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cker从入门到精通——容器部署发展简史


    容器部署发展简史

      互联网企业生成环境的应用部署所经历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物理机部署
      • 虚拟机部署
      • 容器化部署

    1、传统部署时代:

      早期,各个组织机构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应用程序。无法为物理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定义资源边界,这会导致资源分配问题。 例如,如果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则可能会出现一个应用程序占用大部分资源的情况, 结果可能导致其他应用程序的性能下降。 一种解决方案是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运行每个应用程序,但是由于资源利用不足而无法扩展, 并且维护许多物理服务器的成本很高。

    2、虚拟化部署时代:

      作为解决方案,引入了虚拟化。虚拟化技术允许你在单个物理服务器的 CPU 上运行多个虚拟机(VM)。 虚拟化允许应用程序在 VM 之间隔离,并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因为一个应用程序的信息 不能被另一应用程序随意访问。

      虚拟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利用物理服务器上的资源,并且因为可轻松地添加或更新应用程序 而可以实现更好的可伸缩性,降低硬件成本等等。

      每个 VM 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在虚拟化硬件之上运行所有组件,包括其自己的操作系统。

    2、容器部署时代:

      容器类似于 VM,但是它们具有被放宽的隔离属性,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操作系统(OS)。 因此,容器被认为是轻量级的。容器与 VM 类似,具有自己的文件系统、CPU、内存、进程空间等。 由于它们与基础架构分离,因此可以跨云和 OS 发行版本进行移植。

      容器因具有许多优势而变得流行起来。下面列出的是容器的一些好处:

      • 敏捷应用程序的创建和部署:与使用 VM 镜像相比,提高了容器镜像创建的简便性和效率。
      • 持续开发、集成和部署:通过快速简单的回滚(由于镜像不可变性),支持可靠且频繁的 容器镜像构建和部署。
      • 关注开发与运维的分离:在构建/发布时而不是在部署时创建应用程序容器镜像, 从而将应用程序与基础架构分离。
      • 可观察性:不仅可以显示操作系统级别的信息和指标,还可以显示应用程序的运行状况和其他指标信号。
      • 跨开发、测试和生产的环境一致性:在便携式计算机上与在云中相同地运行。
      • 跨云和操作系统发行版本的可移植性:可在 Ubuntu、RHEL、CoreOS、本地、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和其他任何地方运行。
      • 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管理:提高抽象级别,从在虚拟硬件上运行 OS 到使用逻辑资源在 OS 上运行应用程序。
      • 松散耦合、分布式、弹性、解放的微服务:应用程序被分解成较小的独立部分, 并且可以动态部署和管理 - 而不是在一台大型单机上整体运行。
      • 资源隔离:可预测的应用程序性能。
      • 资源利用:高效率和高密度。
  • 相关阅读:
    OneFlow: 从 Op 到 Job
    琐碎知识点
    JS中的运算符优先级
    JS中的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
    逻辑与和逻辑或的短路运算
    类型转换
    一些好用的插件推荐
    src漏洞挖掘思路参考(待完善)
    计算机中的攻与防之效率提高篇(更新中)
    简单制作便携版浏览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uoyang/p/1635426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