小于6,大于18。
@@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例如:输入11位的手机号。11位就是有效,不是11位就是无效。
@@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值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定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在确立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该在将等价类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以百度的注册页面为例:
步骤1、将等价类组成表格分析
步骤2、设计测试用例
(2)、边界值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